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汽车本末倒置的造车思路,缺钱或成为常态

  • 浏览量:3148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1-22
 
        导语:奇点汽车,造车思路明显与众不同的造车新势力。
 
        奇点汽车最近搬家了,搬离一线城市北京,舍弃这里的顶尖资源和唾手可得的人才,迁至偏居一隅的安徽铜陵。在这个资本寒冬,奇点汽车的做法被认为是寻求政府庇护。搬迁铜陵的好处是,奇点汽车除了能获得当地政府资金的支持,还不用为乘用车生产资质担忧,说了好几年的工厂也有能力开工了。沈海寅说奇点汽车是“穷人家的孩子”,家底不够殷实。或许如此,奇点汽车“远嫁”铜陵是迫于形势,至于前景如何,未来能否重新杀回北京,就得看其产品号召力。
 
 
        只是,奇点汽车能否活到那天还是个未知数,毕竟它自身问题多多。首先,奇点汽车得解决钱的问题,多轮融资仅70亿元,离入门造车200亿差得甚远;其次,拖欠员工数个月工资;再次,量产车迟迟无法上市;最后,专业核心团队组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奇点汽车提出的造车经营理念引人争议,有本末倒置之嫌。奇点汽车是想做一家互联网企业而不是汽车企业。创始人沈海寅极其推崇“小米模式”,他曾表示,奇点汽车和小米一样,不会从硬件上赚钱,只会从软件和服务上赚钱。奇点汽车的造车思路引起车圈哗然,连同类的车和家创始人李想都不敢苟同。奇点汽车从创始人到造车思路,再到核心团队的组建,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其身上互联网的气质极为明显。汽车制造业是极为复杂又较为特殊的产业,它牵涉到多个产业链,也包括智能互联网。但现有的汽车品牌中,多仍以产品力为卖点。奇点汽车想要颠覆该观念,在汽车产业使用“小米模式”,从软件和服务上赚钱,是否具备可行性?针对此事,笔者以邮件形式咨询了奇点汽车品牌公关部。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撤退至铜陵,时局所迫?
 
        有媒体说,奇点汽车从北京搬迁到安徽铜陵,是为应对资本寒冬,寻求当地政府庇护。经济分析人士文华告诉笔者,“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都要倒闭了”。他猜测在资本寒冬,奇点汽车撤退至铜陵,可能是没钱了,是为了生存。处于第一梯队的特斯拉、蔚来都还在赔钱吆喝,更遑论“穷人家孩子”的奇点汽车。奇点汽车现在已经融资到C轮,总共70亿元,连造车入门的标准还没达到。
 
 
 
        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
 
        笔者曾有个疑问,奇点汽车为何选择退居铜陵?按照奇点汽车的规划,宣布要在苏州、株洲和铜陵三地建设工厂。从地理位置到经济实力看,苏州和株洲明显要强于铜陵。一位了解内情的汽车分析人士透露,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本身就是安徽铜陵人。从2016年或许更早之前,奇点汽车就与安徽铜陵当地政府有过接触。铜陵当地政府还是奇点汽车战略融资的主要投资方。当时确定投资后,奇点汽车宣布落户铜陵,并将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年产能20万辆。按照计划,2016年底启动园区的施工、建设,2018年完成一期建设。现在来看,承诺成了一纸空谈。有网友在知乎留言称,奇点汽车现在铜陵只是租了个车间办公,工厂还在建设初期,只有零星几个工作人员。安徽省商务厅发布的《铜陵经开区全面推进奇点汽车项目建设力争取得实效》,从侧面证实了该网友的说法。公告中有这么一段话,“加速推进安徽奇点公司工厂基地的建设进度,实现阶段性目标,即2018年12月18日开工,2019年8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从发布的公告来看,铜陵当地政府和奇点汽车各自做出了一些承诺。
 
