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卡市场走访记:门市冷落无车可卖,期盼国六前路未卜

  • 浏览量:1720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8-05
 
        近年来,在环保高压态势下,北京针对柴油车治理频下猛药,尤其是重型货车,成为重点防治对象。然而,频繁的排放标准切换和政策管控,导致北京重卡市场动荡不安。
 
 
        6月28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北京市提前实施国六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其中明确指出,自2019年7月1日起,重型燃气车以及公交和环卫重型柴油车执行国六b排放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轻型汽油车和重型柴油车执行国六b排放标准。
 
        《通告》的发布,使北京重卡市场再起波澜,“无车可卖”、“市场萧条”之声不绝于耳。那么,如今的北京重卡市场情况到底如何?为此,《中国汽车报》记者走访了各大商用车交易市场,试图还原排放升级下的北京重卡市场原貌。
 
        门前冷落鞍马稀
 
        惟有端坐玩手机
 
        7月的北京,燥热难耐,太阳底下稍微走动,便是满身大汗。与炎热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五连环商用车城却是一片冷清。
 
 
        走进商用车城,给记者第一感觉就是萧条和落寞。卡车卖场面积很大,展车也很多,但门店却是冷冷清清,看不到买家,只有几只麻雀在新车旁“驻足”。各门店的销售人员闲来无事,有的聚在一起,侃大山、聊家常;有的玩着手机,沉浸在游戏里聊以度日;有的干脆锁上大门,只在窗户旁留下联系方式;还有几家店铺大门紧闭,不知经销商是打算稍作调整还是另谋出路。种种景象,无不体现出这座商用车城的寥落。
 
        “生意难做呀,不像前几年,卖车根本不是难事。那时,整个商用车城几乎都是重卡经销商,展车也大多是重型货车。可你看看现在,重卡经销商走了大半,展车也是轻中卡居多,往日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五连环商用车城负责人感叹道。
 
        记者曾多次走访五连环商用车城,目睹过交易市场内红火的场景,买车的客户熙熙攘攘、一波接着一波,记者每次想要采访销售人员,都会因为顾客太多而插不上话。而这一次,热闹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我们已经半年没有卖车了,现在北京实施的是‘京五’二阶段排放标准,我们没有合规车型,所以只能在店里喝喝茶打打牌,干耗着。”北京中利联合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强(化名)无奈地表示,像这样无事可做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何时熬到头尚不得知。
 
        “‘京五’二阶段实施之后,我们也深陷无车可卖的困境。”北京弘达纪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东介绍说,“厂家出于成本投入、市场容量等方面的考虑,并没有为北京市场量身定制‘京五’二阶段产品。上半年,我们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但5月之后,库存车已基本售罄,后续只能被动等待厂家的回应,我们也无能为力。”
 
        “去年‘京五’二阶段实施之前,我们储备了一部分库存。虽然心里稍微有点底,但车肯定有卖完的时候,未来该何去何从,真的不得而知。”北京某品牌经销商钱亮表示。
 
        记者走访多家重卡4S店发现,截至目前,经销商所余库存车已基本出售殆尽,符合“京五”二阶段排放标准的重卡少之又少,国六车型也尚未就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面临无车可卖的窘境。
 
        申报耗时长、投入大
 
        多数车企放弃北京重卡市场
 
        北京经销商所说的“京五”二阶段,指的是北京市制定的地方排放标准。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关于实施重型汽车地方排放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自2017年12月20日起,北京对重型汽车实施《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OBD法第Ⅳ、Ⅴ阶段)》(DB 11/1475—2017)(以下简称《OBD测量方法》)和《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第Ⅳ、Ⅴ阶段)》(DB 11/965—2017)(以下简称《车载测量方法》)两项地方标准。
 
