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只是车市低迷的开始?这一组数据足以让车企大佬们失眠

  • 浏览量:1846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6-05

 

  随着时间逐渐逼近7月1日,中国很多省市的汽车排放标准即将从国五过渡向国六,中国车市出现了1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整体低迷,对于很多厂商和经销商来说,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低迷归咎于消费者对于当前国五车型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导致国五车型库存量过大,国六车型难以落地

  但是在我们看来,对于当前的中国车市的整体低迷,不能将责任全归于排放标准的变动,而应该看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之前我们发布过一篇文章《车市为何迎来价格、销量离奇双降?无非这几个原因,不止祸害车市》,对当前车市低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过剖析,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当前车市低迷会不会持续进行下去?

  其实在我们看来,如今中国车市的低迷是一个长期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之前中国汽车行业强势进击,产销量巨大,并且连年同比上涨,这都导致了很多地方汽车产品本身出现了“亚饱和”,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2.4亿辆,汽车驾驶人为4.09亿,对于当前很多家庭都是至少两个人拥有一辆车的情况来计算,其实很大意义上,中国汽车的保有量是不断趋近饱和的,而且汽车本身并非快消品,出手换代的速率相当的慢,所以至少我们认为当前销量低迷,有一部分的内生因素来自于市场趋近饱和。

  那么未来中国车市会不会持续低迷呢?在我们看来是肯定的,在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存量本身已经够大,那么增量自然就会收到影响, 所以以后乘用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一定会放缓,但是中国车市却有很多新汽车品牌涌入市场,这些品牌有很大一部分存在投机的嫌疑,但是这么多的汽车品牌云集在中国,对于很多品牌来说,自然就要受到冲击或者被瓜分市场份额。

  说完了市场方面的因素,我们回到人的层面,对于当前的汽车市场来说,应该说25岁—40岁的人群,才是汽车市场的主要人群,但是从2019年开始,25岁—40岁的人群数量实在不断下降的,具体我们通过下面的数据来进行说明。

  根据相关人口统计数据表现,从1995年开始,中国0—14岁人口的数量开始下滑,到了今年刚好符合25岁—40岁年龄区间。到2019年,中国0—14岁的人口数量和1958年前后的基本接近。现在来看,1995年开始下滑时的数据,到了今年正好是25岁—40岁,汽车消费者的黄金消费人群,这和其他行业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随着2018年、2019年的到来,第一批年龄段达到了24/25岁—40岁前后的人群开始急速下滑,那么以此类推,接下来的二十几年,位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数量将急剧减少。

  汽车消费黄金年龄段人群的逐渐减少,自然会逐渐带动汽车行业销量数据上的减少,这种趋势可能在小范围内体现的不明显,但是放在大数据中,这种人口趋势对于单一目标市场的影响就开始显现了,所以其实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低迷,看上去有一些惨不忍睹,但那只是之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表现太过于耀眼,现在很多厂商和机构有些受不了,但是从目标市场的人口来看,至少我们认为,中国车市的低迷,将成为一个新的持续性表现。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随着0—14岁人口的数量逐年减少,正好了赶上了这些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井喷式涨价的年代,这两个时间曲线的齐头并进,自然就导致了很多当前很多25岁—40岁的人群普遍背负非常大的房产压力,这对于类似汽车行业的大宗消费影响是非常大的,原因很简单,不仅仅积蓄被压在了房产上,未来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被住房贷款等长线支出牵制,所以对于很多没有父母、亲友资助的中青年来说,购车变成一个很艰难的事情。

  当然,随着0—14岁人群的数量逐年减少,中国逐渐走向老龄化社会,实施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夫妇,不仅要抚养双方的父母,而且如果这些夫妇再要二胎的话,那么至少四个老人和两个小孩的抚养和支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在我们看来,巨大的生活支出和房产支出对于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负面影响将非常明显。

  所以,我们一家之言,当下很多汽车厂商对于未来的乐观都是缺乏深层次的剖析,相反,很多汽车厂商的危机才刚刚开始,甚至包含很多大体量车企。接受并且适应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低销量时代是很多车企要做的功课,当然对于拥有全球最多汽车品牌的中国市场来说,更多的汽车品牌学会如何优雅的退场才是最重要的。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