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018年第二批车型测评结果,结合第一批测试结果,我做了个总的排名,总体来说合资要好于国产,但也有些合资颠覆了我们一贯对其安全的认知。
众所周知,C-IASI的安全测试项目和标准几乎完全复制了IIHS,那么哪些合资车企对中国采用了“差异化对待”就一目了然了,下面就结合美国IIHS的碰撞成绩来简单做个对比分析:
一、丰田
1、奕泽IZOA/C-HR
虽然美国没有销售奕泽,但有其姊妹车型C-HR的碰撞成绩。
从相同项目的对比情况来看,两个碰撞评测结果一致,均为G(好)。一方面说明该车在中美两国执行了同样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C-IASI的评测标准与IIHS并无明显差别,打消了我们对测试标准准确性的疑虑。
2、凯美瑞
凯美瑞的两个碰撞评测结果也一致为G(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凯美瑞在C-IASI和IIHS的所有测试项目(本文未全部列出)中均获得了G,获得了顶级评分。
丰田获得这个成绩一方面要归功于TNGA平台对25%和40%等碰撞项目的优化,另一方面就这两款车而言,丰田对于中美两国市场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虽然这看上去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您往下看,会发现许多合资品牌并不是这样做的。
二、大众
由于IIHS没有途观L和迈腾的碰撞成绩,因此下图仅供参考,但由于生产平台和车身机构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参考意义还是比较大的。
斯柯达的科迪亚克虽然没有IIHS的碰撞成绩,但仅看C-IASI的成绩也很不理想。
迈腾、途观L和科迪亚克都是中国特供车,由于没有严格的欧洲和美国标准的约束,那真是“想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这简直就是中国人坑中国人的“经典“案例。
三、本田
本田的做法与大众一样恶劣,虽然雅阁是为了对标凯美瑞的产品力,采用与丰田一样的策略,直接将美版引入国内,取得了同样出色的碰撞成绩。但思域做的就太恶心了,居然出现了B柱撞断的情况,我想问问东本,这么减配,良心(如果还有这东西的话)不会痛吗?自己同胞的命就不是命吗?
四、通用
通用也用实际行动力证了“中美差异“,我们知道通用虽为美国企业,但目前已经没有美国生产工厂了,许多在美国销售的车型都是”Made in china”。然而,差异依然巨大,运回美国销售的车子就是比国内销售的安全性好,充分说明了中国工厂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想做好!
五、日产
西玛的碰撞成绩是最让我费解的,因为IIHS的碰撞成绩非常出色,并且从日产主动送检的态度来说,应该也没有减配,但与上一次主动送检的领克01和WEY VV5的结果不同,西玛的碰撞成绩与IIHS差很多,看来东日得好好研究研究具体哪里出了差错,闹了这么大个笑话!
六、现代和起亚
还能说什么呢,现代和起亚就打算这么破罐子破摔了吗?本来市场就在萎缩,还不拿出一些应有的态度来,是真不打算要中国市场了吗?你在美国碰撞的好成绩呢?
七、德系豪华
虽然是豪华品牌,但是奔驰和宝马还是本着”省下的就是挣下的”的理念,将减配进行到底。我就想问问你们,挣多少是多啊?
小结:
一来是中国的安全标准确实太低了,二来是中国消费者太好糊弄了,以前合资品牌均“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减配策略。然而,随着国标越来越严格,检测手段不断进步,以及高水平的国产车的冲击,以前那套显然行不通了,丰田最先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因此果断的摒除了”双标“,本田也算后知后觉,在思域事件后,在雅阁上总算唤回了些许良知,但其他合资车企仍然傲娇,鼻孔朝天,其中最让人失望的莫过于一众德系、韩系和美系。
另外,通过观察和分析C-IASI的这两次碰撞,我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些广泛流传的误解,那就是日系皮薄车轻不安全,实际上车身结构的合理性要比车身硬度对安全的影响更大,比如丰田的车身用料并未大幅革新,但凭借TNGA架构带来的车身结构升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反观大众,虽然车身硬度确实较强,低速碰撞时确实能够减少损失,但并不能保证高速碰撞下的车内外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