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吃肉,江淮喝汤?江淮大众项目拉锯与博弈分析

  • 浏览量:1677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7-20
 
         怀胎3年,江淮大众合资项目终于要生产了。
 
         从2016年9月6日首次签订合资合作文件以来,大众和江淮的合资项目——江淮大众,经过将近3年的孕育,终于又有新进展了。
 
         据一点汽车了解,江淮汽车方面已经于今年5月份启动江淮大众项目的建设工作。
 
 
         江淮大众项目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926亩。总投资506111万元(约50.61亿元),资金全部由江淮汽车负责。其中建设资金约29.52亿元,流动资金约21.1亿元。
 
         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区和研发区。生产区主要建设四大工艺车间和电池组装车间,以及辅助配套设施等,具备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能力。研发区建设包括试制车间、整车及零部件验证车间、整车电路以及整车检修车间等。
 
         根据计划,项目建设周期为13个月,全部项目将在2020年6月建成。建成达产后,预期年销售收入为199.38亿,年净利润12.37亿元。
 
         拉锯与博弈:大众的“买一送一”策略
 
         江淮大众项目从2016年9月“立项”到现在已经有将近3年的时间。在这段时期内,江淮汽车方面对项目的各项工作都表现出了无比的热情和高效,而大众方面则一副“不着急”的样子。
 
         江淮汽车由于方面“技不如人”,加上希望借此项目急于扭转近几年旗下车型市场表现整体欠佳的局面,在双方拉锯和博弈过程中一味委曲求全。
 
         梳理一下合作的过程,就会发现双方的在合资项目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合资项目今后可能的发展走向。
 
         我们以时间为索引,对江淮大众项目做了梳理和分析。
 
         2016年9月6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签署谅解备忘录,确定 “以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基础,成立一家研产销一体的合资公司”的意愿。
 
         2017年5月22日,江淮汽车方面收到国家发改委对“江淮大众”合资项目核准的批复。
 
         2017年6月1日,江淮与大众在德国柏林签订《合资合同》,敲定合资项目的经营范围、产品技术路线,以及合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细节。
 
         2017年11月27日,江淮与大众汽车、大众汽车(中国)三方在合肥签订谅解备忘录,就多用途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皮卡、MPV、电动商用车等)的产品研发、销售及市场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2017年12月21日,江淮汽车方面收到商务部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第二天,也即12月22日,江淮汽车就去工商局办理了合资项目的营业执照。从此以后,中国多了一家名叫“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整车制造企业。从获得商务部的批复,到办理营业执照,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江淮汽车没有耽搁丝毫时间,表现出超高的积极性和办事效率,也反映出江淮对该项目的重视和上心程度。
 
         但是在此后半年时间里,大众与江淮的博弈升级。
 
         2018年7月9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西亚特汽车公司(SEAT,S.A.)三方在德国柏林签署谅解备忘录。
 
         这份文件对此前签署的系列合作协议和文件,以及江淮大众项目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根据江淮与大众此前签署的文件,以及我国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复文件,江淮大众项目必须是新建品牌。大众此前虽然表露过通过合资项目向中国引入新品牌的想法,但是被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婉拒”。不过,大众一直没有放弃。
 
         此次通过三方签署的备忘录,大众成功把西雅特品牌塞进了江淮大众的合资项目中,并授权西亚特汽车公司对江淮大众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
 
         大众这种“买一送一”的做法,不但巧妙避开了我国对汽车产业合资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而且在江淮大众项目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甚至是绝对领导地位。
 
 
江淮汽车、大众汽车、西亚特汽车公司三方签署备忘录
 
         此前,在江淮大众项目中仅有江淮汽车和大众两个股东,持股比例50%:50%。董事会的8个席位中,双方各占4席,表面上做到了话语权和领导权的对等。但是随着大众在合资项目中塞入西亚特汽车,江淮大众的股东和董事席位均发生了变化。
 
         根据此份备忘录,西亚特汽车至少获得江淮大众项目1%的股权,以及若干董事席位。股权变更将在2019年完成。
 
         这1%的股权或通过大众方面转让,或通过江淮大众项目增资的方式实现。不管是哪一种,均意味着江淮汽车在合资项目中进一步变得弱势。
 
         在投资界看来,50%:50%的股权设置是最垃圾的合伙方式,51%:49%是第二垃圾股权设置方式。江淮大众项目的股权设置,无论有没有引进西亚特,都是被第三方投资机构所吐槽的。但是纵观我国的汽车产业(合资)投资项目,这两种股权设置都是比较常见的,这背后当然有政治因素的考量。
 
         大众通过“买一送一”的方式不但实现了向中国市场引进新品牌的目的,还强化了自己在江淮大众合资项目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地位。
 
         江淮为什么会同意这种做法?当然有自己的小算盘。
 
         江淮汽车作为我国老牌汽车制造商,前些年在乘用车领域凭借SUV系列车型的低价策略创造了一些辉煌战绩。但是随着合资品牌和其他自主品牌在SUV领域相继推行平价策略,原本在技术方面就缺乏竞争优势的江淮汽车因此失去了唯一的价格优势,旗下SUV车型近几年在竞争中被对手完爆,市场表现让人心情压抑。
 
         江淮汽车本来就对与大众的合资项目寄予了厚望,希望借此扭转颓势:终于抱上了一条粗壮的大腿,好日子要来了。没想到大众“买一送一”,顺势又将一个汽车品牌纳入怀中,你说激不激动?
 