        奇点汽车明确将安徽奇点公司作为未来发展的中心,并将总部迁入铜陵;将“独角兽”资质装入安徽奇点公司,并将该公司作为未来上市的主体,上市板块是将推出的科创板。铜陵当地政府对安徽奇点公司有较强的控制欲,抓住了财务和人事任命核心部门。他们将向安徽奇点公司派驻董事、监事,任命铜陵经开区委派财务人员参与财务管理。文华认为,奇点汽车总部迁至铜陵,经开区当了“接盘侠”,有利有弊。奇点汽车迁至铜陵经开区,更会获得当地政府的庇护,以及政策上的倾斜。但文华提醒道,奇点汽车与铜陵经开区的合作,应借鉴锤子科技的教训,“锤子当年在发展势头良好时,引入政府投资,如今已经濒临破产”。铜陵经开区为奇点汽车提供的支持有以下三点:1、用安徽奇点公司申请乘用车资质;2、加紧筹措后续建设与研发资金;3、明确了工厂建设的时间:2018年12月18日开工,2019年8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文华认为,从上述三点,无从确定奇点汽车是否获得了铜陵经开区的资金支持。从工厂建设时间和公告发出时间看,奇点汽车工厂其实已经开工。再者,也没有明确透露到底会投资多少资金。
 
 
        安徽铜陵生产基地渲染图
 
        他认为政府接盘大概率不会提供多少现金,可能会在办公和生产基地等场地方面给与倾斜。从铜陵经开区历年营收也可看出,无法全部接盘奇点汽车。根据铜陵市财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全市财政总收入15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从铜陵当地的财政收入看,根本无法全盘接收花费动辄过百亿的奇点汽车。当然,帮助解决奇点汽车的燃眉之急的资金,铜陵当地政府应该还是有的。有媒体报道,奇点汽车近期有一笔新的资金入账,缓解了现金流紧张。还有消息称,有了钱后,奇点汽车定制了工资补发方案,只是因为资金紧张,将采用分期方式延期发放工资。不过至少,奇点汽车倒闭危机暂时得以解决。可以说,铜陵与奇点汽车合作,更像是各取所需。只是利益伴生矛盾,当铜陵经开区人事和财务人员入驻安徽奇点公司后,双方的摩擦或许才刚刚开始。
 
 
        团队非造车流派,远离顶级资本圈
 
        资金是造车新势力生存下去的前提, 产品是其活下去的根本。对于现阶段的造车新势力而言,生存是第一要务。只是面临突然而至的资本寒潮,尤其是一级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数靠融资而活且没有实车的造车新势力,将走向倒闭。现在的造车新势力,即使发展势头最好的特斯拉之流,依旧没有实现盈利,处于资金短缺需要不断融资的状态。蔚来是中国资本圈的宠儿,成功赴美IPO上市,量产车交付量破万台,一片风光。但说到盈利,蔚来汽车依旧没有底气。
 
        更不用说奇点汽车,核心团队组建、融资金额、投资方层级等方面通通不占优势。
 
        此前,接近资本圈的知情人士曾告诉笔者,“投资圈很多时候都是看人际关系的”。他认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算是资本圈出身,名下投资了多个产业,不完全算是创业人。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沈海寅与资本圈的关系,不如李斌。创办奇点汽车前,沈海寅曾任360副总裁,一直从事互联网工作,远离汽车圈。沈海寅虽然出身互联网科技圈,但与资本圈关系较远。“汽车是一个特别需要钱的行业”,对于奇点汽车之流,资本圈现在态度较为谨慎。尤其是2018年资本圈进入寒潮期后,一级市场资金较为紧张,大家便将有限的目光集中在特斯拉、蔚来等第一梯队。上述知情人士还认为,奇点汽车的投资方在资本圈地位较一般。处于核心资本圈的有这么几类:一是BAT,即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二是红杉、高甄资本、华兴等风投公司;三是徐小平、徐新、沈南鹏等知名投资人
        再看奇点汽车的数轮投资方,从天使轮的东方网力、B轮的韬蕴资本再到C轮的博雍资产,均没有跻身核心资本圈。上述知情人士指出,韬蕴资本是乐视和易到的接盘侠。众所周知,乐视和易到是资本圈投资失败的案例。融资数轮也使得奇点汽车股权较为分散。除了占据绝对控股权的沈海寅外,奇点汽车的股东由20多家,单轮出资金额少有上千万的。不过,奇点汽车一直说自己不缺钱。目前已知,奇点汽车宣布要在铜陵、苏州和株洲三地建设生产基地,投资金额近300亿。70亿的融资规模要撑起三个项目百亿投资,可能性不高。笔者还有个疑问,如果三个项目完工了,年总产能可达45万辆,奇点汽车销量能有这么高吗?更有意思的是,奇点汽车一点也不像真正造车的企业。沈海寅也很爽快地承认奇点汽车未来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而不是汽车企业。
 