        《通知》还指出,自2018年9月1日起,在北京市销售和登记注册的重型汽车应符合《OBD测量方法》和《车载测量方法》两项标准要求。同时提出,对于提前申报符合第六阶段排放标准的重型汽车,也应参考两项地方标准。这就是“京五”二阶段排放标准的由来。
 
        “正是该标准的实施,让我们犯了难。”北京众义远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顾问吕明忠(化名)向记者诉苦道,“排放升级步伐加快,已经让我们焦头烂额。地方标准的接踵而至,给我们造成了更大的冲击。由于没有符合标准的车型,经销商不得不提前备货、上牌,保留一部分库存。可现在库存车几乎全部消化完,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反正每次排放升级,受伤害的总是我们。”
 
        为何北京重卡市场鲜有符合“京五”二阶段排放标准的车型?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大致了解到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车辆上公告耗时长。重卡车型进入北京市场,必须在取得工信部公告、环保部公告之后,再完成相关测试,才能申报北京环保目录。而车辆要完成这一系列测试,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不少重卡企业不愿意为北京这个特殊市场投入太多精力。
 
        二是车企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这里所说的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对新产品的申报成本。”北京万荣新时代汽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史斌介绍说,产品申报成本主要包含产品标定费用、排放试验费用、耐久性试验费用等。保守测算,一款卡车产品完成申报工作至少要花费十几万元。而重卡车型较多,如果全部申报,可能要花费上千万元。对于企业而言,主要考虑的是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客观来说,北京重卡市场体量相对较小,投入巨额资金,在短期内很难得到相应回报。
 
        三是自从重型车国六标准发布以来,企业已在国六车辆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对于车企来说,如果想要针对国家、地方两套标准进行车辆研发,所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尽管排放控制是优先选项,但车企必须要考虑成本因素。当付出的成本超出了车企的承受范围,那也只能放弃这个市场了。”史斌表示。
 
        无车可卖延续多时
 
        期盼国六重卡早日上市
 
        北京重卡市场无车可卖的“魔咒”如何破解?在经销商看来,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或是一剂良药。
 
        “现在我们的出路就是等待明年国六产品上市,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推介。”北京某重卡品牌代理商王守城向记者表示,在“京五”二阶段放弃北京市场,对重卡企业来说是一种止损的选择,可对经销商而言,却是沉重的打击,目前来看,国六产品是经销商惟一的救命稻草。
 
        “在无车可卖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些修理、维保的活儿,顺带接一些保险业务。未来我们只能寄希望国六实施后,能释放一部分需求,也希望国六产品能早点到店,缓解无车可卖的危机。”张东表示。
 
        如此看来,北京重卡经销商想要逆势突围,就必须在国六阶段奋力一搏。那么问题来了,明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后,符合标准的车辆能否按时就位?
 
        乐观派
 
        张东对此持乐观态度。“我所代理的品牌,已经开始销售国六燃气重卡,标准实施与车辆供应衔接的很好,相信明年初国六柴油车也会如期而至。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预售国六重卡,只要公告信息录入北京市车检管理部门的系统,就可以顺利上牌。”张东介绍说,现在国六重卡的预售效果非常好,已经卖出了100多辆。
 
        “国六重卡按时到位,应该不是问题。”刘强表示,车企对每个市场都有精准的把控,之前放弃北京市场,是因为“小环保”的掣肘。而国六排放标准的要求是全国统一的,在各个地区都没有特例,只是实施时间有所不同,相信车企早有准备和预案,能够克服这些困难,按时将国六产品交到经销商手中。
 
 
        悲观派
 
        钱亮则是悲观派的代表。“国六重卡按时交付?我感觉够呛。”他指出,现在即便各大车企在技术上能够满足要求,但前期试验标定、上公告、排产都需要时间。保守估计,国六重卡在北京实现销售要等到第二季度。
 
