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车企争霸:北汽新能源重夺亚军,长城紧追吉利

  • 浏览量:2508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5-04
 
 
        经历前两个月调整后,北汽新能源销量释放,使得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又回到了过去多年的常规模式。3月,比亚迪借助纯电、插混双管齐下的优势占据冠军,而北汽新能源位居亚军。
 
        在三四名,吉利和长城咬得很紧。长城认真干起新能源来,势头确实不错。
 
        3月,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11.1万,同比增长100%。不仅销量翻番,而且销售车型数量大为增长。
 
        3月各家车企的具体表现如何,不同车型市场份额如何变化?请看本期新能源乘用车企争霸详细介绍。
 
        百花齐放,车型数量大幅增长
 
        3月的新能源汽车数据比往年好得多。
 
        历年的春节一般都在2月份,工作日少,3月数据环比大增在预期内。不过,今年3月的增长幅度更大。
 
 
        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10万辆,同比增长100%,环比更是增长118.63%,比过去三年的任何一次环比增幅都大。为什么?
 
        2019年的补贴政策,直到3月27日才出台,出台之前按2018年补贴政策走。这意味着3月份是车企按2018年补贴抢装的最后月份。
 
        3月的表现也推高了前3月累计数,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达25.30万辆,同比上涨117%,前3月纯电动乘用车累计增长15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累计增长44%。
 
        除了销量总数扩大,玩家也越来越多。
 
        《电动汽车观察家》统计发现,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新能源乘用车的企业为28家。
 
        而2019年仅前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已经达到55家,对比去年涨了一倍,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更激烈的拼争。
 
        
        注:既生产纯电动又生产插混乘用车的企业两边都计入。
 
        在玩家增多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玩家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有差异。
 
        今年3月,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18家,生产纯电动汽车的车企数量达49家,是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企业的近3倍。
 
        只生产纯电动的多数是自主品牌。他们对纯电动汽车情有独钟,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补贴政策引导;二是纯电动汽车生产相对较为容易,早期大部分企业是在油车基础上改成纯电动汽车,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与自主品牌企业不同的是,合资企业更钟情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目前只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企业只有5家,分别为华晨宝马、上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东风悦达起亚、沃尔沃。他们认为,插混相比于纯电动汽车更能保证续航能力,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更小。国内市场上能选择的插电混动车型,早期基本上只有比亚迪和荣威的几款车。在目前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及“双积分政策”压力下,合资企业先推出混合动力车型是个不坏的选择。
 
        玩家多了,销售车型也多了,消费者的选择也增加了。
 
        2018年3月,有销量的车型为18款,超过千辆的车型仅10款;而这两组数据在2019年实现了数倍增长,今年3月有销量车型达到86款,而超过千辆的车型,则多达35余款。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市场的不断成熟,产品线将愈加丰富,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比亚迪江湖地位稳固
 
        比亚迪坚持纯电动与插混并重,总销量2.92万,并且优势较大,拉开第二名北汽新能源1万多辆。比亚迪产品线丰富,有销量的产品多达14款,且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
 
        具体来看,比亚迪元EV批发量逐渐爬坡,目前已经是比亚迪销量最大的产品,3月份的批发量达10021辆。1月份,比亚迪DM宋单月也达到了10000余辆的批发销售量,可见比亚迪产品竞争力。
 
 
        比亚迪占据总销量冠军已属常规形态,不一样的是,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比亚迪也是第一。2019年前3月,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各月批发量都领先北汽新能源不少。
 
 
        北汽新能源重返亚军
 
        北汽新能源是过去六年纯电动乘用车冠军。近几年,其销量主要靠EC系列撑腰。
 
        不过,进入2019年,北汽新能源发起“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调整,剧烈压缩A00车型的比例。结果,2019年前两月,北汽新能源批发量排名均在第五。
 
        不过,北汽新能源3月份重返第二位,总销量1.77万辆。
 
        难得的是,北汽新能源实现了主力产品的向上迁移。
 
        北汽新能源共有9个产品系列,其中2018年至今有批发量的系列共4个,分别为Lite、北汽EC系列、北汽EU系列以及北汽EX系列,目前销量最高的产品为北汽EU系列,前3月累计批发量为20637辆,同比上涨20%。而以前的主力——北汽EC系列同比下滑达55%,是3月份同比下滑最大的10款车型之一。
 
 
        今年全年,北汽新能源定下了22万辆销量目标。产品组成方面,北汽新能源希望高端车型能够占主导地位。A00级车型的占比要降到20%以下。
 
        吉利产品线丰富,后期潜力不可小觑
 
        吉利也是前五名常客,进入2019年以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相对较多,博瑞GE PHEV表现抢眼,批发量逐月增长势头很猛。纯电动汽车中帝豪GSE表现不错。
 
        根据规划,吉利汽车在2020年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销量要达到90%,目前来看差距很大。
 
        因此,可以预见吉利汽车2019年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目前已经在4月份发布了高端纯电品牌几何。
 
