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豪华双雄:为何都把小型车电动化的赌局押在中国?

  • 浏览量:1335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5-15

德国双B之间的战争,从豪华轿车、性能跑车、SUV一直延伸到小微型车。smart与MINI两个德国巨头的个性小车子品牌,如今又在电动化、与中国本土车企合资的道路上“殊途同归”。

然而看似相同的归处,在两个品牌不同的处境之下却有着态度上更大的差异。

一面是全球最成功的两个豪华车企,一面是中国最成功的两个民营车企,在时隔八个多月的时间里,分别为中国汽车合资新政树立了典范。

宝马拿出了MINI,戴姆勒拿出了smart,这两个在燃油车时代被视为豪华小型车市场运作标杆的品牌,如今却都要开始向电动化转型,而且都瞄准了燃油车时代未有足够重视的中国市场。但相比MINI转型的相对主动,smart的转型却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

两大豪华小型车品牌,在电动化时代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资,究竟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smart和MINI为何最适合电动化?

提到smart和MINI,脑海中会浮现出若干形容词:个性、定制化、文化、限量、轻奢、酷……不论是戴姆勒还是宝马,对于两个品牌的运营都是瞄准了时尚、高端、跨界等方向。而电动化时代恰恰特别符合这两个品牌的定位。

1. 电动化特别适合都市“第二辆车”的定位

这类“大玩具”一样的小车,普遍是中产阶级以上家中用于城市代步的“第二辆车”,无论是通勤距离、频次、往返地,甚至其相对小众的定位,都与电动化的身份相符。结合电动化之后在人机交互上的新玩法,无疑会让小车变得更“酷”。

2. 电动化特别适合强个性化

从内燃机过渡到电动机,车辆的底盘结构更加简洁与固化,而这意味着车壳上可以衍生出更多的玩法,有更多个性化的元素可以展现。比如在同一底盘上安装不同年代的复古MINI车身,在电动化时代将成为可能。两大品牌本就强个性的属性,在电动化时代会进一步深化。

3. 小型车电动化更容易控制成本

由于车身较小,电动化时代的smart和MINI势必电池容量有限,此时两者在燃油车时代树立的高品牌溢价可以支撑电池成本的增加,而不会导致类似在大车上为了保证续航里程而装更多电池导致的成本失控。

所以,相比面对主销人群的奔驰和宝马品牌,率先将smart和MINI向电动化转型,不仅更加容易实现,也是更加理性的做法。同时,电动化的变革非但不会让两个品牌赖以生存的品牌文化认同感消失,运用得当反而会更能诠释车主的生活态度和品位,让那些看重豪华小型车品牌内涵和文化传承的年轻一代社会精英们为之买单。

为什么“all in”电动化的是smart?

很多人在评价长城与宝马、吉利与戴姆勒两笔关于新能源的合资,用到了“新合资时代”的字眼。确实,这两起新合资案例相比上一个时代的合资有了更多双方的定义,而非中方简单将外方现成的东西拿进来。

但如果细究起来,两者仍然有着较大的差异。

smart品牌的创立本意是戴姆勒与斯沃琪创意合作的产物,初衷就是来自于解决拥堵的城市交通。但自1998年开始卖车以来,smart品牌21年来从未盈利,估计每年亏损在5-7亿欧元。在即将上任的戴姆勒新CEO Ola Kaellenius眼中,这个品牌显然是个“值得优化”之处。

因此,这个客观上只为戴姆勒贡献“碳排放”额度且相对而言文化没那么深厚的品牌,其向电动化迈进的步伐势必会更加决绝。从戴姆勒与吉利的合作协议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原有法国汉巴赫smart工厂今年底停产燃油车,全部生产电动车;

中国工厂投产后,海外smart生产将全部转移至中国;

新车型由smart研发中心设计、研发和生产由吉利推进。

按照协议所言,吉利会在未来的smart品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戴姆勒也会借此让smart的财务报表更加好看。

在雷诺之后,smart的中国新队友也许更符合戴姆勒的心意。

相比smart的“all in”,MINI的电动化国产却只是长城与宝马合作的一部分,双方还会使用合资企业的自有品牌生产车型。显然,长城在未来MINI品牌中的话语权要弱于吉利在smart品牌中的话语权。

作为一个60年历史的经典品牌,MINI身上有更多的文化羁绊。这个英伦品牌尽管几经易手,但在品牌调性、设计语言上仍然尊崇家族遗传。而且在中国,MINI的产品布局、销量、市场认可度、利润都要远胜于smart。在这种情况下,宝马没有必要推翻一切让MINI立刻向电动化转型,至少不会像smart那样全面电动化,当然也就没有必要与合作伙伴在这个品牌上分享过多。长城与宝马的合作中,MINI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smart和MINI的电动化国产,究竟有何不同?

如果要总结两者国产的不同,smart的国产更像是吉利与戴姆勒共同推动品牌走向新生,如果再联想到两者于去年8月合资了出行服务公司,那么smart国产之后的生态链打造就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而MINI的国产,则是宝马在华推动电动化战略中的一部分,长城能从宝马那里获得的,更多是合资公司开发的核心零部件、形成的技术研发体系、培养的技术人才以及国际化的管理经验,而非MINI品牌本身——当然,长城也许就从未盯着MINI。

燃油车时代最经典的两个豪华小型车品牌,如今走到了各自的岔路口。尽管两个品牌各自拥有不少的拥趸,但是从绝对销量和增长来看,市场容量小、可选产品数量少,让这个市场远没有到需要“短兵相接”火拼的时候。而像宝骏E200、欧拉R1等同样定位于“城市代步用车”的本土品牌电动小车,同样有着稳定且可观的销量,这在如今的同级燃油车市场中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电动化能够带给smart和MINI这样的精品小车以更多的机会。未来五年,当补贴完全消失后,这个细分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好玩。

参与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