        “前些日子,我们去整车企业开会,他们给出的信息是国六车型已经研制完成,但具体何时批量投产,还没有最终确定。”王守城坦言,国六标准能否顺利切换,在他心里还是个问号,“国五升级国六,技术难度呈几何级增加,如今产品虽然已研制完成,但可靠性是否过关?能否大规模投产?配套产品能否供应得上?还不好说。产品何时到北京,也是未知数。”
 
        “现在大部分经销商都陷入了迷茫,如果明年年初车企无法供应国六车辆,我们真的无法做出应对,到那时,只能关门了事。”史斌郁闷地说。
 
        置换老旧车辆致需求透支
 
        北京重卡市场前路未卜
 
        留给北京重卡经销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依靠排放标准切换,他们能否转危为安?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即便国六产品按时就位,2020年北京重卡市场也不容乐观。
 
        近年来,北京紧紧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清退制造企业2600多家,疏解各类市场700多个。各类批发市场和制造企业的迁出,为首都发展腾出了资源和空间,但也造成北京物流总需求量的下降。
 
        “截至目前,北京已完成五环内物流园区、运输场站、批发市场以及工业污染企业的疏解,比如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木樨园客运站、钢材市场等已基本外迁,这对重卡市场的影响非常大。货运量减少,车辆需求自然也相应降低。”刘强无奈地说。
 
        “除疏解非首都功能导致重卡需求下降之外,去年更新淘汰国三车也透支了一部分市场需求。”史斌介绍说,2017年9月20日,北京印发的《北京市促进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运车淘汰方案》提出,采用分阶段补贴模式:第一阶段为2017年9月2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在此期间报废或转出的重型载货、重型牵引柴油车最高可享10万元补贴。
 
        “在此利好政策的推动下,用户纷纷更新车辆,粗略统计,去年在补贴时段内,至少更新了5万~6万辆重卡,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年的需求。除此之外,2018年,北京限制国三重卡上路运营,促使很多重卡用户提前更换国五车型,当时北京重卡市场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现象。”史斌指出。
 
        “去年透支需求的副作用,在今年已开始显现。过完春节后,本应是销售旺季,但今年旺季不旺,感觉像是在放高温假。下半年,受排放标准切换的影响,市场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复苏。到了2020年,北京重卡市场也没有太多利好因素,更是不容乐观。”虽然重卡市场在走下坡路,但刘强还是想坚守下去。“重卡行业虽不好做,但还是想咬牙坚持。我在重卡市场混迹多年,熟悉这个行业的人和事,改行谈何容易,还是希望未来重卡市场能好起来。”他说。
 
        记者观察
 
 
        排放标准制定应全国一盘棋
 
        北京重卡市场的萧条,虽与行业大环境相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受地方排放标准和政策的影响。
 
        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当下,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无可厚非,但是否有必要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值得商榷。
 
        事实上,一些城市希望汽车更节能、更环保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冒进、脱离实际,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比如,推行地方排放标准或引发车市“蝴蝶效应”。如果多数城市都来“跟风”,推出各种形式的地方排放标准,那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用不切实际的环保速度来画饼充饥,会让车企、经销商和用户陷入困境。
 
        此外,地方排放标准的制定,对车辆生产企业、经销商和用户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不仅打乱了车企的研发节奏和发展规划,还会导致经销商无车可卖、用户迷茫焦虑。京五标准、深圳要求重卡加装DPF的规定导致市场恐慌,就是前车之鉴。
 
        再则,在排放标准上“搞特殊”,美其名曰是为了大气污染的治理,为了人民的健康生活,但不排除地方政府想利用排放升级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让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市场,从而让本地车企形成垄断,这有悖于市场自由竞争的发展规律。
 
        排放升级大势不可逆,但方法要立足于现实,而且要全国一盘棋,“搞特立独行”,反而会引起市场震荡,有碍中国汽车排放水平的有序进步。
 
        重卡行业需要统一的环保标准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应看到,标准统一并不代表车企就可以高枕无忧,要达到相关要求,让卡车成为更清洁环保的产品,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