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这句古语很好地形容了长安汽车目前的处境。
众所周知,今年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至今大部分车企仍处于年度负增长的状态,而长安汽车可以说一枝独秀,却能够实现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以上。据乘联会数据,长安汽车在今年1-9月份的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67851辆,同比增长19.2%;而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641852辆,同比增长20.5%。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如此高速增长,当然在长安CS75 PLUS以及长安UNIT等热销车型着实功不可没。
就在长安CS75 PLUS风头正劲之时。在懂车帝旗下的《懂车大爆炸》节目中,长安CS75 PLUS在拆车试验中,被曝光后防撞梁的厚度仅有1.05mm,甚至一般人只要手部稍稍使劲,就可以变形。
一时间令广大车友大哗,纷纷表示本来想买长安CS75 PLUS,现在不想买了。也有网友表示,日系车都是采用塑料保险杠,也没见有人抵制,对国产的长安CS75 PLUS要求也别太高。一时间争论四起。今天时代汽车网小编为大家解读一下为何这一事件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保险杠与防撞梁是两个概念
首先,时代汽车网小编在此要说,车辆的保险杠与防撞梁属于两个概念。
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
一般汽车基本上都有保险杠,分布在前后方前段,多是由塑料、树脂等弹性较高的材料制成,原厂件一般里面都含有蚕丝等,增加弹性。保险杠主要用来减缓轻微碰撞对汽车的冲击,也可以减少轻度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塑料的保险杠质地柔软有利于对行人提供保护。同时,也减少车辆的维修成本。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来说,不止日系车,大部分的乘用车都是采用的塑料保险杠。
而防撞梁一般隐藏在保险杠里面以及车门内部,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弹性材料已经不能缓冲能量时,真正起到保护车内乘员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防撞梁不是每辆车都有的,它多是金属材质,比如铝合金、钢管或者铁质品之类,高档车一般是铝合金的,也有部分车是很硬的塑料制品。
简单来说,防撞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大的冲击,而保险杠用来装饰,顺带减缓轻微小型事故。
防撞梁存在的意义
前后防撞梁的意义就是车辆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在车辆被动安全方面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点受力即全身受力。说白了就是汽车车体的某一个位置受到了撞击,如果仅仅让这一部位去承受力的话,那么达到的保护效果会很差。如果在某一点受到力的时候(也就是受到碰撞时),能够让整个骨架结构去承受力,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个点所受到的力的强度,特别是前后防撞钢梁在这里就起到很明显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在高速偏置碰撞中,防撞梁可以有效的将撞击力从车身左侧(或右侧)传递到右侧(或左侧),尽可能让整个车体去吸收碰撞能量。在发生低速碰撞时(一般为15km/h以下),防撞梁可以避免撞击力对车身前后纵梁的损害,降低维修成本。
总之,防撞梁的作用主要用于中低速碰撞时减少维修成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为什么有一些车没有防撞梁呢?
首先,目前我国的有关汽车方面法律法规和标准方面,并没有涉及后防撞梁;同时,在一些汽车安全碰撞试验中,同样没有追尾这一项;其次,汽车生产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取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配置或者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的配置。但是对于后防撞梁,这个和行车安全息息相关的安全配置而言,被减配真的是一个考验企业良心的问题;还有一些车主对此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同样导致车企明目张胆减配的重要原因。
同时,在如今汽车制造的过程中,高强度钢的使用比例越来越大,部分车型的整体强度在没有后防撞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超过一些配备了后防撞梁,但是高强度钢使用比例偏低的车型。同时,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虽然取消了防撞梁,但是会在车架的前围、后围进行构造强化,当然这个是考验其良心的时候。
一些人士认为,看一款车到底安不安全,应该全面了解这款车的车体结构和主动安全系统。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现有的汽车结构之下,防撞梁就像汽车的轮胎一样必须有,任何的取消、缩水或者简配只能说明厂家对消费者是不负责任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既没有国家强制的汽车安全标准,又没有有公信力的后防撞测试。如此困境下,大家一致认为有高强度的后防撞梁,才是安全的,是必然的选择。
时代汽车网小结:
说到现在,我们还是回到长安CS75 PLUS“后防撞梁门”事件,如果长安汽车对这款车型的整体防护强度非常自信的话,完全可以取消后防撞梁这一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但长安汽车又为这款车型配置了后防撞梁,表明其对车身的强度并不自信。可是后防撞梁又薄如纸片,着实令消费者心有不安。广大消费者希望购买支持国货,但是安全却有问题,买了闹心。时代汽车网希望长安汽车,以及所有汽车品牌,不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能够生产出让广大消费者放心购买的产品,这才是最大的“宠粉”。而目前长安汽车至今未对这一事件有任何回复,也是对消费者的极大傲慢,等到市场反馈之后才有反应时,已经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