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7日,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膜电极产业化项目竣工及HyKey1.0产品发布系列活动,标志着全国首家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项目正式建成。
膜电极作为氢能源的心脏组件,研发周期最长,技术难度最高,价值承载最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燃料电池的推广使用。目前,针对氢燃料电池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开发高能量密度的膜电极,而在高能量密度的膜电极制备方面,我国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图片来自黄埔发布
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是燃料电池动力是燃料电池动力的根本来源,其成本占据燃料电池电堆的70%,占据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35%,但膜电极技术自主化和产业化,一直是制约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致力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性能膜电极(MEA)的大规模国产化和产业化,为国内外燃料电池厂商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膜电极核心组件。据介绍,项目初始年产值可以达到6到10亿,第一期工程CCM和膜电极年设计产能为30万平米。
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叶思宇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鸿基创能是全国首家实现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的企业,拥有目前国内燃料电池领域领军人才密度最高的技术团队,团队成员利用多年累积的燃料电池产业经验和知识生产的第一代膜电极产品(“HyKey1.0”),已经是世界一流的膜电极产品。
据了解,黄埔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利用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的契机,全面谋划,超前布局,为氢能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12月,该区与UBC博士后、前AFCC资深研究员邹渝泉博士及团队进行接洽后,推动双方三个月内就签订了投资协议,成功引进8人的核心技术团队。
据悉,为推动项目尽快建设投产,该区先行先试,将项目作为广州市首宗“先租后让”方式供地的案例,实现土地弹性出让;支持推动项目方同步推进生产线建设和产品测试验证,一面加紧完成厂房装修和设备订制、安装、调试,另一面创造条件与国外企业合作,加快产品测试验证。在开发区管委会全面协调和推动下,生产线建设与产品测试验证和完善几乎同步完成。
除了膜电极产业化项目之外,该区还引进了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到区内全职工作,以顶尖专家带头专攻燃料电池核心环节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推动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共建中德能源创新研究院,意在推进德国氢能产业的一系列技术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该区已经建成加氢站2座,正在规划推进3座,首批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去年底就已经投入黄埔马拉松的保障工作,2019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示范进一步铺开, “以示范促产业”的效果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