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是否拥有优势

  • 浏览量:2478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1-31
 
        你我都知道,中国的汽车产业开始变了。2019年我们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展望和推断,这之中根本避不开的,其实是身处中国汽车市场中每一位参与者要面对的淘汰加速。淘汰,源于中国汽车界的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狭义乘用车销量排名前15位的主流车企中,只有5家中国品牌,而其余的合资车企中只有上汽通用系一家有所下滑,其余均在上涨。
 
 
        整体市场面临下滑,主流合资品牌却在纷纷上扬,下跌的自然是实力更弱的部分中国品牌。最终,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长率-2.8%,乘用车增长率-4.1%,持续28年的市场增长中断。这背后掺杂着太多的原因,如果考虑到未来发展,情况可能更不容乐观。比如股比放开,再比如豪华品牌下探冲击合资品牌,合资品牌挤压实力更弱中国品牌的生存空间。惨淡的2018年里,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唯一的利好只剩下新能源车细分,实现销量大幅度增长的企业比比皆是,也正因此,我们的调查从这里开始。
 
        新能源发展 中国车企谁扛得住
 
        现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是中国的几大车企都在做自己的新能源车型业务,长安在2017年年末将长安新能源独立运营,吉利、上汽、广汽、长城、奇瑞等也都在纷纷加码自己的新能源布局。
 
 
        但说起之中体量最大的企业,无疑是比亚迪。根据2018年的官方消息显示,比亚迪的整体销量为520687辆,其中乘用车销量500028辆,新能源车型占比已经无限接近50%,年销227152辆,同比劲增108%。也就在2018年7月,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首次超越了燃油车,这样的现象在其他车厂中尚未发生。究其背后的原因,因为比亚迪的战略转型更早。背靠着中国这个15亿人口基盘的巨大市场,只要风向有所转变,谁有更早的布局,几乎一定是第一个受益者。早在2014年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就首次发布了自己的542新能源化战略,从战略转化到产品的落实层面,比其他车企早了至少1-2年。
 
 
        当然,取得如今的销量成绩,对于比亚迪而言确实实属不易。但,面临整体市场环境的变迁,我们已经见过了很多次中国车企跑的早,但在发展中却跑不好,比如前几年的SUV风潮中,如今很多当时的热销车已穷途末路,而销量排行榜上的合资车型却依然牢不可破。
 
        三电技术层面的比亚迪
 
        提到新能源汽车,因为限行限购等多种限制政策原因,结合目前乘用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能看出,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限购城市实际上是比亚迪新能源车的主要销量战场之一。这种情况在采访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北京规模前列比亚迪的经销商给出的反馈是:"2018年的比亚迪在市场里很热销,设计大师艾格的加盟带来了新的设计风格,产品的更新迭代也更快,比亚迪宋MAX热销、元ev360热销,新推出的比亚迪唐、比亚迪秦Pro也在热销。"
 
 
        考虑到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消费习惯中很重要的一个点,考虑口碑与品质感,新推出的比亚迪唐、秦Pro,在艾格的操刀下很好的满足了品质感的提升,而口碑建立在更早推出的前提下,新车得以迎合新的市场需求;新能源车型销量第二位的,并非二线城市,而是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一市场的需求是更亲民的车型、最好是SUV,所以比亚迪元在此处的表现也是尚可。同时,从比亚迪2019年将要单独分出e网运营,也能看出它的销售新策略,就是专项的向这一类市场带来价格更低廉的车型。根据我们的调查,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仅在北京市场就售出了接近2万台纯电车型,综合市占率达到了40%,最高峰单月达到48%。同时,在全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的23万量的销量中,比亚迪交出10.79万辆的销量成绩,市场份额超过了45%,占据了主导地位。
 
        创造这样的销量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比亚迪的制造实力,因为布局更早,它的产品投放明显更丰富更及时,且因为比亚迪自有的电池生产业务,产能等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从我们的话题主线来看,2018年合资品牌们才刚刚开始加码新能源,大众刚刚带来途观L PHEV、帕萨特PHEV,丰田刚刚准备带来纯电动轿车,日产只投放了一款轩逸纯电,本田也才刚刚投放了基于缤智的纯电动SUV。但,包括大工业时代中近乎所有热门的行业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谁掌握着更优秀的技术,谁就能在市场中屹立不倒,也就是拥有核心科技。所以,从技术力来解读比亚迪能否在未来正面对抗合资品牌的攻势,将是一个理性客观的渠道。
 
