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即将迎来“告别时刻”?——一位标致车主谈标致眼下的困境

  • 浏览量:1755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7-03

  

  一位标致老款508的车主、自称“欣赏法系设计的键盘车友”,看到标致的现状,内心其实是难过的。他用一篇4000字的长文,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标致眼下的困境是如何形成的?怎样做才能拯救标致?

  -1-

  508L凉凉已成事实

  标致深陷泥潭

  全新508L上市后,3月销量606台、4月509台、5月392台,凉凉已经是事实。已经提车的车主可能会忐忑,或许还会后悔,没有提车的准车主必定非常犹豫,首月销量即为巅峰销量的熟悉情景再次出现。

  作为老款508车主,笔者不胜唏嘘。神龙再不赶紧行动,迅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将彻底玩完。因为今年内神龙也没有新产品投入市场,而一辆新车研发周期在5年左右,中间的空档期,没有新闻,没有关注量,形势非常严峻,目前已经是生死问题。如果再不改变,今年过完,很可能标致旗下各款车销量个位数的残酷事实可能就会来了,到时候神仙也难救。

  -2-

  从2014年的销量巅峰说起——

  标致的困境如何形成?

  标致2014年销量暴增43.1%,是所有合资中涨幅最高的。这里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日系车自2012年以来进入蛰伏期,两年来几乎没有新车型引入;另一方面,大众品牌在召回措施上的失当,品牌口碑受到严重伤害。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里,标致的各款车型表现都挺不错。

  首先是408中国特供版上市,空间、动力都非常不错,消费者也很愿意买单。而老车型如老款508优惠较大,配置合理(除乞丐版都有氙气灯,乞丐版以上配置较高),也是销量的一个杰出贡献者。加上当年307、206在发动机及良好的驾驶体验等方面留下的优良的车主口碑,2014年标致可说是顺风顺水。

  但好景不长,销量暴增之后,神龙就飘了,选择了一条战略上完全错误的路。

  -3-

  价格与价值的博弈

  标致的滑铁卢由2015年开始

  随着2014年高增长,神龙一片信心满满。筹划在成都建立第三工厂,扩建产能。同时高增长也让神龙对4S经销商话语权增加,神龙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品牌向上,升蓝计划”,第二件事:“渠道下沉”。

  所谓“品牌向上,升蓝计划”就是给车型换装THP涡轮发动机,并且开始涨价,强调单车利润成为战略重点。此时,市场才刚刚有起色,神龙就迫不及待想要收割成果。

  改款508的上市,拉开了神龙的滑铁卢序幕。

  2015年1月,508改款在深圳发布。一款内饰不变,底盘不变,只改了前后保险扛,和大灯造型,换了THP涡轮发动机的车,瞬间将价格拉升到26.97万元,比之前老款508的指导价22.97万元高出4万元。加上2014年底,马上换代的老款508在全国很多地方优惠高达3-4万元,新旧两款一下子差价来到七八万。要注意,此时同级的车型,如大众,早几代都使用上了动力更强的涡轮发动机,508换装只能说是补齐了短板,并非同级优势,而神龙却把这次换发动机当做了自己的巨大优势。

  深圳508发布会当天晚上,媒体记者震惊:这个价格太高了吧。时任标致总经理李海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标致的价格和价值论,核心意思就是,508值这个价。此后,因为这个定价,改款508在论坛被整整骂了2个月,甚至没有一个真实车主发提车作业。直到4、5月份才有少部分人开始提车,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经销商不堪库存压力,优惠3万起步,将口碑败尽。由此开启了“法系上市不能买”、“半年跌3万,一年跌5万”,“法系不能买新车”的传说。

  改款508除了首月销量2407辆(4S铺货)之外,之后绝大多数月份销量不足1000辆。一辆之前动力弱鸡,油耗高的中级车(老款508)能月销3000辆,而在补齐短板后,改款508月销不到4位数。这简单就是一个“自杀式产品换代”的典型案例。最终,508在2017没落停产,东标因为产能搁置,把生产线盘给东本去生产思域。

  -4-

  利润追求下的畸形配置策略

  2015年,308S继续按照508改款这个套路进入市场。

  市场不买单,销量大幅下滑,神龙开始延续在法国市场下的利润套路,将好的配置都装备在顶配车型上,低配车型连大灯造型、前脸、甚至保险杠都不同——你想在汽车后市场加装顶配大灯?对不起,请连保险杠一起换吧。在大众拼命套娃,想让速腾看起来和迈腾一样“高级”的时候,标致特立独行,就连同一款车,都能一眼看出来车主买的是低配。

  这样的策略在欧洲市场或许没有错。在欧洲市场,二手车极度普遍,交易极为便捷,买新车的车主是不差钱,就为了新车的动力或科技体验——享受生活。钱少或者讲求实惠的人一般不买新车,都买二手车。这放在中国市场可行吗?“高级感”这种东西,中国市场看得很重,而标致偏偏要让低配看起来“不高级”,专攻顶配。然而限于市场销量和品牌认知度,标致的二手车保值率奇差,这让那些想买顶配的人打了退堂鼓。

  神龙在高增长后不思进取,急于攫取市场利润,而不是尽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是神龙根本的战略错误。

  如今这个套路在508L上依然在继续,虽然有一定妥协,但仔细分析仍然发现套路很深。15.97万元的低配还搭载的是国五发动机,几乎就不排产。新508最亮眼掀背无框被砍掉,亮眼的部分就剩下内饰了,然而除了顶配车型采用10寸显示屏外,其余都是8寸。而且那些炫目好用的科技配置只有顶配才能选装,并且必须全部全家桶选装。

  在消费者强大的呼声下,标致终于开放顶配分开选装。但为什么就是不完全放开低配的选装呢?毫无疑问是生产线架构的调整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成本问题——一个字,“抠”。

  顶配犀利的前脸,大灯配合整体风格非常“凶狠”,比起同级SUV的设计,眼前一亮,给设计师点赞,bravo!!!

