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乘用车市场发展趋势

  • 浏览量:1545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7-01

 

  导 读

 

  欧洲人口总量约8亿人,陆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欧洲经济发展水平程度高,GDP规模约2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2.5万美元。欧洲的市场规模巨大,乘用车市场规模约1700万辆。同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欧洲和中国都具有人口密集、历史文化悠久的特点。无论是从地域面积、市场体量上还是从文化传统上,欧洲与中国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作为传统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制造中心,欧洲在汽车行业研发投资方面遥遥领先。2018财年欧盟汽车行业的研发费用为610亿美元,约占全球汽车行业的研发费用总额的一半,超过全世界其他地区的研发经费总和。欧洲在百年发展历史中早已培育出成熟的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而我国汽车工业与欧洲仍有很大的差距,市场成熟度也尚远不及欧洲。因此本文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从全球化的视角去观察欧洲乘用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判断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欧洲市场助力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都具有借鉴意义。

 

  1.欧洲保有量仍在持续增长

 

  欧洲乘用车千人保有量达426辆,而且近年来仍然在不断提升。从2005年到2018年,欧洲的乘用车保有量从2.8亿辆增加到3.5亿,增幅达28%,乘用车千人保有量从346辆增加到425辆,增幅达23%。网约车、分时租赁等新的汽车共享模式在欧洲地区也大量兴起,但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更多是对传统的私家车出行方式的补充而非替代。汽车共享并未让欧洲人放弃私家车,反而增加了欧洲地区的汽车保有辆。(见图1、图2)

 

 

 

  欧洲千人保有量的提升,主要由千人保有水平较低的中东欧地区带来。从欧洲内部各个国家来看,西欧的千人保有水平高于中东欧,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致。西欧地区包含德、英、法、意等18个国家,人口规模约4.2亿人,都在90年代加入欧盟(其中冰岛、挪威、瑞士为欧洲单一市场成员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均GDP达4万美元。西欧地区乘用车千人保有水平高达536辆,过去十年的千人保有水平基本稳定在同一水平,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西欧之外的中东欧地区,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等13个欧盟新成员国家以及俄罗斯、土耳其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人口规模约为4亿人,人均GDP约1万美元,经济发展和乘用车保有水平明显低于西欧地区。中东欧地区的千人保有量呈现快速提升的趋势,2005年至今从185辆快速增加到310辆,但离西欧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中东欧地区的人口规模大、发展阶段低,未来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主要取决于经济能否顺利发展。(见图3)

 

 

  欧洲是全世界范围内保有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从世界分地区乘用车千人保有量的分布看,各个国家的乘用车千人保有量存在巨大差异。全世界的平均保有水平是163辆,中国当前千人保有量仅135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和加拿大,千人保有量接近800辆,除了没有驾照的,几乎人人都拥有乘用车。而广大的非洲地区,千人保有量仅为30辆,只有很少部分人拥有乘用车。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有20多个国家的千人保有量达到饱和状态。所谓的饱和状态,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乘用车千人保有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全世界饱和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分布一致。西欧地区进入饱和状态的国家最多,各国千人保有水平普遍在500辆以上,近年来稳定在同一水平,已经达到饱和。横向比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千人保有量则更高,普遍在600辆以上,美国则接近800辆。日本则低于500辆。同样是饱和状态,为什么不同国家的千人保有量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经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人口密度是饱和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西欧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人口密度远高于北美和大洋洲的移民地区。西欧18个国家的整体人口密度为116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北美洲的22人/平方公里和大洋洲的3人/平方公里。考虑到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一半的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中国的实际人口密度约为300人/平方公里,远高于欧洲,决定着中国将来长期的饱和水平将达不到当前西欧的饱和水平。(见图4、图5)

 

 

 

  2.欧洲新车注册量基本饱和

 

  欧洲的乘用车的需求已经饱和,基本稳定在1700万辆左右的水平。与乘用车保有量、千人保有量仍然在持续增长趋势的不同,欧洲的乘用车需求已经饱和。当前欧洲乘用车市场发展阶段已经迈入复数保有期(千人保有超过250辆)。复数保有期的乘用车需求,将主要来自于更新需求。欧洲千人保有量仍在提升,说明仍然有首购需求(第一次买车者)。经测算,欧洲当前首购需求占新车销量的比重约为1/3,主要来自千人保有量快速提升的中东欧地区。而已经饱和的西欧地区的绝大部分需求则来自更新需求。相比较,中国仍处于乘用车的快速普及期,新车市场需求仍以首购需求为主,当前的首购需求占新车销量的比重约为2/3。从欧洲饱和市场的表现可以得出,乘用车市场一旦进入了复数保有期,乘用车需求将不再增长,市场将在峰值水平附近上下波动。

