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直接采购的进口车,也是首台进口汽车抵达武汉

  • 浏览量:3299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8-11-29
 
        “太靓了!”11月28日下午,湖北省首批直接进口车、一辆宾利飞驰V8S轿车,从货柜缓缓开进武汉铁路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行开箱查验。
 
        武汉海关宣布称,这是武汉直接从国外采购的第一台进口车,也是进口汽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抵达武汉。这辆由长江新丝路公司和康顺集团共同进口的车辆,打通了进口车进入武汉的新通道,也是武汉为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和物流通道的重要成果。
 
 
        从此,大武汉进口汽车在家门口有了自己的专用口岸,一次直达,无需从天津、广州等地辗转多次,买进口车再也不用中转啦!
 
        宾利当起“开路车”,从欧洲坐火车来汉
 
        记者现场看到,掀开引擎盖,多名海关人员对黑色宾利轿车进行了仔细查验。
 
        据介绍,这辆宾利飞驰V8S轿车于10月27日从德国汉堡发运,搭乘编组39辆的X8044次汉欧班列,沿途经过波兰、捷克、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7个欧亚国家,行程1万余公里,于11月25日0:57,由阿拉山口入境,抵达武汉吴家山车站。
 
        为何只进口一辆宾利?长江新丝路公司相关负责人霍轩告诉记者,他们就是想先用一辆车“投石问路”,熟悉一下万里钢铁丝路上的通行规则。此前,该公司从德国采购的罗夫哈特汽车,全部通过天津港转运到汉,今后,开辟这一陆上通道后,多数进口汽车将考虑乘汉欧班列来汉。
 
 
        霍轩称,这辆宾利轿车预计售价在250万左右,较目前市面上的同款车便宜10万元左右。
 
        同批抵达的,还有一辆全新的奥迪Q8,是另外一家公司的“开路车”。
 
        “这台奥迪Q8是全国第一台,欧洲也是刚刚上市。”武汉临空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远说,中欧班列货运单运行时间是18天,正常15天可达,因阿拉山口风很大,耽误了几天。他说,这次也是探路,通过这台车走一走,看看沿途需要哪些流程,究竟能多快到达武汉,口岸通关需要哪些手续等。这辆车回来后,很快将有一趟中欧班列专列载着88台豪华车来到武汉,每个集装箱能装两辆车。此前,该公司已有150台高档车通过天津港到货,下个月就能到武汉。其中100台日产途乐,还有三菱帕杰罗,专列走通后后续会组织2019款年的路虎。据介绍,奥迪Q8价格在150万元左右,途乐肯定也会比天津的价格更便宜,比如高配铂金白色版途乐预计售价63万,比天津低1万元左右。
 
        高远给记者算了笔账,他说,综合运输成本上铁路肯定比海运要高一些,一般高出20%左右。但是,时间周转更快,一个货柜海运到天津价格是800欧元左右,德国到武汉铁路集装箱运价在2400美元左右,这样算下来,通过铁路运抵武汉的车综合运费上每辆要贵4000元左右,但对消费者而言,却可提前一个多月拿到新车。此外,对相关公司而言,铁路20天到货,其中资金的周转、占用和利息等,显然划算得多。
 
 
        据了解,去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铁路口岸为湖北省首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今年5月,武汉铁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通过验收,意味着湖北结束了进口汽车必须从外地口岸通关的历史。此前,武汉销售的进口汽车,多是通过天津港、上海港海运入境,再转运至武汉。汽车整车通过武汉铁路口岸直接进口,可以实现就近办理通关手续,减少汽车进口中间环节,及不必要的运费、转运费、滞箱费等费用,将进一步降低汽车购置和经营成本。
 
        “德国—武汉”是中欧班列重点打造的示范路线,进口整车通过此线路可缩短国际物流周期,由原来海运的50天缩短至20天左右,并且还可以减少从天津等海运口岸二次转运到武汉的时间和物流成本,直接辐射湖北乃至华中地区汽车市场,大幅降低汽车销售企业资金占用的时间和成本。
 
        汉欧班列火车出国要换轨
 
        上周,记者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宣传部联系上阿拉山口火车站,欧洲回来的部分中欧班列从这里驶入国际换轮库,进行换装作业。
 
        原来,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是1520毫米的宽轨铁路,而进入波兰、德国后,就是和中国一样的1435毫米的标准轨。两种轨道相差85毫米,差不多是一根烟的长度,但就是这点差距,让中欧班列必须换轨两次。
 
        阿拉山口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道谢说,如果新欧亚大陆桥干线能够使用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铁路,货物列车从中国到欧洲最多8天时间。
 
        记者曾到过阿拉山口,这里四季风大,视线所及的树木都弯向一个方向,树冠更是被风吹得像被人用梳子梳向了一个方向。国门处,一条铁路通往哈萨克斯坦。
 
        中欧班列进入哈萨克斯坦之前,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短暂停留。苍凉的大戈壁能一眼望向数十公里外的山,阿拉山口的铁路大货场,数十条铁轨并排着,各种货车在这里重新编组、办理通关手续。为了让通关更加便利,中哈两国分别派驻了工作人员,常年值守在对方口岸。
 
        按照惯例,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在对方的口岸站换装;从欧洲回程的中欧班列在中国境内口岸站换装。口岸站之间,标准轨和宽轨两种轨道平行,以吊装方式换装。并规定各方的检查都在1小时之内完成。
 
        新疆阿拉山口车站运转车间吊车机乘务班组工班长李刚说,在阿拉山口,中哈两国的边境火车站,都建有巨大的室内换装库,换装库里,并列铺着轨距不同的标准轨和宽轨。从欧洲回程的班列在阿拉山口换装库1号站台停稳后,巨大的龙门吊就会把集装箱从哈萨克斯坦的宽轨平板车上吊起,平行移动,稳稳的放置到中方的标准轨平板车上。在这座巨大的铁路室内换装站内,2小时就可以完成55节集装箱的换装。
 
        冬季的阿拉山口,这几天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3℃,换装站内没有暖气、两头大门全部敞开,冷风刀子一般穿过。李刚说,近几年来,阿拉山口的货物逐年增长,现在有6台大吊车,换人不换车三班倒,每天24小时不停的作业。
 
        同样的,在波兰与俄罗斯交界处的马拉舍维奇,中欧班列要进行第二次“换轨”。
 
        火车司机每天反复出国
 
        开着火车从武汉到欧洲,想想就令人激动呢?穿过高山、穿过戈壁,穿过西伯利亚,开一趟车就能一次性经过多个国家?
 