 
        数据来源天眼查
 
        这点从奇点汽车的核心团队组建也可看出。奇点汽车核心团队目前才三人,除了沈海寅,就只有一个总裁助理,还有美国公司总裁。奇点汽车母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要人员里,沈海寅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他对奇点汽车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从智能优行主要成员以及核心团队构成来看,都体现了沈海寅想将奇点汽车打造城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想法。一位资深汽车技术专家曾告诉笔者,造车新势力要想造车成功,至少需具备“钱、思路正确、人和执行力”四个因素,“可以参考特斯拉”。钟师则认为,好的技术、营销理念和售后服务体系等也很重要。奇点汽车的造车思路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营销方面,奇点汽车较为标新立异。研发技术是整个造车新势力的弱项。再看“人”,奇点汽车目前更偏重智能互联网,核心团队没有汽车类人才。所以,奇点汽车的造车思路是否正确,还有待时间验证。
 
        奇点汽车的造车思路,成功概率大不大?
 
        沈海寅极其推崇“小米模式”,他曾表示,和小米一样,奇点汽车不会从硬件上赚钱,只会从软件和服务上赚钱。沈海寅想做汽车界的“小米”,他表示,小米模式的核心是高性价比。他认为,卖车所产生的利润只占20%,剩余80%来自用车和服务端。
 
 
        只是,沈海寅宣扬的小米模式,引起了同是造车新势力的车和家创始人李想的质疑。根据第1财经报道,李想认为,说卖车不赚钱,靠卖软件赚钱,纯属“胡说八道”,”你卖一个车相当于卖三四百台小米手机,最后只是赚一台小米手机软件的钱,你脑子进水了吗”?他还坦诚地说道,90%以上的造车新势力不靠谱,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根本不适合造车。这话直指奇点汽车。奇点汽车的定位是智能汽车,是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一家汽车制造业。沈海寅曾说过,“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更长尾化,个性化的世界。汽车也将实现从功能汽车到智能汽车的飞跃。”资深汽车分析师管学军老师表示,汽车产业历史已经超过130年,“汽车就是汽车,凡违背汽车工业发展规律的都会失败”。笔者认为,产品力是所有车企生存的根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无论他们想构建什么样的生态圈,提供什么样的售后服务,都是通过产品实现的。一款好的产品受研发实力、市场需求、消费者接受度等多重因素影响,而不单单是软件和服务正如管老师所言,汽车行业没有捷径可走。无论什么新技术都是在汽车这个基础上的,汽车造不好,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所以,奇点汽车想要做汽车界的“小米”,前提还是得打造出一辆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才是王道。至于奇点汽车产品能否经受住消费者和市场的考验,还得等到首款量产车 iS6上市交付才知。从奇点汽车目前展现出的实力来看,似乎缺乏竞争力。奇点汽车的目标是“用小米模式打造中国的特斯拉”。对于它的目标,文华并不看好。他表示,汽车制造业是一个特别需要钱的行业,但从奇点汽车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较为缺钱。另外,他认为汽车行业跟互联网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即使是并购,奇点汽车都没有价值”。奇点汽车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首款量产车iS6数次延迟上市和交付时间。再看他的同类竞争对手,特斯拉已是电动汽车巨头,身价百亿美元;蔚来汽车已有两款电动车上市,交付量破万;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纷纷实现上市交付。可以说,奇点汽车已落后竞争对手多步。
 
        特斯拉是所有新能源车企的敌人。有媒体报道,特斯拉国产提速,计划2019年下半年投产,2020年底或可实现每周生产2000辆。可以预测,特斯拉的国产将对所有车企造成巨大冲击。传统车企也是造车新势力的重要竞争对手。无论从技术积累还是资金支持方面看,传统车企都比造车新势力更有优势。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品牌新能源汽车板块年销量早破10万台,其他传统车企也在加码发力。反观造车新势力,上市交付还是一大关卡,过了这关的,又陷入到产能瓶颈中结语:资深汽车分析师管学军认为,车载互联会改变汽车生态,新能源会向氢能方向发展,自动驾驶到L4等级。L5等级技术上虽能实现,但推广或许是问题。但正如管老师提到的,“传统汽车基础技术仍是基础”。奇点汽车想单纯地做一家互联网企业,想做汽车界的小米,需牢记产品是根本。否则,一切都是虚妄。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