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电池第一股”联手吉利,产能将增至120GWh!

  • 浏览量:1005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12-29
 
        周四(24日)盘后,孚能科技公告称,公司与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与吉利科技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和治理结构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推进动力电池产能的建设,预计合资公司和公司合计产能达到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20GWh。
 
        据孚能科技董秘回复的投资者提问中披露的数据,目前孚能科技赣州基地的设备产能为5GWh,镇江一期设计产能8GWh,上半年开始投产,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据此计算,与吉利科技的合资公司后新增产能相当于现有产能再翻近10倍!
 
        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车集团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公司或合资公司生产的动力电池,每年采购量不低于其需求量的80%,采购价格不高于同类产品的市场售价;孚能科技承诺同等条件下将优先满足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车集团的采购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中还有一个条例是排他约定:“本协议签署生效后,除非一方存在严重违约行为,另一方不得再与除对方以外的第三方签订与本协议约定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就动力电池产能扩充事宜开展合作。”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孚能科技为当前科创板唯一准一线动力电池龙头,而吉利汽车的科创板上市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9月已获首发通过,上市在即,有望成为科创板整车第一股。因而双方此次合作,也可称之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未来龙头的强强联手。
 
        有媒体评论认为,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的合作具备先发优势。戴姆勒是孚能科技的战略投资者,而吉利是戴姆勒单一最大的股东,孚能科技和吉利达成合作,是双方发展战略的双向需求。吉利与戴姆勒都在坚持走全面电动化的道路,而孚能科技将会在双方的电动化战略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净利下滑严重 吉利合作为孚能雪中送炭
 
        从业绩表现上来看,此次合作,对于孚能科技来说可说是雪中送炭。
 
        根据GGII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19%,其中孚能科技装机量约383MWh,仅排名第十。另据财报显示,截止三季度末,孚能科技实现营收5.58亿,净利润为亏损2.93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较大的下滑,预计本年度将出现亏损。
 
        公告指出,本次协议的签订,将为孚能科技锁定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车集团的长期订单,为公司的业务增长带来一定的保障,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时,公司快速扩充产能的过程中,资金需求量较大,本协议的签订有助于缓解公司需要再次扩产带来的进一步的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在海内外同行业巨头争先锁定整车厂大单的当下,孚能科技此前曾因较为依赖单一客户而被市场及投资者诟病。
 
        2017-2018年,北汽集团订单在其营收占比超过80%。此后,孚能科技开始有意识扩大客户范围,今年上半年前三大客户戴姆勒、ZeroMotorcycles、广汽集团订单分别占其应收22.8%、14.46%、8.39%,情况大幅改善。
 
        此次与吉利汽车的合作,则将进一步帮助孚能科技扩大“朋友圈”。
 
        据统计,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来看,今年1-12批目录中孚能科技只给北汽、广汽、一汽、长城、江铃、南京金龙、国机智骏这7家整车企业提供了电池配套。
 
        过去几年,孚能科技几乎是完全依靠北汽新能源,2017-2019年三年间北汽新能源对孚能科技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7.57%、83.58%和47.58%。不过今年北汽新能源1-11月累计销量仅有24877辆,相较去年同期的11.4万辆,同比下降78.18%,并且今年还传出北汽新能源采购部将孚能科技拉黑的消息。
 
        但孚能科技还是风生水起。今年8月15日以来,孚能科技获得了包括东风岚图H56项目、江铃汽车、国机智骏、土耳其汽车制造商TOGG、春风动力等5大订单。
 
        不要忘记,之前还有戴姆勒投资9亿元参与孚能科技IPO。
 
        在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的合作中,中间有着戴姆勒,因为吉利科技与戴姆勒也有合资公司,吉利科技还是戴姆勒单一最大的股东。
 
        随着吉利科技与戴姆勒的全面电动化,带给孚能科技的想像空间极其巨大!
海外认可度高 国内软包电池的春天已至?
 
        此外,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说,国内当仁不让的“软包电池一哥”被锁定大单,或也昭示着软包电池这一当前渗透率较低的动力电池品类,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显示,软包电池相对方形和圆柱电池具备安全性能优、重量轻、内阻小、循环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设计灵活等优势,因而在海外传统车龙头对软包电池认可度较高。
 
        数据显示,2018年海外软包电池渗透率为31%,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TOP 10企业中,包括日产联盟、通用、现代起亚、福特和戴姆勒等均倾向未来新能车采用软包路线。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成功超车宁德时代成为全球装机量之王的LG化学,其供应特斯拉的NCM 811电池正是采用软包路线,且据媒体报道,LG化学也已被锁定成为特斯拉中国产Model Y电池供应商。软包电池所受认可度,可见一斑。
 
        不过,从当前国内锂电池装机结构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方形电池仍为国内市场主流,装机占比超77%,其次为圆柱电池,装机占比近17%,前三季度软包装机量约2GWh,渗透率不足6%。其中孚能科技属于软包绝对龙头,前9月软包电池出货第一,从订单确定性来看,龙头地位有望巩固维持。
 
        信达证券分析师武浩18日报告认为,一方面,海外软包电池份额高于国内,随着海外高端车型逐步导入国内市场,国内软包出货份额将逐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终端消费中C端消费占比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得到更多关注,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结构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同时,当前国内合资车企主要采用国内主流的方形电池,随着外方纯电平台导入合资车企,其采用的软包电池也将逐步向合资乃至自主品牌导入。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