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Waymo CEO John Krafcik 在欧洲最大汽车展——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览会 (IAA Frankfurt)上分享了 Waymo 过去 10 年的研究历史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其中,Krafcik 讲述了一件往事,解释了谷歌为什么不遵循传统汽车厂商的路径——渐进式发展自动驾驶,而是选择一步到位,要跨越式实现自动驾驶。
这事儿得从 2009 年说起。
那一年,谷歌启动自动驾驶项目。
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当时向项目组定下了一个目标:
在旧金山周边挑选 10 条长约 160 公里的路线——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
谷歌自动驾驶项目组不负众望,在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这一挑战。
早期的成功给项目组带来信心,他们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是值得追求和投入的,于是开始寻求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方案。
谷歌内部的第一个想法,是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场景上,希望以此解放驾驶员的双手,但系统仍需驾驶员进行监督。
在内部,他们把这项技术称为「AutoPilot」。巧合的是,后来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也命名为「AutoPilot」。
于是在 2013 年,谷歌自动驾驶部门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把研发中的半自动驾驶技术「AutoPilot」下放给用于高速公路场景的通勤车上,负责接送员工。
由于那时的技术尚未经过全面验证,因此谷歌让这几名提前享受自动驾驶的员工签了「生死状」。
在享受这一技术的同时,他们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 行驶时必须全神贯注,时刻注意路况,眼睛一刻不能离开路面;
2. 手可以离开方向盘,但必须时刻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接管车辆;
3.谷歌会通过车内摄像头监控乘客的一举一动。如果不守规矩,以后这些员工将享受不到通勤车的待遇。
后来的事情,你大概能猜到一些:
这些员工刚开始规规矩矩,但到后来,他们将谷歌的规定抛之脑后。
在车上,他们用手机发信息、玩电脑、化妆甚至直接在车上呼呼大睡。
当初谷歌员工的这些行为,如今在特斯拉车主使用 AutoPilot 时也能窥见一二。
Krafcik 表示,不管不顾在车上睡觉让谷歌决定直接停掉这个项目——事实上,这个项目才运营几周而已。
还好,谷歌没彻底抛弃自动驾驶汽车,这个项目最终进化成 Waymo。
在 Krafcik 的描述里,这个短暂的实验成为 Waymo 决定抛弃半自动驾驶,主攻全自动驾驶的催化剂——这一切源于人类的不靠谱。
「幸运的是,谷歌的决绝让我们从这个难题中获得了宝贵的见解。当时我们的半自动驾驶系统相当先进,它不但用到了摄像头和雷达,还配备了昂贵的激光雷达与性能强悍的车载计算机。
事实上,它先进到让人类驾驶员『放弃了抵抗』,而且这个转变有些过于迅速。在这里,我们彻底看清了驾驶员辅助技术的一大问题,即你做得越好,人类就越容易过度信任这项技术。」
Krafcik 在法兰克福的演讲中回忆道,「所以 2013 年我们彻底回心转意,坚定了解决道路安全没有折中方案的信念,谷歌要彻底将人类这个元素剔除出驾驶的生态闭环。」
后来,谷歌走上全自动驾驶之路,未来车上的人不需要驾照,也不需要驾驶员监控。
也就是说,Waymo 承认一个基本事实,即类似特斯拉 AutoPilot 的 Level 2 系统只有两个走向:
产品体验差,用户根本不想用;
效果不错,但用户过度信任。
这是人的本性,我们无法绕开。
事实上,Waymo 这段故事好像是在告诫特斯拉:也许其中暗藏了类似的陷阱。
有业内人士评价:
特斯拉在销售 AutoPilot 的同时,依然对外强调:这套硬件完全能胜任全自动驾驶。
至于驾驶员是否会在车里「作死」,好像并不是特斯拉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