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国产化集结号吹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搭上快车?

  • 浏览量:2019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02-26
 
 
  被市场称为下一个“苹果产业链”的国内特斯拉产业链正在持续升温。
 
  特斯拉在华的“鲶鱼效应”愈发明显。
 
  从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建,到12月30日首批特斯拉国产Model 3交付、国产Model Y项目启动,再到上海工厂周产3000辆的扩能,都可见特斯拉国产化的列车正在提速。
 
  马斯克此前还表示,除了Model 3与Model Y,未来特斯拉还将在中国制造其他车款。也就是说,特斯拉车辆将在更大范围与更高程度上提升国产化率。
 
  在这个过程中,被市场称为下一个“苹果产业链”的国内特斯拉产业链也在持续升温。先前国内本土的一些企业已经加入特斯拉的朋友圈,目前国产Model 3零部件国产率为30%。特斯拉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实现该车型的零部件完全国产化。
 
  近日,宁德时代、华达科技、均胜电子等都公告了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合作。
 
  1
 
  特斯拉吹响国产化集结号
 
  从特斯拉发布的2019年业绩来看,全年共交付36.75万辆,同比增长约50%。其中以Model3为走量车型,全年的交付量超过30万辆,占全部交付比例超过80%。
 
  这个成绩足以傲视众多新造车势力,马斯克当然要乘胜追击。
 
  目前国产Model 3的价格已经下探至30万元关口,但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Model3还有降价的空间。而整车零部件是降价的重要部分,这也是特斯拉要将车辆实现百分百国产化的原因。
 
 
  ▲特斯拉上海工厂
 
  一方面,特斯拉在中国生产可以极大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在中国本地生产将免除部分零部件的关税,减少运输成本。此外上海超级工厂产能的扩大也可以进一步发挥规模优势,摊平总体的研发生产成本。
 
  根据国内的兴业证券发布的最新一份研究报告,特斯拉采用国产供应链后,国产Model 3还有27%-34%的降价空间。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下线车辆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30%,今年年中可达80%,年底将实现全国产化,无疑会进一步带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供应市场。
 
  此前,特斯拉车辆的核心技术供应商大部分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比如动力总成系统中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别来自日本企业住友化学、日立化学;底盘中的电动助力转向就采用了博世的产品。
 
  国内企业也一直大多作为二级原材料供应商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但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特斯拉一级供应商中的国产身影逐渐变得多起来。
 
  2
 
  宁德时代备受关注
 
  在新晋的一级供应商中,宁德时代是最受关注的那一个。此前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多次传出合作“绯闻”,但遭到宁德时代的否认,迟迟不见推进。
 
  终于在鼠年的2月3日,双方的合作一锤定音。宁德时代宣布与特斯拉签订协议,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货有效期限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
 
  对电动汽车而言,电池是最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有数据显示,动力电池总成系统在特斯拉Model 3的价值量构成上占38%。
 
  此前在电池领域,特斯拉与日本松下电池合作近十年,但双方关于Model 3的电池供应存在一些摩擦。马斯克曾公开指责日本松下放缓工厂运营效率,导致特斯拉Model3生产受限。加之特斯拉使用的一直是圆柱电池,圆柱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特斯拉汽车的发展。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作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与市场优势。
 
  在与特斯拉合作之前,宁德时代就与20多家国内外整车企达成合作;并且在2019年装机量达到31.71GWh,市场份额达到51.01%。
 
  目前,宁德时代正加速扩产,随着宁德湖西基地、江苏溧阳基地、时代上汽、欧洲工厂的投产,至2026年宁德时代总产能预计将达到100GWH。
 
  更重要的是,此前限制特斯拉汽车的圆柱电池问题,宁德时代也可以解决。宁德时代去年9月推出的CTP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可以提高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5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10%-15%,这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无论是从产能供应、电池技术,还是从电池成本角度来看,特斯拉上海工厂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都在情理之中。
 
  此前,1月份宁德时代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0.64亿元-49.11亿元,同比增长20%-45%。宁德时代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是公司获益的原因之一。
 
  与特斯拉的合作,会否给宁德时代带来大幅收益?还说不准。
 
  因为马斯克此前透露,目前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属于“小规模”合作。宁德时代公告也显示,与特斯拉的合作的具体采购情况特斯拉会根据自身需求以订单方式确定,协议未对特斯拉的采购量进行强制性约束。
 
