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东风公司建设50周年。50年前,东风的创业者们点亮马灯,搭起芦席棚,筑起干打垒,一路风尘,逐梦前行;50年后,新一代东风人正满怀豪情踏上加快建设卓越东风、开启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新征程。
在这次探访活动中,时代汽车与众多媒体还聆听了老一辈东风人讲述过去的故事,观看了东风老物件。一盏马灯、一根扁担、一双草鞋,重温激情岁月,汲取前行力量。
在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44厂),东风公司特别举办了一场暖心的老物件展,把人们的目光带回到50年前。50年前,老一辈东风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怀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汽车事业的热爱,从五湖四海“聚宝”到贫瘠荒凉的武当山下,手擎马灯、人拉肩扛,开创了东风基业,这是东风成长的“延安”。
老一辈东风人还进行了精彩的老故事分享。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退休职工成时举讲述《见证》,成老是第一代东风人,他参与和见证了东风从一座芦席棚、一盏马灯发展成为世界百强企业,他向人们分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老故事。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员工谢永军讲述《卡片之上看东风》,一张张老邮票、布票、粮票、肉票,一台旧的缝纫机,一台尚能播放的9寸黑白电视,不无在叙说东风老一辈们艰苦而有激情如歌的岁月。
在东风商用车公司,媒体记者们聆听“老中青”三代东风人回忆、讲述那些他们所经历的难忘时刻。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战权理,带着同为大学同学的爱人,留下还未断奶的半岁女儿,毅然踏上了十堰这片热土。作为最早一批的东风建设者,战权理亲历了两吨半越野车生产准备和试生产的全过程。
“2月份的十堰,寒风凛冽,阁楼屋顶上的瓦片挡雨还行,但几乎起不到挡风的作用,一到夜晚,四处漏风。虽然大伙都是从北方过来的,但仍冷得瑟瑟发抖,碰上雨雪天,更是无处躲藏。有人冷得用电灯泡取暖,烤褥子,结果一不小心,烤出个大洞,差点着火”,战权理感慨道。如今,生产、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深深为东风的发展感到自豪,“谁看到现在的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都会交口称赞:宽敞、明亮、现代化!”
而1970年出生在十堰的二汽子弟尚洪曾,从小学到毕业,所读的每一所学校,都是二汽自己办的。如今他已成长为车辆工厂车架装配车间的主任,多年来,他见证了车架能力建设的无数历史节点。
从国内首创八个第一的《车架纵梁加工能力及质量改善》项目,到国内第一台投入柔性化生产的纵梁数控三面冲孔机,再到顺利投产辊压车间柔性化纵梁全工序生产阵地,“东风商用车车架纵梁生产工艺,已成为国内行业标杆”,尚洪曾自豪地说。
对于身为85后的张永星来说,从成为“王涛班”的汽车调整工那一刻起,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像全国劳模王建清师傅一样的汽车调整技术大拿。为此,他尊重制造,严谨、专注、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坚守“工匠精神”。
一代又一代东风人的努力,造出了一款又一款高品质的东风车,推动东风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