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息的洪流已远远超出人类所能接受与处理的能力时,人们会如何快速建立对一个事物的认知?这种认知模式,又会如何影响用户的购车选择?
两周前,公司旗下《这车值么》团队针对WEY VV7,领克01,名爵HS和传祺GS8这四台中国制造最好的SUV车型进行了一次横向比较,我们用了一些有趣的测试方式,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有些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
全程参与测试后,我们也想和大家聊聊这次四款车型的比较。为何这样的结果,会是出乎意料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对于产品的认知?
有些结果,大跌眼镜!
并不慢的VV7
在百米加速(不是0-100km/h的加速测试,而是0-100米的“红灯起步”加速测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初段加速感受更有参考价值)的测试中,经过反复验证,我们发现被许多用户诟病“最重”的WEY VV7,在地板油的条件下最先冲线。而在我们事先的预想中,领克01应该比它更快。
“重”影响加速表现,从物理学的角度而言天经地义。但VV7的2.0T发动机从数据上,依然在这四台车中处于优势地位,而这,却似乎是许多用户会选择性忽视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变速箱逻辑的细节上,VV7较另外两款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也有一定区别,领克01和HS在变速箱策略方面更偏保守,这导致了在头段加速上的一部分劣势,甚至和百公里加速成绩会有所出入。不评论两者之间的优劣,但是这样的细节,对于已经“标签化产品”的用户而言,是不是又有所忽略呢?
并不耗油的四驱
取得另一项油耗测试冠军的,依然有些意外——四驱版领克01成为了最终的冠军。
在大部分用户印象中,四驱车型的油耗更高是符合常理认知的,但是领克01的适时四驱系统可以在日常行驶时有效切断后桥动力,加上沃尔沃相对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四驱车型的油耗,同样也可以控制在令人惊喜的水平。
此外,第二名的名爵HS也是一台四驱车型,而一直被诟病油耗问题的WEY VV7,也取得了7.5L/100km这一完全正常的油耗数字。可见这一环节对我们之前的认知,是有较大不同的。
隔音效果最好的HS
在四台车中,名爵HS给用户留下的印象是年轻化、有活力,甚至带一点“躁动”,因此很难联想到隔音层面,名爵HS也能有出色的表现。
然而实际测试下来,在Mustang的油门轰鸣声中,名爵HS实现了最理想的隔音效果。相反,用户一致反映隔音表现较好的WEY VV7,在这一环节中,反而表现一般。这也与我们的预想有所出入!
谁在束缚我们的认知?
作为专业的汽车媒体,我们都无法准确预知这样一次四车横评最终的结论,这其实充分说明,想要在没有实测真相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客观评价一款产品,本身是一件颇具难度的事。
而当我们将这些结果呈现在各大网站时,网友却纷纷自信地对评测结论提出质疑,并相信自己的预判更有准确性。
这种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代表性的高赞网友回复
一切都要源于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认知模式的连锁反应。
2001年,美国法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即人们只愿意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摄取符合自己预期的内容,于是固有的观点被不断强化,最终“作茧自缚”。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继续深入,产生内容的深度定制化,便进一步加深了关于“信息茧房”,乃至社会撕裂的忧虑。你会看到大至美国总统竞选,小至豆浆该是甜还是咸,都会在网上形成了观点鲜明的对立。
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茧房”的建立,离不开“标签化”策略——用户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了解一款产品,而是希望通过个别标签,快速建立起对一款产品的预判。
但这种预判,放在汽车产品营销过程中,会变得很可怕。
例如,一些常见的标签:三缸机=抖;双离合=抖;涡轮=容易坏;扭力梁=操控性差……这些标签的来源,有些来自官方或半官方的宣传,而随着传播渠道越来越平等,许多民间的标签,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某一款、某一品牌或是某一类产品的口碑。
如何看待“标签化”这个问题?
是否应该为此抵制“标签化”呢?
“标签化”诞生背后的信息爆炸,依然值得感谢。试想,如果没有海量的网络信息,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能接触到的产品或许只有身边朋友所购买的车型。如果这四台车型放在十年前,而你又不是一个汽车杂志或刚起步的汽车垂直网站拥趸,那么,你甚至很难把它们的名字叫全。现在,大部分用户则对这四款车或多或少有所耳闻,甚至能品评几句。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汽车杂志的衰落,恰恰由于信息的爆炸增长
在这样背景下诞生的一些“标签”,从原理的角度来看并非无中生有,甚至起到了对汽车知识一定的普及作用。通俗地说,是用户变得不好“糊弄”了。于是你会看到高尔夫从中期改款开始,部分配备了独立悬架,国产的自主品牌越来越重视三大件的品质。这些都离不开“标签化”的功劳。
但具体落实到产品层面,标签化或许也会带来这些风险:
某些标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本田1.5T发动机在北方地区增机油现象严重,但是广东地区影响较为轻微。因此“增机油”是否应该成为购车的顾虑?局限来自于区域差异带来的认知差异。
某些标签掩盖了行业的平均水平,例如:WEY VV7的隔音降噪确实值得肯定,只是随着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WEY VV7的真实NVH实力,在当前不算特别突出的水准,一味强调WEY的隔音,或许对行业有失公平。类似地,丰田的产品往往给用户留下省油的印象,但是目前大众高效的动力总成,甚至部分韩系车产品,也完全可以达到相似的节油效果,但这些往往也被选择性地忽视。
某些标签夸大了产品之间的差距,例如:ATS-L以直线加速性能著称,被用户冠以“大后超”名号,但实际驾驶中,ATS-L与同级别其他车型所展现出的动力性能差距,也许受驾驶习惯的影响会大于动力总成本身。毕竟只是2.0T而已,不是想象中V8双涡轮。
因此,更客观地看待“标签化”现象,其实需要车市每个参与者的努力:
对于用户而言,完全可以因为正面标签形成对一款产品初步的喜好,但是对待负面的标签,或许要更加谨慎地加以甄别。在真正做出购车抉择时,其实预算范围决定了潜在的选项并不会太多,不妨不要急于把有“负面标签”的产品直接排除在外,而是仔细去研究每一款产品的差异,甚至重点体会那些“负面标签”,是否真的超出你的接受范畴。正面“感性”+负面“理性”,才能不错过任何一台真正符合用户诉求的好车。
对于车企而言,产品本身的品质实力依旧是一切的基础,一塌糊涂的产品所带来的“负面标签”,即使用户足够理性,也无法洗去。而在产品过关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标签优势”,不妨通过营销形式的创新,主动拉近与用户的距离,鼓励更多的到店、到现场的体验环节发生。
于是,自主品牌可以告诉用户:我们的内饰确实可以做到很高档。合资品牌也可以告诉用户:其实我们的维修保养价格也很低……只有使用户亲眼所见,才能打消由其他信息渠道所产生的疑虑。
最后,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客观呈现真实内容,而非刻意放大细微的产品差异,不乱贴标签,也是作为媒体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以某知名拆解类节目为例,虽然在眼球经济时代,类似激烈的观点能带来流量效应,但是毫无事实依据,或过度放大事实地带节奏,终将会在大浪淘沙中被取代。
“标签化”不可怕,但只看标签做判断,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