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点:出租车行业能大批量接受国产车,我们才真正的超越合资车。
当产品归回出行本质的时候,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汽车作为最基本的代步工具,从本质上来说与摩托车没有区别,它能提供给我们的服务就是代步出行,商业化诉求只是我们在出行本质上添加上的标签。
智能、豪华、省油、科技、设计都必须要建立在卓越的品质之上。
一周前工作原因去了趟重庆,遍地的铃木启悦出租车是一道靓丽的黄色风景线,出差的原因一年要去多次重庆,与很多位出租车司机沟通启悦产品问题,基本上得到的回复是一致的“启悦是真的开不坏的”,不少车主启悦能做到60万公里不大修,在早些时候一台启悦能跑到报废都不去大修发动机,当然损耗件需要经常更换,灯光系统、刹车系统、动力系统等需要做些正常维护,开着启悦能带给出租车司机不少的信心。
跑出租车拼的是产品质量,行业拼的是时间,一台问题频出的产品是会被很快淘汰的。
一个客观事实,更多的城市在选购车辆依然会是丰田、现代、大众,从价格上来说出租车公司采购这些车辆虽然较低,但采购国产车的成本更低,出租车公司选购产品的根本初衷是为了“生财”,之所以不愿意选择更便宜的国产车,怕频出的质量问题让司机频繁修车,进而影响自己的“份子钱”。
出租车行业用车强度过大,一年10万公里是常态,6年60万公基本上到淘汰期,即便选购合资车也有不少车跑不了8年,在车辆服役期间,问题越少代表着赚钱能力越强。合资出租车依然是主导方向,这里以丰田、大众出租车最多,而从产品倾斜度上来说,质量层面日系出租车其实更受欢迎。
那么日系车与国产车的差距有多大?出租车行业会告诉你30万公里之后,他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以吉利帝豪为例,作为销量最好的国产轿车,此前多地采购了帝豪出租车,沈阳、西安等城市曾经采用小批量吉利车型,虽然换上国产出租车但使用强度并没有变化,一年10万公里的里程使得问题暴露不少,变速箱、发动机、悬架以及异响问题明显要比日系车多不少。
不仅仅如此,此前众泰、观致、东风也投放了相关出租车,但因为质量问题这些产品都提前退役,此前选择日系车以及德系车能使用5-7年,但国产车只能坚持2-3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问题的较多使得盈利能力变弱,出租车公司换车的代价也比较高。
我们的国产车在设计、配置、安全性上的确做得要比日系车更好,但是在核心质量控制层面相比的确差距不小,客观的来说我们通过配置、设计以及低价优势吸引市场的确良心,但是在质量控制体系这一方面,国产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好”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配置、售价以及操控优势,更应该看产品质量安全的优势,在高强度用车行业,从业者为什么还会坚持选择日系车、德系车,在我看来并不是简单的“信仰”,更多的是这些产品质量在长周期表现方面,的确做的要比国产车更好。
正视差距才能缩小差距,如何做好长周期产品质量非常关键,我们的新车质量或许与日系、德系车差距不大并不值得骄傲,如何做好30万公里之后的质量表现才最关键。
至少从目前口碑上来说,30万公里之后的国产车与日系车,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出租车行业暂且不会选择国产车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