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99.3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0.4%。而乘联会统计的是零售数据,如果按批售量来算,在2018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已经突破了百万,如果算上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体量已经达到了年销120万辆的水平,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这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里程碑的一刻。
反观传统燃油车领域,2018年,燃油车零售量为2138.5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7.8%,并且乘用车三大细分市场皆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一边是燃油车的示弱,一边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这仿佛就像接力赛一样,燃油车正逐渐把手中的接力棒交接给新能源汽车。尽管有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正以不可比拟的速度大踏步向前。
纯电动汽车增速放缓,市场份额减少
从下图可以看出,2015年的时候,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略微高于纯电动汽车,但在2016年之后,凭借着政策优势,纯电动汽车的销量翻了整整3倍,而插电混动汽车只是微涨。虽然2018年补贴有所退坡,但是续航里程超过300km的纯电动汽车补贴却有所增长,不少车企钻空子,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工信部续航里程为301km的纯电动车型,所以纯电动汽车在2018年的销量依旧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只不过增速相比前两年有所放缓。同样的,纯电动汽车增速的放缓也导致其市场份额的降低。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仍然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2018年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市场份额已由2017年的80.14%降低到了75.53%,下降了4.61个百分点。
插电混动汽车增速暴增
数据显示,2018年,插电混动汽车的增速达到了134.6%,而在2017年的时候,其增速仅为41%。笔者猜测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三大原因。一是2017年插电混动车型的基数较少,而且2018年上市了多款热销的插电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唐DM、秦Pro DM、全新一代宋DM、大众途观L PHEV、领克01 PHEV等。二是受股市、房市影响,消费者手里的钱变少了,消费理念更加理性,相比于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的适用性更广。三是相比2017年,插电式乘用车的补贴仅退坡了2000元,受到的政策影响比较小,因而插电混动汽车的潜在消费者没有大幅减少。
新能源汽车消费理念趋于成熟
2017年,在所有细分市场中,只有微型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过了燃油车的销量,并且占据了微型车近80%的市场份额。可以说,马上就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型车,在新能源(纯电动)的帮助下,强行“续命”。2018年,纯电动微型车的销量为33.24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的比例为44.32%。不过,相比于2017年高达67%的占比,已经有所下降。相反的是,在A级车市场(轿车、SUV),不管是纯电动还是插电混动汽车,相比2017年的市场占比都有所提升。这意味着消费者已经从盲目的买个“占号神器”逐渐向购买“新能源家用车”转变,消费理念趋于成熟,新能源市场也逐渐从政策导向往市场导向转变。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将会再度变化,续航里程较短的微型车将会再度成为被“开刀”的对象,届时,其市场份额有可能进一步向A级车转移。
造车新势力处于洗牌前夕
就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情况来看,不管蔚来的口碑有多差,但它始终都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领军品牌。2018年,蔚来不仅卖了一万多台ES8,第二款车型ES6也已经正式亮相,甚至在9月份的时候还成功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样的推进速度,是其它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车和家的市场声量可能仅次于蔚来,特别是今年发布了理想制造ONE之后,又通过收购力帆拿到了生产资质,呼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增程式动力系统可谓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也正是因为这套混合动力构架,其避免了蔚来“移动充电宝”的尴尬。同样的,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也在努力向前进发,它们都是未来可能存活下来的品牌。不过,最大的问题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这类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相当强势,特斯拉这个网红品牌即将国产,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面临着在中低端领域与比亚迪刚正面,在高端领域和特斯拉硬碰硬的尴尬,谁又能在这场变革中存活下来?
动力电池市场向头部企业聚集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字段数据库》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56.98GWh,同比增长56%。其中,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约47.20GWh,占整体的83%,较去年TOP10企业合计占比上升达9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又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体量最大,前者装机总电量达到了2352.2万KWh,后者装机总电量突破了千万KWh,其它动力电池企业,比如国轩高科、力神、孚能科技、比克电池等,体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写在最后
2018年必定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中的转折点,不管是整个车市的首次下滑也好,还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破百万也罢,亦或是特斯拉这个巨头正式国产搅局,都将在历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2018年的一系列的变化和激荡都在为未来的质变准备量的积累。蓄势待发,中国汽车产业等待着新能源实现质变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