 

  欧洲这类饱和市场的乘用车市场增长,主要由经济增长和政策法规影响。首先,经济增长是决定性的因素。欧洲市场在2008、2009年的销量大幅下滑,主要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GDP也出现了-4.3%的深度负增长。2012年的下滑,主要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当年GDP出现了-0.4%负增长。2014年以来,欧洲经济步入持续复苏期,GDP增速维持在2%左右的稳定水平,车市也持续了正增长表现,销量接近恢复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其次,欧洲乘用车市场的波动还受政策法规的影响。2018年9月起,欧盟执行更加严格的新排放测试标准,禁止销售任何未经过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程序)认证的乘用车,给欧洲市场的汽车产销量以及车企的利润都带来了极大冲击。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自2018年9月乘用车市场开始转入负增长,至2019年4月份已经持续了8个月的负增长,目前仍然处于持续萎缩的状态。(见图6)

 

 

  欧洲乘用车新车市场主要集中在西欧,占全欧洲的比重达80%。西欧的18个国家,人口占全欧洲的一半,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远远高于人口占比。中东欧地区,人口占全欧洲的比重为50%,而乘用车市场占全欧洲的比重仅为20%。西欧的乘用车千人需求(千人需求=乘用车新车注册量/人口)达34辆,中东欧地区的千人需求仅为9辆。人均乘用车消费水平的差异,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西欧的二手车近年来大量流入中东欧地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欧的新车需求,同时抑制了中东欧的新车需求。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欧洲乘用车新车市场的重心在西欧。西欧是饱和市场,其销量基本达到峰值,当前的销量水平至今仍未超过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峰值水平。(见图7)

 

 

  欧洲乘用车市场集中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大市场,占据了欧洲市场的72%。欧洲市场表现很大程度由这五大市场决定。这五大市场都是饱和市场,乘用车保有量、需求量已经基本饱和。从五大市场的2018年度表现来看,英国同比下降6.8%。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汽车市场中跌幅最大的年份,主要是由于英国脱欧造成的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展望2019年,欧洲新车销量将与去年大致持平,符合饱和阶段的市场特征。同时经济增长和政策法规因素仍将决定市场的波动,如: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世界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美国可能对欧洲进口车辆征收关税以及WLTP的持续影响。(见图8)

 

 

  3.欧洲SUV消费热潮不减

 

  欧洲的SUV占比在快速提升,预计将很快赶上中国。欧洲的SUV占比,从2012年的15%,快速扩张到2018年的35%,2019年1-4月份继续增加到37%。而占据绝对优势的轿车(主要是两厢车、旅行车)则被SUV快速替代。欧洲同中国一样出现了SUV消费热潮,但晚于中国,欧洲的SUV热潮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市场的带动。由于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的SUV热潮,全球的各大跨国公司持续投入研发SUV车型,为欧洲市场带来了大量的SUV供给,推动了欧洲的SUV热潮。欧洲轿车和MPV品类和国内轿车市场风格差距甚大,但相反SUV车型却和中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印证了供给对欧洲SUV市场的推动。2018年中国的SUV消费热潮有所减退,市场份额趋于稳定,但欧洲SUV热潮仍然不减,保持快速提升的态势。欧洲消费者当前对于SUV的热衷度低于中国,但发展势头仍然迅猛,市场份额将很快追赶上中国。(见图9)

 

 

  4.欧洲小型化趋势明显

 

  欧洲偏好小车,小型化趋势明显。欧洲A0级及以下的小车占比高达42%,远远超过B级及以上大车的占比18%。从趋势看,欧洲大车型占比在下降,小车占比基本稳定,A级车占比提升,小型化趋势明显。相比较,中国刚好相反,大车占比远远超过小车,并且大型化趋势明显。中国偏好大车,而欧洲人偏好小车。在轿车市场,欧洲A0及以下的小车,占比长期稳定在50%左右,并且占比有上升的趋势。欧洲在SUV偏好上也是偏好小SUV。A0级SUV或者A级SUV占了绝大多数,A级及以下的小SUV占比高达83%,并且仍然在不断提升。SUV的A级车占比远远高于轿车,随着SUV的热潮,带动乘用车整体的A级车占比不断提高。