        除了不断丰富车型品种,吉利还在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公司,除自己建设全资电池子公司,并与宁德时代建立合资动力电池公司,负责开发、生产和销售动力电池、电池模块和电池组。不过,这些动力电池的布局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起作用。
 
 
        长城厚积薄发,一举挤入前五
 
        长城2018年下半年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欧拉,标志着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正式发力。欧拉也不负众望,自推出以来批发量节节攀升,虽然与国内进入市场较早的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尚不能一较高下,但与吉利的差距仅有百辆,后生可畏。
 
        2018年以前,长城汽车只有一款A级纯电动乘用车长城C30EV,其市场表现并不突出。2018年后,长城开始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魏派P8及欧拉iQ、R1。根据规划,长城第一步推出欧拉品牌与其旗下的汽车产品,第二步将推出长城宝马合资品牌光束汽车品牌的产品。在2025年以前,基于五个车型平台推出包括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共计12款产品,涉及长城、光束汽车及欧拉三大品牌。
 
        看似进入市场较晚,实则布局并不晚。早在2009年长城就设立了“欧拉新能源汽车特别小组”,是厚积薄发的典型代表,目前来看,长城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销量爬坡阶段,后期的表现非诚值得期待。
 
 
        造车新势力销量爬坡,市场认可尚待积累
 
        新造车企业中,威马和蔚来汽车的表现较为亮眼。具体来看,在造车新势力中一直处于领跑位置的蔚来,3月份的批发销售第一的位置被威马取代。
 
        3月威马批发销量为1706辆,环比增长达309%,领衔新势力造车企业。紧随其后的为蔚来批发销量为1356辆,环比增长107%,增长态势极猛。小鹏汽车以1256辆紧随其后,合众、云度、新特分别以1003辆、239辆和177辆排在后面。
 
        天际旗下的电咖EV10自2017年12月起开始有批发销量,2018年全年断断续续都有销量,但2019年后尚无批发销售记录。时空电动2017年11-12月批发销售了300和240辆,2018年3月仅批发16辆。
 
        具体来看,蔚来汽车的批发量尚可,但4月份的一场大火是否会对其接下来的销量造成影响,拭目以待。批发量间接反映了市场的销量,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目前来看,新造车势力任重道远。
 
 
        A级和A00级车型销量分化明显
 
        2018年前,A00级车以其明显的价格优势,一直雄踞销量排行榜前列。自2018年开始,补贴政策将补贴金额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及整车续驶里程挂钩,A00级车价格优势不再,销量开始不断下滑。而A级车占比则呈现出上扬态势,进入2018年11月份两者占比基本相同,而后分化愈加明显。截至今年3月,A级车占比达到54%,A00级仅剩20.8%。
 
 
        与此同时,A0、B和C级车型发展相对平稳。A0级占比稳定在20%以下;B级车则稳定在10%左右;C级车则稳定在5%以下。3月份,A级车占比达到54%,A00级占比则为20.8%。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车型级别分布将越来越贴近燃油车的分布。
 
        目前来看,涉及B级车型的企业大部分仍然是自主车企,少部分是合资品牌;C级车大部分都为合资品牌。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在B级车领域开始增多,A级车占比逐渐下滑。这主要是因为作为插混主要市场的上海,民众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强,消费升级的影响下,插电式混合动力B级乘用车市场上升较快。
 
 
        C级车则集中在合资品牌及进口品牌。进口品牌前3月共进口C级车2737辆,其中特斯拉进口1237辆,占比达45.2%。D级车全部为进口,2019年前3月进口量为418辆,以奔驰S级为主,前三月共进口321辆,宝马7系进口97辆。
 
        纯电动市场优势依旧,插混增势潜力不容小视
 
        今年3月份,国内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销量为89151辆,在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中占比达80.29%,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1888辆,占比为19.71%。近两年纯电动乘用车占比基本稳定在80%左右。
 
        分析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十款车型发现,纯电动乘用车的优势地位依然非常明显,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增长也值得关注。
 
 
        具体来看,北汽新能源3月份批发量的表现十分抢眼,其中北汽EU系列批发量为12983辆,同比猛增9倍,位列增幅榜第一名。比亚迪宋为578辆,同比增长超过5倍,位列增幅榜第二位,但整体批发规模相对较小。长安逸动3月批发量为3426辆,同比猛增近5倍。上述三款车都为A级车,可见A级车的涨势喜人。
 
        此外,还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唐和宝马5系两款车,都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3月份批发量分别为4763辆和2106辆,增幅分别上涨10倍和6倍。未来补贴政策退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许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批发量同比增长最快的,就有同比下降最快的车型。
 
 
        同比下降最快的车型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各占半壁江山。其中宝马X1插电式混合动力领跌,3月份批发量仅为117辆,环比虽有所增长,同比下滑幅度达86%;广汽三菱的祺智PHEV,3月批发量为67辆,同比下滑84%。纯电动乘用车下滑主要集中在A00级,这与微型车市场萎缩的整体趋势相吻合。(完)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