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正式建厂 留给自主品牌电动车的时间还有多久

  • 浏览量:1387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1-10
 
        刚刚过去的2018年,车市虽然不怎么火,不过汽车圈的大新闻倒是不少,在前日我们发布的《2018国内车市回顾:惨淡车圈10大你不得不吃的瓜》一文中,简单分析了中外车企合资股比逐步开放后,该政策对中国车市将会带来的影响。如果说在燃油车方面,5年的合资股比过渡期还算是为自主品牌保留了自我救赎的时间,那么在新能源车方面,2018年起即全面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看起来就更像是逼迫自主品牌们上演“绝地求生”了。
 
 
        2019年1月7日,在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逝世纪念日这天,特斯拉官方与上海市政府官方新闻公众号“上海发布”双双公布重磅消息: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即日起正式开工建设。消息一出,不仅坐实了去年一整年飘忽不定的特斯拉在华建厂传闻,也令特斯拉正式成为第一家在华独自建造汽车厂的外资企业。按照埃隆·马斯克的计划,特斯拉上海工厂第一期将于今年夏季完工,并于年底开始量产Model 3车型,工厂将在明年逐步提升产能,一期年生产规模预计为25万辆纯电动整车,包涵Model 3以及即将发布的Model Y车型。超级工厂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50万辆纯电动整车。
 
        对于马斯克而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开工,只是在其第二大市场本土化生产的开端,即便解决了前期预计的启动资金问题,至于后续在华的合作伙伴、供应链、销售端以及服务端的建设,暂且还是未知数。
 
        一年时间,对于急于扩大产能的特斯拉,可能是焦急漫长的。但对于本就缺乏新能源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大部分自主品牌,一年时间则显得无比短暂。据马斯克此前宣称,中国工厂生产车辆将全部供应中国市场,这也意味着即便特斯拉仍需缴纳除去运输费之外的关税等其他费用,但在华销售的特斯拉车型,将会大幅压缩成本,从而更加贴近中国市场。反观当下国内新能源市场,看似逐年销量上涨的背后,却是大量中低端产品的热销,15万级以上的新能源市场则近乎为特斯拉一家独大,一旦特斯拉在华量产后价格下探,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将面临巨大威胁。
 
        过去几年中,很多车企都示意过自家新能源产品堪比特斯拉,彼时隔空喊话最终不过是为了提升自身影响力。如今特斯拉入华成真,即将到来的白刃战下,曾经拍着胸脯对产品做出保障的车企们,是否还有足够的底气与特斯拉竞争,恐怕没人说得清楚。固然传统车企拥有其他产品和技术底蕴能够应对特斯拉对纯电动市场的争夺,但对于很多刚刚完成交付,仅有一两款纯电动车产品的造车新势力们而言,特斯拉国产化带来的威胁,可能会是致命的。
 
        除了来自外资企业的压力,国内一系列新能源政策的颁布,同样将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不仅2020年的“双积分大考”临近,去年12月颁布,并将于今年1月10日起正式施行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进一步压缩了新能源产品的划分范畴,规定中,一切形式的混合动力车型投资项目全部被划分至燃油汽车投资,而纯电动汽车则被单独划项,尽管暂时在市场端插电式混动车型仍然享受补贴等新能源车型权益,但长远来看,混动车型被排除在电动车市场之外已基本成为定数。
 
        如果说过去,自主品牌还能够依靠混动车型和不以市场为目的的电动车拉低排量,混补贴过日子。那么面临电动车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以及未来特斯拉和合资电动车厂商的市场压迫,能够留给自主品牌自强翻身的日子的确不多了。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国家引入特斯拉之举,无疑是希望借助外资头部企业之手,激发中国本土电动车行业的“求生欲”,从而加速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与变革。只不过,“鲶鱼”放的太大,留给其他“小鱼”的挣扎时间太短,如何在其中找到制衡而非单方面屠戮的平衡点,或许是接下来留给中国电动车行业从业者的另一项难题。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