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微商女性的老朋友,玛莎拉蒂的知名度在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很高的。
但是高知名度并没有为其带来高销量,相反,近来玛莎拉蒂的成绩单并不怎么好看。
根据官方说法,2018年玛莎拉蒂在华累计销量仅为10,696辆,相比2017年全年销量的14,498台,下降了26.2%。其中主力车型总裁及Ghibli全年销量下滑均超过40%。
车型来看,玛莎拉蒂总裁和Ghibli,2018年在华销量分别为1,310辆和2,386辆,分别同比下滑42%和41%;SUV车型Levante也并未取得增长,全年销量为6,939辆,同比下降25%。
据悉,为了削减库存,调整集团生产结构,玛莎拉蒂已经有部分车型停产。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如果一个跨国集团出现了这样的窘境,那么最先思考的就是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东道国市场。
可是似乎FCA集团有着令人惊奇的脑回路,在集团对业绩评价中,FCA表示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糟糕表现是导致销量和营收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新任CEO麦明恺甚至直言,玛莎拉蒂第二季度在多个地区的出货量都有所下降,70%的原因集中在中国市场。
敢于如此甩锅给东道国市场,看来FCA集团是在梁静茹那里充了勇气值的。作为在中国市场知名度较高的豪华品牌,定位甚至超越ABB,那么出现这样的销量下滑一定有着非常重要的诱因。
无论是玛莎拉蒂还是FCA集团,都不应该急于释放这样的信息,怎么看怎么有种甩锅的味道。
要知道,玛莎拉蒂近年来存在很多问题,让中国消费者非常失望。
一方面,玛莎拉蒂长期固守着那么几款单一车型,同保时捷相比差距很大,更不用说定位比其略低的奔驰、路虎等等品牌了。
单一车型在竞争力上总是差强人意,尤其是身处中国这一全球最具活力的区域市场,玛莎拉蒂的“战斗力”就更不必说了。
另一方面,虽然玛莎拉蒂的产品也经历过改款,但是其受众普遍反映其品牌诚意不高。
比如,作为豪华跑车厂商,玛莎拉蒂目前给中国消费者的车型不是轿跑就是SUV,同基因纯净的保时捷911及其衍生产品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而作为“意式”特产,玛莎拉蒂的小毛病也让很多车主烦恼不已。比如大名鼎鼎的玛莎拉蒂总裁,这样的豪车存在着转向异响、引擎启动异常抖动等等问题,此前还有比较极端的车主当街怒砸总裁,这些都让玛莎拉蒂的口碑严重受损。
反观同样定位水平的保时捷,恰恰是豪车品牌中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那类,无论是质量、产品更新效率还是产品实际表现,都堪称这一价格水平下的厂商典范。
如果说,产品质量和数量都还只是小问题,没有让玛莎拉蒂进入到举步维艰的情况,那么在去年品牌整体向上调价的做法,可以说把中国消费者雷了个外焦里嫩。
豪车品牌固然在品牌号召力上有着量产品牌不具备的优势,但是也应该考虑到自身面对的形势采取谨慎的定价政策。
在中国汽车市场,ABB三家独大,很多豪华品牌为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而乐意“屈尊”,用较大的优惠吸引更多消费者。
玛莎拉蒂却反其道而行之,2018年伊始,玛莎拉蒂对自己出现了蜜汁自信,全系价格整体上调5%,虽然从标价牌上做到了狂甩ABB,却在销量上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事实上,脑洞奇特昏招迭出一直是FCA集团的风格。除了玛莎拉蒂,同袍阿尔法·罗密欧也深受调价之害,只不过玛莎拉蒂是上调,后者则是下调。
比如去年媒体曝光阿尔法·罗密欧旗下产品以“6.x”折出售,甚至有买一台玛莎拉蒂送一台阿尔法·罗密欧的政策,这样的营销戏码无疑是“杀敌不着,自损1500”。
原本就颇为小众的阿尔法·罗密欧,来中国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形象瞬间遭受重大打击,而玛莎拉蒂也逐渐成为大家在拿微商开涮时候的一种谈资。
不难看出,FCA集团在处理玛莎拉蒂在华业务的时候,并没有认真分析中国市场的规则和消费者态度,伤害品牌豪华属性的同时,更自乱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节奏。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告负,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量产品牌,一定会更加努力提振自身竞争力,这对发展状况原本就呈现颓势的玛莎拉蒂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或许玛莎拉蒂需要明白,虽然中国汽车市场豪车消费一直都很旺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块混日子的福地,产品到底好不好,中国消费者眼睛可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