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年增量式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363万辆。然而,随着销量占比逐渐提升,突破产销关口的新能源车市场,售后服务却依然处于“元年”时代。由于相比百年发展的燃油车型,新能源车为新生事物,各车企和机构在售后领域仍处摸索期,造车新势力采用授权方式导致的维修质量层次不齐等问题的出现,也成为新能源车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来自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进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商会副会长王报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使用过程中,除技术瓶颈外,售后服务领域暴露的问题也极为集中,售后服务质量差、电池如何回收等问题给行业发展和城市治理带来很大阻碍,建议整合资源在京建立新能源汽车综合售后服务中心,并制定售后服务相关标准,破解新能源汽车推广“痛点”。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王报换 中国网记者张正朋摄
01
销量增长,后续服务需要跟上
早在2010年,国务院便将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北京市也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下,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普及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截止2018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含插电式混合动力,下同)保有量已突破12万辆;
尽管统计数据尚未披露,但此前行业预计,到2019年,北京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18万辆,位于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王报换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存量使用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维修标准不统一、质量差等已成为消费者使用中的痛点。
据市工商联调研,目前,90%的国内维修机构无法修理新能源汽车,仍然由车企主导。除北汽、上汽、广汽等国内传统头部车企密集投放新能源车型,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车企,也已闯过交付关与传统车企同台竞争。然而,相比依托4S店作为售后主力的传统车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生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在售后端也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外包”方式与售后机构展开合作,进行上门及到店维修。
但被授权售后机构维修水平层次补齐,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消费矛盾。同时,部分造车新势力推出车主购买“服务包”,车企进行上门维修,无专业维修场地也让维修质量产生不确定因素。
王报换认为,新能源汽车售后环节缺乏售后服务网络和完整服务供应链,在导致消费矛盾的同时,也将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信心。
02
电池回收“闯关”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随着首批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淘汰期,约20万吨动力电池如何回收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提出挑战。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为5-8年,受早期技术因素制约,首批投放市场的纯电动车型动力电池基本处于淘汰临界点。王报换表示,由于电池梯次利用仍处发展阶段,电池回收则受限高成本压力。
据统计,仅以拆解回收废旧动力电池中金属元素的价值估算,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2023年将达250亿元。然而,目前电池回收企业在环保、安全、自动化设备、厂房、人员等方面投入不菲。同时,由于退役动力电池供给地分散,相应回收处理费用高。
为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2019年11月7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梯次利用企业需要自建或授权回收服务网点;加强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跟踪,且回收服务网点不得擅自对其进行拆卸;设置明显提示信息和作业流程规范示意图等指导信息;回收服务网点须将电池类型、来源、数量等相关信息保留记录3年备查等。12月3日,工信部规划,未来15年我国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的回收渠道。
03
工商联建言:整合资源“破局”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遭遇售后难题背景下,王报换建议,尽快出台相关鼓励性措施,安排财政支出,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依托既有空间和资源平台,建设北京新能源汽车综合售后服务示范中心,以更好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
“该示范中心将邀请各家知名新能源车企入驻,整合资源打通不同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产品和服务壁垒,并在中心内试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探索形成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王报换说。
同时,王报换透露,示范中心还将建设成新能源汽车电池梯次利用整合平台。“化解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难题,需要有跨界眼光,从汽车行业外入手解决汽车电池利用问题。该中心可整合通信、储能、短距离电动场地车等行业和领域,推动电池梯次利用,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形成良好循环利用模式。”他说。
此外,据透露,该中心在具备“一站式”售后服务功能同时,还将成为消费者交流学习平台、教育科普基地、文化宣传阵地,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示范和引导,让消费者近距离、全方位、科学地认识新能源汽车,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