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高效、环保的氢燃料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汽车产业向低碳化转型的重要方向。9月26日,在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介绍了当下氢燃料电池技术取得的一系列进展。
从全球来看,欧美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作为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进入系统实施阶段。截止2018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12000辆。与此同时,全球氢能供应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已经建成运营近400座加氢站。
从国内来看,李骏指出,我国持续开展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初步形成了从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到燃料电池整车设计集成的自主研发体系能力和小批量生产制造能力。此外,政策支持下,我国氢燃料电池车以客车、物流等商用车型为先导,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示范推广,截止到2018年底,累计运行车辆超过3000辆,运行的加氢站近30座。
虽然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氢燃料电池都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商业化过程中,仍面临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车辆购置和运营成本较高、政策标准仍不完善、企业作用需要充分发挥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因此,针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下一步发展问题,李骏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引领,凝聚行业发展共识,巩固发展合力。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行业编制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对指导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和资源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起又启动了面向2035的路线图2.0的修订工作,李骏希望各界能群策群力,共同推动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事业科学地、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
二是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市场应用示范引领“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在研发上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消除“卡脖子”短板,填补产业链空白,在此基础上,稳步开展以最终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为目标的试点示范,重点解决氢能技术设施规模化建设及运营的问题,推动现有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三是要重视“重点突破与协同推进”相结合的推广应用模式。重点在氢能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环保压力大的地区,聚焦公交、物流等重点领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试点示范,重点突破,避免一哄而上;要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不是对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等既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改变,而是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实现需求互补,协同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化的新举措。
四是要充分认识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与应用对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商用车近零排放的重大作用。目前,柴油货车实现低碳绿色,近零排放尚无行之有效的技术举措,探索在中重型商用运输货车上行之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意义重大,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实现我国自主商用车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发展共识,规划长远合作愿景,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开放合作发展。李骏希望,与各方一道,搭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促进全球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创新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来源: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