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之下,自主新能源车企内忧外患深重

  • 浏览量:2335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8-12-11
 
        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10月汽车总体产量较上月下跌了0.9%,销量上环比下跌0.6%,产销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低迷走势。累计同比上,汽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和0.1%,产销量增速持续回落,为今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由此看来,今年全年实现正增长的可能性极小。
 
        而就在车市遇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乘用车依然是高歌猛进,销量再创历史新高。世界范围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含进口)2018年1-9月同比增长60%,世界份额达到50%。国内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占比更是达到了95%。
 
        然而,红火的背后,自主品牌们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群狼环伺,来自合资品牌的威胁
 
        长久以来,与自主品牌相比,合资品牌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进速度并不快,没有在市场蓝海时抢得所谓的“先机”。但是,随着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获批、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工厂开工、以及近期通用宣布裁员15%,希望通过此举能在2020年前每年削减60亿美元的成本用于支持自动驾驶和电动车的研发投入,外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动真格了。
 
        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平台MarkLines整理资料显示, 宝马集团计划在2025年在全球推出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纯电动车型12款),且全球销量的15%-25%将是PHEV车型;戴姆勒集团也计划到2022年为止会投放10款EV车型且全球销量的15%-25%将是EV车型。
 
 
        在今年广州车展前夕,大众发布了未来在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按照规划,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推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型产品组合,共有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将陆续上市,其中50%的车型将会进行本土化生产,同时2019 年在华投资40亿欧元布局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到2020年,大众集团计划在中国销售大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将达到约150万辆,可谓雄心勃勃。
 
        而在离我们更近的地方,丰田已然蓄势待发。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的加持,以混合动力见长的丰田长期处于蛰伏状态。但在今年工信部第312批和313批新车公示中,插混版卡罗拉和插混版雷凌赫然在目,这将是丰田在原先的动力发展路线中撕开的一个全新窗口,可以遇见插电混合动力将会在越来越多的丰田车型中搭载。对于自主品牌们来说,丰田这次真的来了。
 
 
        双积分政策推动外资车企加强新能源业务
 
        为了应对中国政府于2017年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各家外资整车厂宣布加强新能源车业务,频频与中国本土企业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下表为第一电动梳理的中国市场上合资品牌主要上市和即将上市车型,由此不难预见,2019年将会是新能源市场大混战的一年。
 
        中国市场外资整车厂电动车投放情况(摘录主要车型)
 
 
        第一电动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对政策亦步亦趋的市场
 
        纵使国内新能源市场在今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但是数量上的高增长并不能说明其已是一个健康的、以供需为主导的市场。
 
 
        从时间轴上不难看出,新能源乘用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销量波动十分巨大,而每一次大波动的背后,都有政策的影响。
 
 
        以今年为例,在2月补贴政策调整通知出台之后,3月到5月的调整期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尤其是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呈现脉冲式增长,而在6月新政开始实施之后,销量骤降,走出一条心电图般的走势图。如今,对于2019年补贴退坡的传闻越演越烈,年底各大整车厂销量冲高基本确定,但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市场需求,有多少是左手倒右手,赚取最后一波补贴福利却不得而知。
 
        可以说,如今的国内新能源市场依然是一个对政策亦步亦趋的市场,要说是靠产品取胜还为时尚早。
 
        产品自身质量体系不稳定
 
        10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就召回管理工作回应称,截止到2018年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已有40余起。除了特斯拉之外,事故涉及的品牌均为自主品牌。其中,召回涉及5个企业24个车型的3.56万缺陷车辆。
 
        用车安全是消费者在购车时关注的重点因素,而国家新的补贴标准对于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导向,使得一些整车企业为了迎合政策而盲目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而在安全性验证上降低标准,这也成为诱发新能源车起火的因素。关于这一点,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曾对第一电动表示:“我们现在需要慢一慢了,认真去做好验证工作,不能再头也不回地往前爬坡。”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表示:“国家补贴政策的能量密度提升思路是英明的,世界新能源竞争激烈,补贴指标提升速度不应降低,不应该怕着火。”
 
        虽然目前事故数量与上百万的保有量来说,比例并不算大,但与成熟国际品牌的事故率相比,消费者依然会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打上了一个问号。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在合资品牌或者国际品牌全面进入市场之时,自主品牌们是否还有立足之地呢?
 
        结语:
 
        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可以说是一片红火,然而热闹的背后依然隐藏危机:补贴的逐渐退出、质量体系不稳定、技术储备单薄、国际车企强势登陆等又在不断提醒着自主品牌们,挑战依然巨大,市场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
 
        在后补贴或者无补贴时代,自主品牌们如果依然考虑着所谓“弯道超车”或者还是以“抱大腿”的姿态在赛道上竞争,待市场成熟之后,没有技术积累的可靠产品被踢出赛道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