         不过,别人给你的激动和惊奇都是会让你付出代价的。
 
         江淮的代价就是在“江淮大众”合资项目中丧失更多的话语权。
 
         事实上,江淮汽车在合资项目中一直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获得过对等的话语权。
 
         江淮的底气来自中国政府的支持和中国强大的市场,但是要想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需要凭借过硬的产品竞争力。而合资项目的产品和技术话语权、决定权从一开始就被大众牢牢地攥在了手中。江淮汽车在合资项目中充当的角色是争取获得更多的来自中国政府层面的政策、资源支持,包括土地、税收、能源、补贴等红利。
 
         根据此次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各方将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总投入约5亿欧元(40亿元人民币),西亚特汽车公司旗下西雅特品牌将在未来两年内引入到我国。
 
         2018年11月28日,江淮汽车、大众汽车(中国)、西亚特汽车公司三方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关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来发展之谅解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对江淮大众的产品做了更加明确的说明:三方借助各自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共同开发一款兼具成本和技术优势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江淮大众和西亚特将基于此平台开发面向中国及海外市场销售的产品。
 
         此份备忘录同时再次强调了江淮大众要在2021年或之前引进西雅特品牌,并在西雅特产品的基础上与西亚特汽车公司共同进行电动化开发。
         
         大众公司通过对江淮大众的股东和股权设置,巧妙地避开了我国对汽车产业合资项目的相关限制,绕过了一汽与上汽,成功向中国市场又打入一个新的汽车品牌。
 
         这种“买一送一、闪展腾挪”的做事手法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德国人的鸡贼。
 
         继续往下看。
 
         江淮汽车与大众的合资项目在时间方面跨度较大,从2016年到2019年横跨3个年头,虽然在此期间双进行了多次协商,并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但是项目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没有让外界看到事情的真实进展状况,以至于在今年4月份坊间冒出 “大众汽车正考虑收购江淮汽车大量股份”的传言,导致江淮汽车方面火急火燎般发布澄清公告,并对外宣称“双方一直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探讨。截至目前(2019年4月11日),尚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
 
         根据2017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对“江淮大众”合资项目核准的批复,江淮大众项目必须在收到批复后的两年内启动建设。于是,在今年5月份这个时间节点上,江淮汽车启动了对合资项目的建设工作。
 
         根据江淮汽车与大众此前签订的合资协议,江淮大众项目注册资金20亿元人民币,双方以现金方式各出资10亿,分别占股50%。
 
         在合资项目中,江淮方面主要负责为合资公司最大限度地争取审批、许可等行政资源和公共设施(以市场优惠的价格享受天然气、水、电等),以及各项税收优惠和关税减免,招聘雇员等。大众方面则负责合资公司的产品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以及公司经营管理、销售经验知识等。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江淮和大众在合资项目中分工的话,那就是:所有与项目有关的前期基建、厂房设备、人员招聘、能源设施,以及与政府对接、行政许可审批等,均由江淮汽车负责;大众方面负责产品、技术、供应链、经营管理等。
 
         大众的野心 江淮的肉羹
 
         对于江淮大众的合资项目,江淮方面一直表现比较积极,大众方面也有自己更深层次的考虑。
 
         大众的立足点在于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实施的相关法规政策(新能源、积分、外商投资)等。
 
         面对中国市场这块肥肉,大众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在前期的合作探讨过程中,双方为了实现各自在合资项目中的利益最大化,均使出了浑身解数。
 
 
         无论是合资公司股东股权的变化,还是董事会席位的变化,都在向外界传递出一个讯号:江淮汽车在博弈中已经处于下风,合资公司未来发展的决定权被大众紧紧攥在了手中。江淮大众项目只不过是大众绕过一汽和上汽在中国市场寻求更大突破的一个新的支撑点。
 
         此前坊间谣传“大众汽车正考虑收购江淮汽车大量股份”,虽然江淮汽车进行了不痛不痒的回应,但是综合考虑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以及外商投资政策的变化,传言还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无论哪种情况出现,江淮汽车都能够从合资项目中获得更多利益。
 
         如果说大众的野心在于通过合资项目在中国市场分得更多的肥肉,那么江淮汽车通过此项目至少能分到一碗肉羹。至于碗里面能有多少肉,就看之后的博弈了。(一点汽车 钱塘燕十七)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