        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了解到,这种想法完全是多虑了!据了解,中欧班列是分段运输,国外段是国外的火车司机,国内段是国内的火车司机。中欧班列从德国汉堡至中国武汉,全程由6个国家的20多名火车司机接力开行,各开一段,全程一般换轨2次。
 
        在吴家山站,司机韩洋说,他在吴家山站就是将到达的或出发的中欧班列拉到货场,进行编组或卸装货,然后交给襄阳机务段的司机一直开出湖北,交给西安方面的司机继续开。
 
        阿拉山口站和多斯特克站遥遥相望,但是到了多斯特克就相当于出国。记者联系上了48岁的沈建伟,他是阿拉山口站中欧班列专职司机,他和十多名同事一起,每天就是负责驾驶中欧班列往返于阿拉山口站和多斯特克站之间,“我一个月有15天驾驶着中欧班列往返中哈两国,最多时,一天可以在阿拉山口和多斯特克间往返两趟。也就是说,一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在反复出国。”
 
        他的同事陈胜正在开着车去往多斯特克。他们的任务就是,从阿拉山口站出发,把中欧班列拉到20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车站,交给哈方司机接力前行。然后再把从欧洲返程的班列拉到阿拉山口。
 
        如果把中欧班列看作是接力跑,那么换轨、通关就是接力棒。沿线各国之间体制不统一、规则不同的通关障碍,如今已逐步实现了统一运单、多检合一等。阿拉山口宣传部道谢称,以前阿拉山口出境的车皮至少要等上3天,现在班列越来越多,保证班列的时间优势,已经越来重要。他说,“湖北的班列挺多的,到了这里40分钟之内就出国了。”
 
        冷链班列不为保冷为保温
 
        鲜为人知的是,一瓶红酒搭乘班列从法国运到武汉,并非易事。中欧班列(武汉)行程约1.1万公里,沿途并非四季如春,不仅有酷热高温天,还有西伯利亚零下40℃的极寒。为解决恒温运输难题,在班列上尝试冷链运输,购置恒温集装箱,开启了武汉和欧洲之间的冷链运输新模式。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相关人士称,首创恒温冷柜,不为冷藏反而是为了保温,只因经欧洲太冷了。中欧班列运行万余公里,途中温差极端时上下可达70摄氏度。中国发往欧洲的商品大多不怕冻,但回程的橄榄油、红酒、啤酒等,都是玻璃瓶装,这些商品经过俄罗斯境内的低温地段时,不但会凝固,而且有可能发生爆裂,这让货主很不放心。
 
        为此,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已采购多台45英尺特种冷藏集装箱。该冷藏箱是为“一带一路”量身打造的跨国际多式联运冷藏集装箱,具有柴电混合动力,配有800升容量的油箱与柴油机,可满足汉欧班列单程20天冷链运输的温控需求。随箱配备航天行云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箱体位置全球定位,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远程控制冷机的运行状态,实现冷链运输全程“可视化、可控化”。
 
        如今,潜江龙虾、宜昌柑橘这些湖北生鲜,都通过坐这种特制的冷藏集装箱,运到了欧洲人的餐桌上了。
 
        武汉交委:操心的回程路 
 
        对于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来说,一旦开行,就不能间断,若空跑一趟,会亏损数百万元。
 
        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而去,回程却空手而归,令人发愁,且直接威胁着中欧班列的生死存亡。2016年1至10月,进出阿拉山口的中欧(中亚)班列达到1185列,但是返程班累总共只有257列。
 
        武汉市交委综合运输处相关人士称,在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武汉市交委、发改委、商务局、武汉海关、武汉新港投集团等单位和部门积极努力,中欧班列(前期称汉欧班列)形成常态化运行。为了打破揽货难的困局,武汉组成中欧班列武汉国际物流商贸代表团,多次到俄罗斯、白俄罗斯、法国、捷克等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举办洽谈会、为驻外办事处揭牌等,抢占中欧商贸物流制高点。
 
        汉欧国际德国公司副总经理许静璐,还有邓欣晨等一批八零、九零后的湖北伢长期出差在海外:“每天一睁眼就去跑企业、跑港口、跑车站,只为给返程的班列再多加一箱货。”他们像推销员一样挨家挨户拜访企业。2017年2月,他们的足迹遍布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铺画了近20条境外网络线路,逐条突破,大批国外货物争相搭乘汉欧班列,到武汉进行销售或分拨。如今,中欧班列(武汉)的返程货已从“短缺”变成了“富余”,不少货物要提前预约。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利军称,汉欧班列目前在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上,开通了武汉经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凭祥、霍尔果斯等五个关口出入的线路,辐射亚欧大陆近50个国家和地区。装载的货物有整车、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飞机、机械产品、电子产品、木材、纸浆、服装、民生产品(葡萄酒、液态奶、面粉等)等。自发运以来,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汉欧班列总共发运1156列,其中,去程550列,回程606列,重箱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唯一回程货量高于去程货量的班列。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