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份股价因蹭上“氢能源”热点一度涨至两年内高点,又因无力落实再次回归疲软。
“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加水即可行驶”,一则《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消息在网络间迅速走红。事件相关方庞青年和其背后的青年汽车集团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氢能源尚属于新鲜事物,但庞青年“加水就能跑”的宣传还是让公众迅速在一周内被全方位“科普”了新技术,并回顾了初中的化学知识。是骗取补贴还是硬核黑科技,持续不断的舆论发酵也让世人各自得到结论。
无独有偶,远离南阳千里之外的山城重庆,在汽车领域深陷困境的力帆股份(601777.SH),因为蹭上氢能源热点股价打开四个涨停板,进而收获一张监管关注函。
4月15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与武汉泰歌氢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地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进行氢能源乘用车的试验验证,争取国家氢能乘用车公示目录,完成氢燃料电动汽车开发并达到量产状态。
力帆股份从仿制摩托车创业起家,近年来转战汽车、房地产、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但一段时间来一直面临业绩下滑的困境。2018年内,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巨亏21.5亿元。
开拓氢能源领域的消息发布后,力帆股份股价一洗颓势,在公告发布的第六个交易日升至9.65元/股的两年内最高点,涨幅达到77.06%。而在公告发布次日,上交所就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补充披露关于氢能源乘用车试验的主要步骤和预计资金投入。
在回复问询函时力帆股份却表示,公司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处于合作开发初期,该项目资金支持还不到位,可能存在项目开发不成功的风险。泡沫戳破,力帆股份股价开始跳水之旅,截止5月28日收盘,每股报收5.4元,再次回到了长期低位徘徊的状态。
碰瓷氢能源概念的背后,是这家老牌山城企业近年来业绩下滑、转型困难的折射。而在近日上交所针对力帆股份2018年年报的问询函中,揭示了该公司债务压顶、流动性不足甚至隐秘的利益输送问题。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投资时报》记者发送提纲至力帆股份董秘办尝试沟通,但截至发稿日并未收到回复。
盈利能力不断下滑
力帆股份发迹于摩托车行业,后涉足汽车产业,并将重点转向新能源汽车,营收也达到百亿级别。但近三年来,该公司却深陷亏损漩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连续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扣非后净利润累计亏损金额25.98亿元。
实际上,2018年力帆股份就采取了一系列自救行动,但一番处置资产后仍没能堵上亏损的漏洞。去年6月,该公司曾以6.5亿人民币的价格,将所持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车和家。后者拥有造车资质,是力帆股份仅有的两张造车牌照的其中一张。
此外,该公司还将原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作价卖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这当然是“割肉”之举。事实上,该公司的业务毛利率已从2015年的18.24%逐年下滑至2018年的9.08%。往前反溯,其2012年以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连续6年为负,累计流出金额达41.52亿元。基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断下滑,其主力经营甚至不能产生正向的现金流。
突围是必然之举势。其董事长牟刚曾对外表示:“战略上一定要聚焦到新能源上,这是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战略转向能否帮助力帆股份扭亏为盈?答案不容乐观。2015年至2018年内,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14874辆、5550辆、7738辆以及10166辆。其中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而2018年销量亦只及三年前的68%。
虽然公司2018年传统燃油车销量为9.18万辆,但仍同比下降26.57%。而其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增幅均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乘用车及配件毛利率仅为5.07%,较2017年减少6.03个百分点。
对于一家年产能仅13万辆的整车制造商而言,这样的表现无法使力帆股份的汽车制造业务达到盈利的规模水平。
而在2016年,力帆股份还陷入了一场骗补风波。该公司被查出在申报的新能源补助车辆中,有2395辆汽车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补助资金1.14亿元,有关部门对涉及的车辆撤销了补贴,并取消了该公司当年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随着新能源补贴的不断退坡,车企盈利难度加大,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新能源巨头都无法独善其身。此时试图All in新能源的力帆股份显然更加艰难。
或存利益输送问题
整车制造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极其考验一家车企的资金管理能力。但由于盈利能力的下滑、经营性现金流多年净流出,到2018年力帆股份债务负担已非常沉重。
截至2018年年末,该公司期末流动负债账
面余额为187.80亿元,流动资产账面余额为134.29亿元。此外,虽然期末货币资金为54.03亿元,但受限的货币资金规模达到46.14亿元,占比达到85.4%。
该公司存在大额到期债务,且流动负债超过了流动资产的情况,可动用的不受限制的货币资金只有7.89亿元。
高额的财务费用亦是市场的关注项。截至2018年末,力帆股份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余额合计101.69亿元。而2018年内公司的财务费用为12.4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为4.91倍。其中,仅四季度财务费用就达到9.54亿元。
不过,所谓财务费用过高或许另有原因。据年报披露,在2018年内,力帆股份存放在关联方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财务)的存款期末余额26.70亿元,收取的利息或手续费9122.81万元;但其向力帆财务取得的贷款期末余额7.67亿元,支付的利息或手续费9860.23万元。
在报告期末存款余额远大于贷款余额的情况下,为何力帆股份支付的利息远高于收取的利息?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为何力帆股份仍将大额货币资金存放在力帆财务?在年报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力帆股份说明是否存在向其他关联方输送利益、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况。
这份本该在5月24日得到解答的问询函,被力帆股份以“涉及面较广、所涉及的时间较久并涉及对未来工作的后续安排,部分问题提及的事项仍需进一步确认”为由延期回复。不过回复时间仍未公布。
记者了解到,力帆财务成立于2014年,多年来均与力帆股份存在资金往来。天眼查显示,该财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尹明善,持股比例为19.66%,此外,尹明善之妻陈巧凤、其子尹索微、其女尹喜地持股比例均为10%左右。
尹明善为力帆股份公司创始人,于2017年辞任公司董事长,但目前仍担任公司董事一职。力帆股份董事长目前为职业经理人牟刚。此外,陈巧凤、尹索微以及尹喜地均在董事会中占有一个席位。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末,力帆财务资产总额为65.03亿元,净资产为8.74亿元,该年营业收入为0.98万元,净利润为0.46万元。而截止到2017年末,力帆财务总资产为82.15亿元,净资产为17.09亿元,该年度营业收入为2.16亿元,净利润达到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