陕西省相声演员苗阜曾经在自己的节目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这听起来似乎是一句毫无意义的废话,但是当你仔细回味时,你会发现它极富哲理。而在车市的年轻化潮流中,这句话同样适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的同事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年轻人不买车了?”出行方式的便捷、二手车存量的增加、出行需求的下降,以及消费心理的改变,均是导致年轻人购车需求日益下降的原因。
可是,反观车企的行为,你便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不断地有车型以“90后首选”、“年轻人第一台车”等身份面世,而新车型的设计、配置、营销思路,都有着强烈的所谓“年轻化”属性。
那么,车企以为的“年轻化”,真的会是年轻人想要的吗?在这场供需矛盾之中,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年轻人买“年轻车”,真是双向等号吗?
从车型定位而言,所谓年轻化产品,更多体现在两个字上——小、潮。
小,是指相对于三口或更多人口的用车,单身或二人世界的年轻人并不需要多大的车内空间来“承载家庭”,他们还在享受自由的“一到两人”独立空间。
潮,是指从某种程度而言,年轻人购车并不一定那么理性,相对于配置、空间等性价比要素,颜值、驾驶乐趣、炫酷感会显得更为重要。
综合上述两大特点,包括轿车与SUV在内的小型车、紧凑型车便成为了车企“年轻化”的主战场。
可是,当下的年轻人真的如车企想象般思考问题吗?我们不妨从几个细分市场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在车企普遍认为年轻人最为集中的小型与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就有着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打开紧凑型轿车销量榜时,我们会发现,排名前十的车型依旧是大众朗逸、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别克英朗这一类热销超过十年、口碑上佳,但表面上并无太多年轻化要素体现的全能“木桶车”所占据。唯一一个例外也许就是本田思域了,但这个在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火起来的特定车型,本身就带有偶然与不确定性。
而在小型车市场,虽说以年轻消费者购买为主的飞度销量表现出色,但除此之外,大众Polo、丰田“小型车家族”等绝大多数热门车型依旧有着强烈的日常舒适代步属性,好开、好停、省油是这些车型消费者的核心诉求,而与所谓的“年轻化驾驶乐趣”几乎没有关系。
在小型SUV市场,“年轻化”的供需矛盾体现地最为明显。在四月销量中,本田XR-V、吉利缤越与名爵ZS获得了前三的成绩。在车企宣传的想象中,这些车型的车主应该是手拿iPhone XR、耳戴AirPods、脚踩Nike Dunk SB、身穿Champion的时尚青年。但真实场景中,从主驾驶座走下的人,更多会是身材略微发福、身着朴素的中年人。
这批典型的实用主义用户无所谓车企给这辆小型SUV的定位,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辆“小的”SUV,购买的初衷则是想以更低的代价换来属于SUV的高坐姿、高通过性。这听起来有些违和,但这确实是事实。小型SUV真正的个性化年轻市场,从对应车型的销量与市场份额来看,仍未出现。
那么,这些中年大叔的孩子们究竟去买什么车了呢?好巧不巧,正是曾经被称为“家庭首选”、“爸爸们开的车”的中型轿车。本田雅阁与丰田凯美瑞正是享受着这种“反差年轻化”红利带来销量增长的典型案例——曾经最不年轻的车,反而成为了年轻化的最大获利者。
尽管笔者在车型销量的年龄层分级方面,并没有相对全面而具体的数据支持,比如本届深港澳车展上,保时捷就表示中国保时捷车主的平均年龄是35岁,比2018年又年轻了一岁,所以类似“年轻人都去买雅阁、凯美瑞”的描述或许有些意识流。但是,如果你仔细留意身边这类车型的车主,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94年出生的笔者,朋友圈里至少三位同龄人购买了凯美瑞。在几年前六代、七代凯美瑞销售时,这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至少内饰上的木纹已足以劝退多数年轻人。
车企以为的年轻化市场,实际消费者却是务实的中年大叔;过去车企认为年轻人少有考虑的细分市场,却在成为争夺新生代消费者的主战场。
供需的错位,是当下汽车产品“年轻化”最大的伪命题。
产品年龄层的倒置,是如何发生的?
