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口碑是新能源车的根本。”这个观点来自“大成汽车奖”颁奖会上的研讨阶段。专家认为,传统车的品牌、口碑对新能源车影响很大,2019年品牌力或成为制约某些新能源车企发展的一大“心病”。
品牌带来销量,这种势头在新能源领域愈发明显。前几年,补贴支持下,新能源汽车领域鱼龙混杂。然而,随着补贴逐步退坡,本土新能源车企出现分化,传统车的品牌力和口碑,对新能源车销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为,新能源市场向品牌力强的本土车企集中,品牌力较弱的企业销量下滑明显。
统计显示,2017~2018年,吉利、奇瑞旗下的新能源车销量连续两年大幅上涨,这两家企业在销量排行榜中名次不断上升。而众泰新能源车却连续两年销量下降,这家企业在2016年销量榜单中排名第三,2018年滑落至第九位。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正向开发的体系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使得部分中国品牌传统车的口碑越来越好,品牌力逐步增强。同样,这也是优秀的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领先的重要原因。以奇瑞汽车为例,该公司已经建成了拥有整车集成、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开发能力的新能源技术研发体系,共申报专利9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600多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9年政策扶优扶强的导向愈发突出,新能源补贴门槛将继续大幅提高。宏观来看,市场继续向品牌力强、技术指标先进的产品集中。具体来说,随着购买新能源车的私人用户越来越多,传统车的品牌和口碑将对消费者购车产生重大影响。
品牌带来利润,在新能源领域同样适用。2018年,“双积分”政策实施,洋品牌新能源车崭露头角。从销量看,品牌力强的宝马、通用、大众在新能源销量排行榜中占据了前三甲的位置,表明消费者购买合资新能源车首先看重的是品牌。从价位看,这三家的新能源产品售价集中在25万元以上,与日产和起亚的新能源车(16万~20万元)拉开明显差距,表明在新能源领域,品牌竞争力差异是导致企业利润差距拉大的关键因素。
缺少品牌竞争力,造车“新势力”的“心病”难解。2018年,部分造车“新势力”虽然实现了产品交付,但品牌劣势是其扩大市场的短板,加上补贴迟迟不到位造成资金占压,国家“去杠杆”力度加大导致融资困难,2019年部分“新势力”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专家对“新势力”的2019年持悲观态度。原《中国汽车报》社社长李庆文认为:“2019年淘汰是主旋律,部分‘新势力’或被兼并甚至消失。2018年以前,‘新势力’充分地向外界表达了自己宏伟的规划,不断地要融资、要建厂、要招人……2019年虽然刚刚开始,但部分‘新势力’已经开始沉寂,这个势头很危险。相比之下,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会继续增长,而且会更稳健地成长。”
专家的意思很明确,传统车企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品牌,是其在新能源领域稳健成长的重要原因。而品牌和口碑恰恰是“新势力”的短板,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大“心病”。随着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品牌力缺失造成市场拓展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很可能成为加速“新势力”消亡的“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