        比亚迪秦Pro EV500对比同类对手:
 
 
        在纯电动领域,比亚迪秦Pro EV500与同类直接竞品对手的三电技术对比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结论:
        1. 代表比亚迪品牌最新技术的秦Pro EV500目前的优势在于电池能量密度,在同价位车型中实现了160Wh/kg的高数值,但续航里程、电机功率层面并非最高,借由高能量密度,它可以通过电控和调教进一步树立自己的技术优势。
 
        2. 北汽新能源EU5的电机功率最高、续航里程最长,价格也是最低,当然,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表现建立在更大的电池容量前提下。
 
        3. 合资品牌日产轩逸纯电是很多人所小看的一位,它的优势在于成熟电控系统。对比来看,你会发现,虽然轩逸纯电的电机功率最低、电池容量最小、能量密度也最低,但却能实现很稳固的338公里实际使用续航。如果使用荣威Ei5与轩逸纯电进行对比,这之中的反差就更突出,电机功率与轩逸纯电相仿、电池容量是轩逸纯电的1.38倍、续航里程为1.24倍,比值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比亚迪唐EV600对比同类对手:
 
 
        比亚迪唐EV600:即将推向市场的代表比亚迪最新技术的纯电动SUV,根据目前的已知信息来看,它的测试续航里程达到560公里,使用180Kw永磁同步电机,而在广州车展启动的预售中,也公布了其电池容量82.8kWh。最终实现实现500km+的工况续航里程和600km+的60km/h等速续航里程。奥迪E-tron:使用容量95kWh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138.9wh/kg,支持150kW快速充电。它的驱动功率为294Kw,测试续航里程500+公里,400+公里工况续航里程。你会发现,奥迪E-Tron和日产轩逸纯电一样,把卖点藏在了数据之下。294Kw的电机功率很高,电池容量95Kwh,能量密度虽然偏低,但不至于只有400公里的工况续航。这说明,奥迪E-tron是在更针对的给出它的运动调教属性。特斯拉Model 3:使用容量80.5kWh的2170电池,单个电芯最高能量密度甚至达到300Wh/kg,整个电池包能量密度为156.2Wh/kg,并且电池成本在持续下降,已从190美元/kWh降至150美元/kWh,远低于227美元/千瓦时的业内平均水平。从以上信息对比的话,代表最新技术的比亚迪唐EV600在能量密度层面占优,这也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层面未来的突破口。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代表特斯拉最新量产技术的Model 3才是全球领域目前的综合纯电动技术硬实力引领者。
 
        比亚迪元EV360对比同类对手:
 
 
        而在针对于三线及以下的潜力市场中,比亚迪元EV360在三电技术层面的优势同样在于能量密度表现,如果能将电池能量密度转化成电机、电控、续航的优势,会是未来进行突破的那个点。综合而言,纵观比亚迪和同类别产品的三电技术信息,我们会发现它的优势集中在电池比能量层面(俗称的能量密度,但并不够准确)。
 
        写在最后:
 
        本质上每一家汽车企业的发展,围绕的是两个关键词,资本与成本。一家能够持续保持成功的企业,首先有着健康的财务状况,以支撑其战略的执行、营销手段的推进、产品及技术的研发生产;而成本,则直接与相应的技术相关,谁能保证自己的核心技术更好、更亲民、更稳定的落地,就会在市场中拥有先机。对于目前的比亚迪而言,它的产品能取得足够好的销量,确实是因为策略上的正确。更早的转型、更早的提升消费者需要的品质感。但,随着中国其他老牌车企的转型与发力,比亚迪能否保存住自己如今这么大的优势,是需要增加投入的。而应对海外车企巨头们的产品推出,比亚迪又如何让自己在电池能量密度层面的优势转化为三电技术全方位领先的优势,将是未来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有多大,取决于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推广投入以及最终产品多方位的展现形式。在淘汰赛加速的时候,虽然对于每家车企面临的是挑战,但背后更重要的其实是随之而来的机遇,比亚迪的未来,三电技术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