事实上,“年轻”不是一个特征,不管是60后、70后还是如今的90后、00后,都经历过年轻。而所谓年轻化的本质,仍然是由当下主流消费群体所经历的时代环境、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产品研发成本范围内能覆盖的产品力提升以及消费者本身的预算所决定——这是任何一个时代中永恒的课题,不管是不是针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
所以,当这一课题的范围落在那些尺寸相对较小、所谓“年轻人首选”的几类车型上时,性价比体现的优势掩盖了个性化需求。而选择小尺寸车型的“中老年人群”,主导的消费需求更多集中于“我需要一台省心的车代步”,或者“我想买一台便宜的SUV”。
而对于那些购买中型轿车的年轻人而言,更多源自逐渐转变的消费观念。当年轻人的消费目的天平逐渐从代表理性的实用性向代表感性的内心满足感转移,他们希望用最低的代价买到最能向外界炫耀的方式。而在个性化远没有那么强的汽车领域中,很重要的一种炫耀方式便是选购“买得起的旗舰车型”。于是,这便成为了许多年轻人选择变运动的雅阁、天籁、凯美瑞,甚至是迈腾、帕萨特的原因。
年轻并非只是年龄小,同一年龄下身处不同阶层的消费者追求不可能一样,不同年龄但阶层相近的消费者却可能殊途同归。
那么,都有哪些成功的“年轻化”车型?
定义某款车型的成功也许可以很简单,无非就是市场销量、终端优惠程度、消费者口碑结合的综合表现。但是,通过“年轻化”造就一款车型成功的方式,却是有所差异的,我们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做法相对直接,就是极致“年轻化”因素的加入对年轻消费者造成的决定性消费导向。
以紧凑型家轿市场为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先前提到的本田思域,强劲的动力、运动化的颜值、官方“诱导”的改装、由本田品牌引起的民间自发病毒式传播,这些都为这台车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鲜活力。同样的话术,用在小型车市场市场中,也完全适合飞度。在年轻化的道路上,本田似乎摸到了窍门。
市场上也存在不少其它用极致个性化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案例,比如具有强运动属性的威朗、凌渡。但这两款车型终端都有较大的优惠,消费者也多选购其中低配车型。而另一款车型科鲁泽的差异化则更为细致,极为少见的入门级紧凑型个性化家轿定位加上全系配备的运动套件,进一步降低了“变得更个性“的成本。
可见,当个性化设计到达同一层级后,产品的硬实力与性价比依旧有着强烈的主导地位。
第二类车型的做法则显得有些“投巧“,独特的定位在实际销售中覆盖了更为全面的市场范围——日系中型车的转型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虽然我们很难确定,究竟是更年轻的中型车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购买,还是年轻消费者的观念转型导致日系中型车集体的“开朗性格”,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更加年轻化的日系中型车完全颠覆了过去几代车型固有的人群定位,反而更加受到20-30岁年轻人的青睐。与此同时,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全能、可靠、省心、实惠的口碑,令新款车型依旧对于“爸爸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结果便是,日系中型车市场份额在今年前四个月超越了南北大众,雅阁和凯美瑞都冲到了中型车市场的前三名。
而在小型SUV市场,这一现象同样存在。在推出之时,吉利缤越与名爵ZS就是十分典型的“年轻人首选“之车。但是,凭借张扬的设计、出色的性价比、高规格的动力表现以及在智能科技领域的优势,两款车型同样对于那些”想花最少的钱买最高性价比的SUV“的消费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侵略性的销量表现证明了车型定位的成功。
写在最后
说到底,是不是年轻化,仍然取决于有没有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精准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并且不让自己以为的消费定义与实际消费情景错位。从这个角度而言,年轻化并不是一个伪命题,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90后首选车型”,类似这样的定位才是真正的伪命题。
对消费人群的用车场景、生活背景把握精准,无论是采用极致的个性化设计,还是焕新形象的潜在人群延展覆盖,都能给消费者留下“年轻化”的印象。因为,年轻化不只是专注于低龄的年轻人,更是那些在不同年龄段却拥有同样年轻心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