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56.4万台,同比下降9.9%

  • 浏览量:166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9-09
 
        1、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56.4万台,同比下降9.9%,环比增长5.4%。今年1-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下降8.9%,8月零售同比增速稍低于年累计增速。
 
 
        8月的零售环比增长5.4%是历年最低的,进一步验证了二季度国五清库期造成的透支效应。8月份是近几年乘用车年度销量翘尾的爬坡期,外部环境下行压力加大,多数汽车主机厂集中休假,造成今年8月出现环比新低。同时受高温天气和极端天气(利奇玛)等多因素影响,消费者购车热情不高。部分地区房价尤其是低线城市仍在上涨,居民对购车消费意愿持续走低。
 
        8月SUV市场零售同比下滑1.8%,好于年度零售下降6.6%较多;8月轿车零售仍同比下降14.9%,相对19年累计降幅9.2%较差,原因是新车切换等因素的A级及以下轿车下滑较大。
 
        8月消费升级和入门级消费乏力仍较明显,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去年8月增速12.4%,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10.5%,自主品牌同比下降14%。8月车系零售走势分化,部分车型提早切换国六车型,终端价格相对平稳,库存保障较好,市场零售环比表现也较强。
 
 
        8月厂家批发销量162.2万台,同比下降7.9%,环比增长6.3%,批发提升不强。8月渠道库存上升0.9万台,改变了去年8月渠道库存下降的特征。8月零售偏弱体现市场恢复走势节点延后,经销商谨慎提车,对金九银十持观望态度,也借此时机,缓解二季度高库存带来的资金压力,改善经营健康度。
 
        车企分化走势加剧,SUV增长红利不复存在,新能源市场高增长也逐步降温,合资向下布局入门级市场,存量竞争白热化,自主品牌份额逐渐被挤压,多数企业体量持续低于盈亏平衡点,企业摆脱亏损局面是自主品牌当期面临的一大挑战;而产品技术升级、消费多元化、消费升级趋势给自主品牌提出更大挑战。
 
 
        8月乘用车生产164.1万台,同比18年8月下降2.1%,环比7月增9.1%,厂家库存较7月增长1.8万台。由于部分企业国六车型的逐步到位,近几个月的生产恢复速度更快一些。
 
        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7.1万台,同比下降15.5%,环比7月增长6%。8月纯电动乘用车批发增速同比增长0%,环比增17%;宝骏A00级发展成为亮点。8月插混车型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17%。由于插混市场结构变化,插混下滑幅度超预期较多。
 
        19年1-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71.4万台,同比增速41.7%。由于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产销各环节很难快速应对这样的成本变化。
 
 
        2、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今年9月有20个工作日,相对去年持平,今年中秋在月初的行业影响不大。9月产销回升潜力较大,9月零售有望接近持平,批发有望回归正增长。
 
        随着8月下旬终端零售的逐步恢复,加上9月开学季、中秋小长假、70周年国庆等事件到来,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热情,金九银十季节效应依然可期。成都车展今年搬到新馆之后,车展集客效果有待观望,更多需要依靠通过厂家经销商店的地方联展带动新车消费。
 
        随着成都车展的开幕,各品牌主推各类国六新品,9月推出的新车型的市场成功概率较高,车市的新品增量效果相对较强,产品供给侧对销量将发挥积极作用。各区域主要城市也开始布局各类大小车展,为金九银十造势,有利于通过刺激消费端,带动产销的进一步增长。
 
        新能源产品方面,随着老款新能源车清库退出市场,新出的电动车性能普遍得到增强,插混的性价比大幅提升,预计新能源车经过短期下滑后会逐渐恢复增长。
 
 
        3、汽车和汽油消费是扩消费重点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 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消费。
 
        汽车产业的社会贡献巨大,此次政策明确汽车是稳消费的重点,加大汽车消费是稳定消费的重要支撑。政策明确逐步取消限购促消费,促进成品油消费,加大县乡市场的加油站建设,这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对促进车市发展意义很大。鼓励新能源车态度鲜明,因此,汽车消费拖后腿问题将有所改善。
        
        随着创新发展汽车流通、推动汽车消费升级、促进扩大汽车消费的意义重要,未来各地政府必然会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认真组织实施鼓励政策,破除抑制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这对未来的汽车消费会有很好的促进。
 
 
        4、以纯电动为核心兼容插混等线路是新能源车坚定方向
 
        近期随着传统车销售低迷,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导致销量暂时回落,车市增长点受挫,造成很多人对车市发展的潜力存在担忧。
 
        行业核心观点认为: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无论从汽车保有量水平或者三线以下城市消费增量空间等看,我国乘用车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前景。国家也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办法释放汽车活力,促进汽车普及、升级和多元化消费。
 
 
        从行业角度看,国家加大力度推动蓝天保卫战,新能源产品对传统燃油市场的置换和替代趋势必然会继续向前,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改善生态环境,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导向,兼容多种技术路线的发展。针对新能源车技术线路,国家继续支持纯电动为核心的观点不动摇,新能源车拉动制造业产业链升级效果日益凸显。虽然氢燃料的用电保障有独特优势,但燃料电池汽车仍处发展初期,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 
 
        总体看,新能源车发展是中国汽车转型突破的核心方向,要以纯电动为核心,兼容多种技术路线的发展。
 
 
        5、插混产品的竞争将逐步充分
 
        2019年的出租网约车市场进一步向纯电动集中,插混在出租网约市场从18年初的20%下降到5%,这导致插混市场的需求转向私人市场为主,自主插混的市场优势弱化。
 
        近期更多国际品牌车企的插混A级车上市,这是很好的产品推进,形成更为充分的竞争。在大众强势发展插混的情况下,加之日韩两个国家的插混车型在中国上市,国际车企插混车型逐步进入比拼销量的竞争阶段,这会导致插混的产品性价比大幅提升,消费认可度大幅提升,并迫使其他外资车企更被动的面对新能源的压力。
 
 
        目前世界电池领域产业领先的是中日韩三国,有利于插混和纯电动的发展。未来中国插混市场极其巨大,各大品牌通过产业链的降成本,插混价格应该会缩小与燃油版差距,推动插混车型的销量大幅提升。
 
        随着国际车企的插混车型规模化产销,插混产品的保有量和认可度同步提升,国产车型的插混产业链也将进一步完善,这对自主品牌发展插混将很好的丰富配套资源,有利于未来自主在私人市场的插混产品逐步恢复优势。
 
 
        6、购车群体的购买力分化加重自主压力
        
        目前车市出现结构性增长特征,高端豪华车表现较好。合资品牌走势分化,自主品牌全面面临压力。这种走势分化不仅是车企的产品策略成功,而是社会需求的差异化特征。
 
        豪华车消费群体的购买力较强,个体私营高端群体消费能力仍是很强。而跨越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是专业人士和事业单位员工,购房较早且公积金充足,扣除房贷后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因此他们的换车需求稳定,这推动高端合资品牌表现较强,日系和德系的需求很好。
 
        豪华车目前成交价格下探将购买合资B级车用户直接吸引至豪华车入门车型。且目前投资在资本市场预期回报在低位运行,不如用在升级消费享受上。部分车主的低龄化一定程度上是承载了上代人的财富和社会资源。
 
        随着环保治理和民营私营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员工收入和隐性失业风险较大。加之高房价的购房还贷款挤压,入门级消费风险较大。这对经济型车型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车销售带来较大的压力。
 
        未来车市回暖的核心指标应该是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改善,同时提升在入门级消费群体中较合资品牌的竞争力,促进入门级消费群体购车增长。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