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一年里,北汽新能源显得有些落寞,已经连续数月销量暴跌。如今又被曝出裁员。
日前,据媒体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北汽新能源内部人士表示,在传统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北汽新能源正计划启动一轮裁员,比例达到了20%。
据透露,目前北汽新能源不少员工都开始对外投递简历,找寻新的下家,甚至部分高管也未能幸免。多位内部人士证实,一位在北汽新能源负责研发工作的高管,也在被列入裁减名单之中。
据悉,北汽新能源部分部门,已经明确下发了“裁员名单”,公司的离职人数也在肉眼可见地增多。此外,还有部分内部员工表达了对薪酬福利的不满,“工资已长期没有调整,甚至绩效也难以按时发放。”
“这个年,挺难过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表示,“北京的车企,除去北汽体系内,也没有几家,很难找到特别合适和对口的工作。”该员工表示,自己已经有了转行的打算。一度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领头羊”的北汽新能源,为何迅速跌落到裁员的地步?上述内部人士表示,主要是还是“近两年的效益太差”。
北汽新能源动荡不安的背后,是销量暴跌。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2020年,作为曾经连续7年获得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北汽新能源,却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数据显示,2020年北汽新能源销量为25914辆,同比下滑82.79%,几乎达到“脚踝斩”,甚至还不如2019年1月一个单月的销量多。此外,其全年的产量更是仅为13224辆,远低于销量。“目前就是在清库存。”上述内部人士强调。
其中12月作为传统年底促销月份,北汽新能源非但没有销量增长,反而下滑更为严重,达到了97.17%。这也是北汽新能源2020年内最大的一次跌幅,
目前,北汽蓝谷尚未公布2020年全年的财务数据,仅从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仅为39.22亿元,同比跌幅高达78.16%;净亏损约28.84亿元,亏损面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与此同时,除ARCFOX(极狐品牌)2020年推出了αT一款新车外,BJEV(北汽新能源旗下品牌)并未推出任何新产品。“目前内部还在推进的项目不多,很多岗位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事情做,裁员也是合乎逻辑的。”
行业人士分析,北汽新能源销量的下滑,与传统强项B端(租赁公司、驾校等)市场销售遇冷存在直接关系。
同时C端(私人购买)市场迟迟没有打开局面,未来可预期范围内,市场销售情况不会有太显著的提升。
未来可预期范围内,市场销售情况不会有太显著的提升。“销量暴跌、利润骤降,而固定运营成本几乎是不变的,这种情况下,裁员可能是不得不采取的选择。”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
北汽新能源尝试了推出高端品牌ARCFOX极狐,作为2020年为数不多的亮点,ARCFOX αT承载了北汽新能源乃至北汽集团高层的期望。“我们对新车还是很有信心的,αT采用的都是国际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制造方面更是和‘代工皇帝’麦格纳联手,还率先和华为在智能化领域展开合作。”不过,αT上市后持续低迷的市场表现,显然挫伤了团队的士气。公开数据显示,αT自10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仅为709辆。
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处于白热化阶段,ARCFOX αT极狐面临的对手有很多,比如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理想ONE、小鹏P7、埃安LX等等。
未来还将有东风岚图、上汽智己汽车加入其中,ARCFOX αT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目前,ARCFOX品牌还有一款新车αS,目前刚刚完成了公开亮相,距离上市还有一段时间,αS基本可以视为αT的轿车版本,也是ARCFOX品牌的首款轿车产品。“如果这款新车还不能打开局面,那么可能ARCFOX品牌也比较危险了。”
1月18日,北汽蓝谷55亿元定增获批,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投向ARCFOX极狐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有可能是为了稳定品牌的正常运营。根据此前公开的计划,在2021年,ARCFOX极狐将在全国开60家店,次年将开150家店。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北汽新能源刚刚经历重大人事变动。
1月25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姜德义先生递交的《辞职函》。辞职后,姜德义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与此同时,现任北汽蓝谷董事、经理刘宇将接替姜德义,担任公司九届董事会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
事实上,姜德义是在去年9月接任北汽蓝谷董事长,仅仅4个月后就闪电离职。
领导人决定整个企业的战略走向。然而,在北汽蓝谷上市两年多的时间里,除北汽集团董事长兼任北汽蓝谷董事长一职外,实际参与公司执行的总经理一职,已经变更三次。资料显示,2019年2月1日,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离职,马仿列出任北汽新能源蓝谷董事、总经理。2020年7月24日,原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入主北汽新能源,任总经理。而这次的人事架构调整,势必也会对公司战略走向有所影响。
对于新上任的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而言,能否挽救北汽新能源于水火之中,还有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