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增资扩股引进162亿元资金的项目疑似“告吹”。
根据长江产权交易所的信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股份”)和母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奇瑞集团”)的增资扩股项目经延期后,报名截止日为12月20日,但截至12月21日傍晚,该两大项目尚未显示成交。
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奇瑞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找到足够的资金、合适的参与方,这个项目应该是“流拍”了。
今年9月17日,奇瑞正式公开挂牌,拟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引入外部投资者。公告信息显示,奇瑞集团和奇瑞股份拟同时引入投资,投资方以现金出资,分别认购两公司19.62亿元、10.13亿股新增股份,底价分别为83.32亿元、79.11亿元,合计162.43亿元。
此次增资出于国有资产保值的需要,另外也用于奇瑞偿还金融机构借款,以及布局现有业务、新业务。
此前,奇瑞集团的最大股东为芜湖市国资委旗下的芜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11%,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控制的芜湖瑞创占37.02%。
财务数据显示,奇瑞集团今年上半年净利润1.5亿元,奇瑞股份则亏损7.14亿元,双方的负债分别为553.49亿元、565.48亿元,负债率分别为74%、73.9%。
奇瑞的增资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尽管此前有传言称宝能、普拓资本将入股,但都没有达成最终交易。两大项目初次报名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后来在交易所的公告经过四次延期,已经达到上限,仍然没有敲定最终的投资方。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此前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暂停发放,奇瑞尚有足够的“谈判”筹码,但随着前几天《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出台,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审批重启,奇瑞再想引入高额资金就不那么容易了。
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此前工信部也发布了相关文件,明确了汽车“代工”生产的地位,业内普遍认为,从政策的方向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贬值”是大概率事件,奇瑞作为传统车企,这一块的吸引力显然打了折扣。
“最近不要说奇瑞了,其他汽车投资项目估计也难,在更多细则出来之前,行业内都在观望。”上述业内人士说道,除了国内宏观环境的变化外,中美贸易谈判情况也会对行业决策产生影响,业内总体偏谨慎。
另一方面,奇瑞此次增资的条件本身也颇为苛刻。公告显示,投资方需为单一主体,不接受联合体增资,也不接受委托方式增资,而且不能从事整车生产及制造,这就将很多潜在投资方挡在了门外。
尽管长江产权交易所工作人员未明确回复记者,有多少企业对奇瑞的增资扩股项目进行了尽调,但他并不否认,有不少企业都对这两大项目表示“感兴趣”。此次项目“流拍”,奇瑞在短期内是否放弃引资尚不能确定,不过在当前宏观及行业环境下,显然也面临不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