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造车势力中,表现强势的蔚来、理想、小鹏已成功赴美上市,在销量上也节节攀升,像理想ONE在10月份交付量达3692辆,再创记录,蔚来累计交付5055台,销量位居造车新势力之首,小鹏也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三千。
在有关部门发布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后,这三家车企的股价也大涨,不过最近理想汽车并不能与蔚来、小鹏共享喜悦,因为它正深陷“断轴门”危机。
9月在东莞,一位理想车主在中低速(50km/h)行驶状态中,左前轮毂不小心撞到了路边花坛,按理说,如果是一辆品质过关的车,遇到这种事故应该可以自行开到维修厂,然而这辆理想ONE直接断轴趴窝,原地等待救援。
这已经不是理想ONE第一次发生断轴事件了。据官方数据统计,到10月31日为止,今年理想汽车共发生97次碰撞,其中引起断轴的有10例,车辆脱出率高于10%,在同级车型中,属于非常规现象。
第一次断轴事件,理想汽车将其归为偶发事件,并未对外承认存在设计缺陷,也未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但内部却有展开调查,得到的结论是下摆臂球头的设计确实存在缺陷,于是从6月2日起,出厂的新车都使用了脱出率更低的下摆臂球头。
但是从6月到10月之间,又接连发生了8次断轴事故,这让理想官方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借着11月1日举办的理想OTA 2.0契机,对外承认了球销存在设计缺陷,并提出了免费升级于2020年6月1日前生产的车型。
按理说,理想汽车承认错误,也推出了解决措施,这场风波应该可以暂告一段落,为何会引起轩然大波呢?原因就在于,当有记者询问,免费给所有问题车辆进行升级,是不是意味着召回时,李想的回答:
“不是召回——影响正常行驶的才叫召回,悬架球头在发生碰撞后才脱出,所以不叫召回。”
此言一出,诸多消费者、媒体、专业都在指责理想汽车不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巧用“升级”重新定义“召回”,不符合行业和公众的认知。
事实上,理想汽车也并不是第一次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在今年5月份时,一辆理想ONE在长沙街头停车并自燃,从网上流传的图片及视频可以看出,车辆前机舱出现了明显的着火现象,但是理想汽车偏偏用“前机舱冒烟”来削弱影响,维持形象。
当时官方公告一发,也是引起群嘲。很多网友犀利留言:“你们公司重新定义了‘冒烟’这个词吗?”“起火就起火,真诚点不行吗?冒烟是怎么个冒烟法?”
可见,理想汽车以及李想本人,十分热衷于重新定义词汇这件事。
面对社会大众的质疑,理想汽车在11月6日发了一封致歉信,信中有两大看点,一是理想汽车将社会大众的不满摆到台面上来,并承认此前的做法“不正确”、“不合理”;二是理想汽车终于将解决方案定义为“召回”。
其实严格来说,无论是召回,还是升级方案,做法上都是对球销进行免费升级处理。不同之处在于,“召回”两个字眼很容易让人与品质缺陷、事态严重挂钩,将折损品牌形象,而“升级方案”的正面意义更大,能尽量缩小负面事件的影响。
理想汽车肯定是动了这方面的小心思的。但是,它似乎忘了,偷换概念的行为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尤其在安全这一不可商量的领域,直接触犯到了消费者底线。
最终的结果便是,事件越闹越大,也为品牌带来了无法掩盖的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