 

  欧洲呈现小型化趋势的原因主要在于发展阶段和政府环保政策。首先,乘用车发展阶段不同。欧洲市场处于饱和期,大多数人都不是第一次买车,乘用车的符号意义小于实用意义,消费者买车更加注重作为交通工具的实用意义。其次,政府环保政策的引导。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个国家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也日趋规范。尤其是在欧洲发达国家政府对于汽车排量的控制政策尤为严格,比如2018年9月执行的排放检测法规。(见图10、图11、图12)

 

 

 

 

  5.欧洲欧系车占据绝对优势

 

  欧洲市场欧系车占据绝对优势,欧系车占比高达73%,并且占比仍在持续提高。欧洲是汽车最早的诞生地,在一百多年前,在西欧各个国家诞生了大量的汽车企业。迄今仍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捷克、西班牙7个国家拥有本国的汽车品牌。德国的汽车工业最为发达,德系车占比30%,其中大众、奔驰、宝马品牌位列前三,分别占据11.3%、6.0%、5%的市场份额。法国在汽车发展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法系车占比22%,其中标致雪铁龙、雷诺分别占据11.4%和7.9%的市场份额。意系车占比6%,菲亚特占据5%的市场份额。然而,受欧洲消费者喜好的众多欧洲品牌,在中国市场却表现不一。德系车在中国受到高度热捧,喜好程度甚至高过欧洲本土市场。而法系、意系在中国市场则表现非常低迷。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中国和欧洲消费者偏好差异明显,比如上文分析的中欧消费者对车型尺寸的不同偏好。欧洲车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做出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产品才能获得成功。同样,中国车企进入欧洲,也得充分了解欧洲消费者的偏好,做出针对欧洲消费者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优秀品牌众多的欧洲市场站住脚跟。(见图13)

 

 

  6.欧洲新能源车占比稳步提高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车(含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渗透率稳步提高。2018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为41万辆,同比增长41%,渗透率2.3%。2019年1季度,欧洲乘用车市场整体下滑,但新能源车销量依然增长40%,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到2.5%。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9%,到2030年将达到5.4%。(见图14)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主要靠政府的政策推动,而非纯市场推动。欧洲各国的新能源渗透率分布呈现西欧高于中东欧,北欧高于南欧的分布,和人均GDP分布一致,即人均GDP水平高的国家,新能源车渗透率也高。渗透率超过3.5%的国家,都是人均GDP超过4万欧元的国家。挪威的渗透率高达49%,瑞典(8%)和荷兰(6.7%)是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国家,也都具有欧盟最高的人均GDP水平之一。相比之下,中东欧(人均GDP低于3万美元)渗透率低于1%。欧洲各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和收入水平高度相关,说明欧洲新能源车市场主要靠政策驱动。新能源车目前的购置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大多依靠政策补贴。只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才能支付足够的财政补贴吸引普通消费者购买。欧洲对新能源车的政策推动方式,主要为三种,其一是购车补贴;其二是为新能源车放开特权、免税;其三是加大对充电桩的建设力度。

 

  7.结语

 

  欧洲乘用车市场经过百年的发展,呈现出保有量仍在增长、需求量基本饱和、SUV消费热潮不减、车型小型化趋势明显、欧系车占绝对优势、新能源车占比稳步提高的特征。中国乘用车市场普及程度仍远远低于欧洲,仍然处于快速普及的阶段。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放缓,2018年下半年开始处于持续负增长的调整阶段,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饱和。从保有水平来看,无论是横向看中国(千人保有135辆)与欧洲(千人保有425辆)各国的保有水平差距,还是纵向看欧洲保有水平的动态增长趋势,中国乘用车保有水平离饱和还很远,未来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从需求水平来看,当前中国的乘用车千人需求仅15辆,离欧洲饱和市场(千人需求22辆)的需求水平还有50%以上的增长空间。从欧洲的乘用车市场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未来的乘用车市场主要仍取决于购买力,即人均收入水平能否继续保持增长。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