  未来的利益还不好说,但随着特斯拉股票的水涨船高,宁德时代股票也有了肉眼可见的攀升。截至2月18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收于156.62元/股。
 
  2月19日最新消息,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商讨在中国工厂使用无钴电池的事宜。如果最终落地,就意味着LFP(磷酸铁锂)电池首度进入特斯拉生产线,有望进一步拉低生产成本。
 
  3
 
  特斯拉扩大朋友圈
 
  除了宁德时代,在新入圈的玩家中,华达科技、均胜电子等上市公司也颇受关注。
 
  华达科技
 
  华达科技的主营业务是为乘用车冲压焊接总成件、发动机管类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目前主要为国内各大整车商提供汽车车身部件、发动机总成管类件等冲压及焊接产品。
 
  2月6日晚间,华达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5月29日正式成为特斯拉供应商,为特斯拉提供车身冲压件产品。此前由于与特斯拉签订的供货合同未达到公告信息披露标准,因此才于近日发布公告。
 
  目前,华达科技已与特斯拉签署了Model3、ModelY等车型的供货合同,并且已开始供货。据华达科技已中标产品及特斯拉目前产能测算,预计公司2020年特斯拉相关营业收入约1亿元左右,约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的2.5%,对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尽管这位新进场的企业是首次拿到特斯拉的订单,目前合作单量还不算大,但未来随着国产Model3、ModelY的订单上升,华达科技也有望爆发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均胜电子
 
  相比之下,均胜电子拿到的特斯拉订单总额更大一些。
 
  据悉,均胜电子主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器等产品,客户包括奔驰、宝马、保时捷、大众等国际整车品牌。
 
  2月6日均胜电子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上海临港均胜安全正式确定为特斯拉中国Model3和ModelY车型的供应商,为其提供方向盘、安全气囊等汽车安全系统产品。
 
  据均胜电子的公告,如果按照特斯拉国产Model3和ModelY的年总产量约为30万辆来核算,这个新增的项目订单会为临港均胜安全带来约15亿元人民币的收益。临港均胜安全将于2020年开始逐步为其供货,订单生命周期约为3~5年。
 
  为了全力支持特斯拉生产,临港均胜安全的6万平方米工厂就建在特斯拉上海工厂旁边,两者仅距离3公里,近日该工厂也跟随特斯拉上海工厂于2月10日复工。
 
  此前,均胜电子内部的汽车安全事业部已向特斯拉全系列车型配套全套被动安全系统等产品,截至目前汽车安全事业部获得的特斯拉订单总金额约 60 亿元人民币。
 
  同时,均胜电子内部的汽车电子事业部亦为特斯拉全球配套 HMI (智能驾驶业务)控制器及相关传感器等产品,目前获得特斯拉订单总金额约15 亿元人民币。这两项订单总额约为 75亿元人民币的项目也会在未来 3~5 年内会逐步量产。
 
  4
 
  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否跟随起飞?
 
  虽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十分火热,但零部件产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去年9月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一个会议上指出,国内汽车企业对底层零部件关注度与投入不足,因而在过去燃油车时代饱尝零部件技术空心化的苦果。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也指出,现阶段国内新能源的产业集群并没有发展起来。“中国的整零比大概是1比0.1到0.2,就是一千亿的整车只配上10%或者20%的零部件体系。”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零部件的发展也将决定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走向。
 
 
  而那些抓住机会的玩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在轻量化供应链中负责汽车铝合金压铸件的供应商宁波旭升,从2013年开始作为配件供应商与特斯拉合作,现已升级为“特斯拉全球十佳供应商”。
 
  此外,一些与早前与特斯拉合作的企业如东山精密、三花智控等也在逐渐成长。动力电池行业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更是不用多提。
 
  虽然特斯拉的入华,给国内的新造车势力带来了不小压力。但就国内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来说,特斯拉这条鲶鱼,可以更好地盘活整个鱼塘。
 
  当下特斯拉的国产供应链正在快速搭建成型,让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呈现出更多的生机,特别是在车市萎靡与受疫情的影响之际。
 
  特斯拉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国内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准备好搭上快车了吗?
 
  本文授权转载自:新智驾,作者:安琪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