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下新的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 (2021-2023)(《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有了些初步理解,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我的第一感觉是比前两年的要求更高了。2021、2022和2023年度新能源积分要求是逐年上升,分别为 14%、16%和18%,同时每辆新能源汽车可获得的积分下降了50%左右。比如,一辆续驶里程2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在2019-20年可得3.2个积分,到了2021年后只能得1.6个积分,减了一半。这也说明企业要满足积分要求所需生产或进口的新能源汽车的数量相应提高了不少。尽管如此,要达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市场20%比例, 2024-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数量需求还要往上翻一番。
第二感觉是增加了灵活性。企业可把新能源汽车积分储存起来结转至下一年使用,每结转一次,积分结转比例为50%。
第三个印象是节能车,主要是非插电的混合动力车得到了重视。在新阶段里折算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基数时只算燃油车的1/5, 约等于0.07辆200公里纯电动车 (2021),也算是个小小的激励吧。
图1将新能源车积分要求按需要的不同续驶里程纯电动车数量需求进行折算。如图所示,新能源车积分要求稳步从2019年的10%增加到2023年18%,对应所需不同续驶里程纯电动车数量在2021年后上升了一个台阶,显示对车企更高的要求。以续驶里程150公里纯电动汽车为例,要满足积分要求,2019年仅需生产/进口3.8%的纯电动车,2023年则需13.8%。按此趋势,要达到2025年20%的车辆数量要求,2024年和2025年积分要求仍需进一步大大提高。
而使我稍稍吃惊的是在图1里显示的现象:在二阶段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从过去得分最低的地位上一跃超过了纯电150公里,与纯电200公里享受相同的得分待遇。这当然与最新的补贴政策相似:纯电250公里以下不补,而插电混动纯电状态行驶里程超50公里以上补一万。现在这个至少会延续三年的政策所反映的是政府觉得插电混合动力车技术要求高,需要比纯电200以下的车更充分的支持呢还是有其它原因?
根据我们与北京交通研究所对中国城区面积最大城市北京的三万辆随机挑选的装有OBD数据采集器的汽油车在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期间行驶轨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近99.97%的车的工作日日均出行距离在200公里以下;即便在节假日长周末里,也仅仅只有1.7%的车平均每日行驶250公里以上。
此外,我们在与北京交通研究所和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共同调研全国一、二、三线城市的结果显示,买插电混合动力车的家庭收入要高于买纯电续航200公里的家庭。那么在中国城市里什么是值得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车纯电里程,哪些车型和他们的家庭最需要政策支持呢?在此希望引起大家更多讨论。当然征求意见稿里还有对各技术的能效要求,所以实际测算会更复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