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车市关键词(下)——动力总成与新能源的革命!

  • 浏览量:3244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1-05
 
        三缸机
 
        福特1.0T/1.5T、PSA1.2T、宝马1.5T、通用1.0T/1.3T、沃尔沃1.5T、本田1.0T……三缸发动机的普及,事实上与当年用1.8T、2.0T取代更大排量的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有着相似的路径。但相比消费者对于从六缸到四缸的宽容度,从四缸到三缸的进程却遭遇了更多的消费阻力。
 
 
        车企为何要开始大力推广三缸机?为了在占新车市场90%以上的传统车型上发掘潜力,适应越来越严格的油耗与排放法规,基于“单缸燃烧效率优化”所获得的单缸排量正在成为发动机前进的方向,也因此在1.0-1.5L的发动机中,三缸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选择。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些因素并不在其关注之列。他们不一定了解动力总成新技术,相反对于缺乏认知的东西会更加关注其负面口碑。于是,抖动、油耗、可靠性,这些对于三缸发动机的偏见在舆论中被无限放大,甚至成为了三缸发动机的“原罪”。
 
 
        事实上,当车辆在设计、价格、品牌、配置等方面给到消费者足够高的满足感时,车头里面有几个缸对于消费者的选择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宝马X1换代后因为在空间上的巨大优势,已经在销量上甩开了奥迪Q3与奔驰GLA;缤瑞/缤越两款车型上市后迅速破万辆,成为细分市场的新标杆;全系三缸的英朗在遭遇了短暂的销量波动后,已经在下半年重新回到3万+俱乐部。这些例证足以说明,发动机缸数与销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车企要思考的问题是,消费者的不满,真的是来自于三缸发动机吗?
 
 
        当2.0T在如今的主流车型上都已经是“大排量”时,当1.4T、1.5T的发动机已经广泛装配在中型轿车及SUV上时,当全球发动机大奖中2.0L以下排量的获奖者已被三缸发动机包场时,与其让消费者“被迫”接受三缸,莫不如从技术传播到消费利益诉求上寻找与消费者之间的契合点,弱化甚至消除三缸机负面口碑带来的顾虑。这既是让车企达标的手段,更是引领下一波消费趋势的先机。
 
        电动化
 
        如果2018年还有哪个车企拒绝拥抱电动汽车,那它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尽管从总量来看,电动汽车的销量在中国整体车市中的占比,乐观估计三年内也不会超过10%的份额,但是由电动化发展、资本的大规模介入所引导的车辆在技术、制造、工艺上的革新,才是电动化背后的趋势。
 
 
        无人驾驶汽车的终极形态一定只能是电动汽车;将来的车联网、V2X想要真正实现,一定也只会在电动汽车上;机械零件的大大减少,让电动汽车形态与制造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而中国,是世界上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最积极的国家。
 
        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们看到了众多不同于以往粗制滥造的电动车。捷豹I-PACE、奔驰EQC、奥迪e-tron这些豪华品牌的电动车都将要或已经进入国内,荣威Marvel X这种面向主流市场,与外资品牌正面对抗的自主品牌电动车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们的作品终于开始逐一亮相,大众在华MEB工厂开始动工,特斯拉的临港工厂最快明年底就能投入生产。
 
 
        如同单反领头羊佳能和尼康纷纷在2018年推出了自己的全画幅无反相机,而这件事情曾在单反上郁郁不得志的索尼却早已布局了5年,过去的追赶者反而成为了新时代的标杆。技术的更迭不会因为你辉煌的过去,就顺理成章让你成为下一时代的王者。相反,深厚的积淀反而可能会变成沉重的包袱束缚前进。
 
        所以,当各大传统车企开始纷纷投放量产纯电动汽车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特斯拉在三电技术、智能辅助驾驶、整车OTA上的领先,也意识到特斯拉的国产不是“狼来了”,而是真正的原子弹来了。相反,那些豪华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上,你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保守,因为他们还是希望消费者因为品牌去购买,而非电动化本身。
 
 
        所谓消费升级,有在原有基础上的消费升级,但更有前途的消费升级是在创造,创造之前没见过的东西,真正创造价值的正是未知型的消费。电动汽车是否能够真正取代传统汽车,取决于电动汽车做了多少传统汽车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电动汽车在传统汽车的特点上比之强了多少。而那些还在用着传统汽车的壳子造电动汽车,用传统汽车中的用户需求去考虑电动汽车,无异于是在用鸡蛋碰石头,拿自己的短板去硬碰硬。
 
        交付
 
        蔚来ES8今年万辆的交付量,不出意外应该能够完成了;另一边,威马今年万辆的任务却可能完不成了。而何小鹏与李斌的“万辆交付赌局”,似乎还在玩着文字游戏。但不管怎样,2018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们的交付元年,蔚来ES8、前途K50、威马EX5、小鹏G3……更多的普通消费者终于接触到了曾经PPT上的成果。
 
 
        很多人曾向《童济仁汽车评论》咨询,询问造车新势力的产品是否靠谱,但这个问题显然不会是判断题。比如单看蔚来ES8的硬件参数,即便与任何一台四五十万元的传统SUV相比也足够出色,但是蔚来ES8上市一年来的软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已经“多次发布”的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到如今仍然在“硬件领先”的前提下不能开通使用,选装价格倒是早早标好了。
 
        所以,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整车厂的产品究竟孰优孰劣?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传统整车厂在细节、流程、标准化、可靠性上显然更有优势,而造车新势力则在产品定位、配置布局、体验服务上更有想法,但由于是初涉领域,对于细节的关注也难免会有疏漏。比如蔚来第二款车型ES6在产品完成度与细节层面相较首款车型ES8就有所提高。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目前购买造车新势力产品的用户群大多还是属于“有钱、有好奇心”的尝鲜用户,它们真正想要走进大多数主流用户的备选单,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品牌积淀与用户疑虑打消。而且这个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造车新势力们越不利——2020年也许就是转折点。
 
        2019年,我们也许将陆续迎来零跑S01、理想智造ONE、爱驰U5、天际ME7等的交付。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只有交付才能产生现金流并拥有重资产,此时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才会有股权融资之外新的形式。让产品亮相是前奏,从生产制造到交付,也只是生存的第一步,未来两三年抢占窗口的竞争中,战略布局显然还需要继续谋划长远。即使是量产之后,营销、品牌、渠道建设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在这场持久战里,资本的信任十分关键,它们要对造车新势力们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同时,在已经把钱变成物的前提下,第二步如何将物变成钱,则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
 
        不管创始人是来源于互联网领域还是传统汽车领域,最终都要去深入了解另一个领域的规律,了解并践行的程度是决定造车新势力决定生死的重要门槛。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