  没有钱买顶配,连保险杠都不一样,大灯暗淡无神,高低配置大灯造型都不同。一眼看去少了很多设计感,嗯,标致要的就是低配“高级感全无”的感觉。设计师做得太棒了,出色完成标致的要求,bravo!!!

  -5-

  价格体系崩溃、售后服务失控

  销售网点急速下滑

  2014、2015,随着“渠道下沉”,很多新的经销商加入,这本来是件好事。如果标致能安心作产品,继续扩大产品线,持续投入新产品,保持好口碑质量,这本来是蛋糕做大的最好机会,可能标致在中国车市就能占有一席之地。

  不料,标致开始作了,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

  2015年开始,因为追求利润的战略错误,导致市场销量大幅下滑。而神龙仍然逼迫经销商提车消化厂家库存,致使经销商亏钱卖车,导致价格体系已经失控。比如改款508,首月销量2407辆,这就他的销量巅峰,因为首月是经销商在铺货。后面之所以大幅降价,就是神龙不停地给经销商压货,3个月左右价格优惠3万,半年后直接降价4-5万。

  我感到震惊的是,到去年夏天,2018年7、8月间,销量已经跌至谷底,神龙还在继续施压经销商拿车。当时北京的9家经销商威胁集体退网,最后诉诸媒体,神龙才退让妥协。

  2016年一年,标致经销商减少2/3。

  然而2018年,神龙依然在给经销商施加压力,要经销商提车,减少自己库存压力。完全不理会市场价格已经崩溃。

  此时因为经销商不赚钱,神龙对售后体系也已经失控,不停地有经销商看不到希望选择退网,而对于仍存在的经销商,神龙已经没有话语权了。加上新投入的THP频繁出现电磁阀、节气门、烧机油、1.2T皮带等问题,消费者到经销商处售后也得不到满意的解决,服务质量也严重下滑——因为经销商赚不到钱,只能在消费者身上打主意,保养介绍各种清洗坑钱,在保养上压榨消费者。

  同时,神龙为了省成本,对用户索赔也很苛刻。比如电磁阀故障的问题,神龙一开始不召回,让消费者自行到4S店清掉故障码,但用处不大——不少用户反复出现故障码,刚刚去4S店清掉,一上高速一脚油门,发动机又故障了。经销商只处理故障,不给更新新的硬件,导致口碑加速下滑,进入恶性循环。其他像408轮胎问题,三缸机的皮带问题等,神龙在处理时的反应速度也是奇慢,导致口碑快速恶化。

  -6-

  这世上还有标致这样

  完全不理会网络口碑的车企?

  法国车也算车?互联网自媒体KOL、网络车评节目、二手车圈、互联网用户口碑,构成了中国汽车圈的话语霸权。普通民众刚刚接触汽车不超过10年,除了亲戚朋友间的道听途说,互联网几乎是唯一了解汽车的渠道,全世界都没有中国评车圈这么热闹,这个圈子充满了铜臭味。充值大V一款新车评测,车厂充值要5位数;知乎回答一个新车评价,几万块——这些人拥有巨大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一款车的生死。

  

  在508论坛搜索电磁阀,不到5万个车主里面,反馈电磁问题的超过10页结果。

  但神龙根本不管这些。

  网上奚落、讥讽法系车的文字数不胜数,对于网络这些新的舆论场,神龙根本就不关注。就连自家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都跟机器人在运营似的,几乎没有回应过负面的用户留言吗?更不要说主动去“公关”那些评论极其负面的视频节目。

  说到底,神龙简直就是放弃了法系车在互联网上的口碑。

  -7-

  标致车主给出的

  一份“抢救药方”

  1、牺牲一些利润,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求得销量

  508能否按用户需求,多出几个颜色?低配能否开放选装?这些问题需要牺牲一些利润,成本确实更高,但是一个卖到个位数的车型,一个闲置的生产线,难道不是最大成本吗?鄙人曾经去参观过成都工厂,工程师介绍,工厂非常先进,据介绍设计产能高达24万辆每年,开足马力满负荷的情况,1分钟可以出一辆车。你们就愿意让生产线就这样闲置?

  2、建立和用户沟通管道

  如在论坛提供客服沟通,微信和微博派专人管理,主动解答用户的疑问和需求。别再去挨家挨户打老用户电话调查了,麻烦跟上新时代,谢谢。

  3、营销用点心吧,把互联网上口碑提上去。

  把多种渠道的媒体/大V影响力都利用起来。看看人家吉利是怎么做的?

  4、扎实做好售后。

  口碑对产品的影响力是很致命的。产品做得好还是不好,也是瞒不住的。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嘛,态度很重要。

  5、别再闭门造车了,请保持一个完整的产品思路。

  既然要打造中国版,就应该通盘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有个完整的产品思维。既然加高加长增强乘坐舒适的属性,就不要那么拼命地宣传自己的运动属性;打造了一个个性化的外观,海外版那么好看的颜色就同步引入进来啊!多了解年轻消费者的喜好,定位清晰,才有未来。

  后记

  作为一个标致老车主,以上观点可能会有些激烈,但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因为在未来某天,如果标致已经第二次退出中国,那至少我还曾经为它认真写过一篇帖子,认真想着为它做点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立场,内文略有删改。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