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洧(chǎng wěi),这两个颇为生僻字的汉字,是一家电动车新造车企业的名字。正如这一难懂的名字,昶洧集团虽然早在2011年就已成立,但是在近七年的时间里在市场上却没有什么波澜。截至目前,业内对昶洧的了解仅局限于它曾在法兰克福车展露过两次面,而关于其品牌内涵、技术实力、生产和资金状况等缺乏了解。
近日,昶洧集团在北京通过一场“以茶会友”的发布会,向外界抛出其品牌文化的核心内涵——禅意,其中包括“消除杂念”“低调行事”的意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昶洧品牌多年来鲜有舆论声量。
“昶洧一直是以尽善尽美,戒急戒躁的态度来研发造车,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打动了众多合作者,我们的汽车是为当代挑剔的驾驶者所制造的,在互联网及电动车横行时代,我们希望驾驶者重新爱上这辆车,享受驾驶乐趣。”昶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玮如此表示,这位年过六旬的创业者以自身多年的行业磨炼和经验积累表达了自己对昶洧汽车的愿景。
根据介绍,昶洧目前在美国、欧洲、中国共申请接近650项专利,在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模块化底盘研发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同时,昶洧在中国江西赣州建立了产能10万辆的电动车生产基地,近日又获得了比利时主权基金SOGEPA1.5亿欧元的注资。由此可见,昶洧近些年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从技术、产能和资金等多个方面,进行着紧密的全球布局。
根据沈玮的进一步表述,昶洧的电动车生产资质也在积极推进,待国家资质审批放开后有望率先获得。而从长远发展角度,昶洧还计划在2020年量产车推出后前往香港或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低调的车界“禅师”
昶洧这个难懂的名字,在沈玮看来代表“电动车干净环保”的意思。他如此解释:“昶字日长也,指永远的太阳,洧字有水,水也可以发电,太阳能和在水在一起,都代表清洁能源。因为是生僻字,它们看起来简单,却又读不对,这反过来也提起了大家对昶洧的好奇心。”
资料显示,昶洧集团成立于2011年,是由台湾淳绅股份投资的一家电动车公司,总部设在香港,专注电动汽车的生产与投资。淳绅股份是台湾的一家上市公司,其投资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医疗器材、生化科技及环保绿能产业。沈玮本人身兼昶洧集团董事长、昶洧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淳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多职。
业内对于昶洧集团的认知,是从2015年其首次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开始。当年昶洧在法兰克福展出了一辆充满中国风的豪华电动轿车,该车的简洁主义设计与众多科技配置以及650km的续航里程等性能引起众多关注。两年后,昶洧再次在法兰克福发布一款电动SUV。
由此可见,早在蔚来、威马、小鹏等国内其他热门的新造车企业成立之前,来自台湾的昶洧就已经进入电动车制造领域,只是行事低调的昶洧,在舆论方面的曝光度远远不及这几家企业。
这一点可以用昶洧所提倡的“禅意”品牌哲学来解释。昶洧集团表示,这是由于自创立以来就“抛却杂念”将精力放在研发方面,其目标是做出最好的电动汽车。“我们意识到对驾车者更为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们专注于能够提升驾驶体验的技术。”沈玮表示。
在技术方面,昶洧集团确实有着强大的信心。目前昶洧已经初步建立起全球化的研发格局,在意大利米兰成立设计、研发中心,同时在台北和上海也有研发团队。技术专利方面,昶洧更是手握650项专利,目前将竞争力锁定在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模块化底盘方面。
“电动车各家有各家的专长,昶洧系统和特斯拉系统源头差不多,都是用电圆柱电池,而我们布置的冷却系统是包裹圆柱电池的,并且由于圆柱电池直径小,它的热量不会很大。
我们在电池管理系统上有多达30多项专利。”昶洧集团行政副总裁唐旭东博士在解读昶洧的技术优势时表示。
市场与资本布局
随着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持续火爆,已经有超过200家的新造车企业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然而造车是一个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现阶段新造车企业想要真正将车卖到市场,还必须解决在资质、生产、资金以及市场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不同于蔚来汽车采取代工、威马汽车通过收购现有资质的生产制造模式,昶洧集团所走的路线是自己建厂并等待资质审批。2016年,昶洧集团与全国最大的国家产业基金会江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签署协议,合资成立赣州昶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总投资额75亿元。目前昶洧的工厂设立在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园区,其试制车间已经在2017年完工,一期量产厂房预计生产量可达1万辆,预计2020年达到10万辆。
除了与江西赣州市政府合作,昶洧还与重庆市铜梁政府进行深度合作建设电机工厂。不仅是在国内,近日,昶洧获得了比利时主权基金SOGEPA1.5亿欧元的注资,根据双方协议,昶洧将在比利时设立工厂,生产一款小型电动车,将来会面向比利时和中国两个市场销售,这是昶洧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环。同样的,比利时主权基金也具备比利时政府的背景。
实际上,昶洧集团通过技术入股,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合作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这有助于昶洧获得电动车生产资质。“关于资质问题,目前正在顺利推进,虽然我们与政府关系紧密合作甚多,但是绝对不会投机取巧走捷径获取生产资质。我们秉承品牌务实精神,脚踏实地按照国家政策获取生产资质。”沈玮表示。
另一方面,这是昶洧能够沉下心来搞研发的支撑条件。沈玮认为:“现在为止,昶洧很少找外面所谓的资金援助,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在资金压力情况之下,你做出来的东西不是你的本意。现在用政府的钱,它们是希望你做出一部优秀的车。”他进一步透露,未来昶洧在国内的销售目标是20万辆左右。
为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昶洧并不排除上市计划。据沈玮透露,将在2020年量产车推出之后,准备在香港或者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资金的推动对于新造车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蔚来汽车已经率先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但是车辆销售与交付依然是新造车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关于渠道建设,昶洧集团市场总监陈明炜表示:“目前我们还是偏向由自己来做销售渠道。所有的行业都要圈粉,都要培养自己的品牌忠实粉丝,品牌忠实粉丝第一个板块,就是走进店里的体验,一切东西都在为你建立品牌形象。”
在众多新造车企业当中,昶洧集团从各方面看都显得与众不同,其从四五年前就开始研发到目前推出第一款量产车,这一造车流程与传统汽车研发周期相契合,仅此一点即与一些“急功近利”的“PPT造车”者有着显著的不同。昶洧集团认为,这也是其遵循“禅意”造车的体现。
现阶段来看,在技术、生产、资金、市场等方面都有了全盘地布局之后,昶洧还需要突破的是尽快建立起卖车渠道以及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当然这些有待2020年量产车推出之后,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获得一张造车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