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北美CEO离职了,为什么?

  • 浏览量:3650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8-12-19
 
        12月17日,蔚来北美CEO伍丝丽(Padmasree Warrior)结束了她在蔚来的最后一天。
 
        半个月前,她在领英上发布了一封600多字的信件,宣告了自己即将离开蔚来的消息。“和蔚来一起走过了非常棒的3年,我将开始下一场冒险了。”
 
        蔚来汽车随后官方确认了伍丝丽离职的消息,表示12月17日起正式生效。
 
        “我们对伍丝丽过去3年为蔚来做出的贡献表达谢意。伍丝丽通过她的领导和丰富经验为我们的增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祝福她今后一切顺利。”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礼貌性地表示。
 
        资本市场却没有对蔚来客气。当日,蔚来股价下跌4.18%,盘后又跌1.14%。
 
        关于伍丝丽的离开,蔚来官方称是“个人原因”。尝试与伍丝丽取得联系,得到的答复是:“感谢问询。我离开蔚来是因为去寻找其他的职业机会。”
 
        有接近蔚来的人士,给了另一个的答案:蔚来美国团队与中国总部的矛盾积蓄已久,随着量产车上市,到了不得不做出取舍的地步。今年11月,李斌特意抽出一周时间,去了一趟湾区,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解决的结果就是,这位北美CEO退出了。
 
        伍丝丽和NIO USA
 
        伍丝丽有着光辉的履历。前摩托罗拉首席技术官、前思科首席技术官、首席战略官,同时还曾担任微软等多家公司的董事。2014年,伍丝丽被《福布斯》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第71名。
 
        李斌曾经在2016年接受采访谈及伍丝丽时,称赞其“在硅谷绝对非常有影响力。”他相信这种影响力,能够帮助刚刚起步的蔚来,快速与硅谷的科技公司建立联系、招兵买马,以及获得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信任。
 
        2015年底,伍丝丽正式加盟,担任蔚来美国(NIO USA)首席发展官、首席执行官。2016年,又成为蔚来汽车的董事。这期间,伍丝丽同时还兼着微软、Spotify的董事。
 
 
        伍丝丽(左)和蔚来董事长李斌(右)
 
        看得出李斌对伍丝丽的重视。蔚来IPO的招股书显示,伍丝丽是继李斌之后的第三大个人股东,占股1.4%,同时还持有0.5%的投票权。排在第二位的是李斌的天使投资人、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持股1.7%)。2015年,李想投资蔚来汽车花费了1500万美金。
 
        除了价值不菲的期权作为管理层激励,李斌还把伍丝丽放进了蔚来资本的投委会里。蔚来资本由李斌联合高翎、红杉共同发起,目前投了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以及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小马智行等等。蔚来资本总共8位合伙人,蔚来汽车派驻了3个代表,伍丝丽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身在海外,伍丝丽一直授权中国合伙人行使表决权。今年年中,前吉利汽车副总裁余宁加盟蔚来资本,李斌才收回了伍丝丽的投票权,转给了余宁。
 
        蔚来在伦敦、慕尼黑和北美圣何塞都设立了分公司,但只有北美团队设了独立的CEO岗位。IPO之前,蔚来欧洲的团队加起来大概有一两百人规模,而美国有500多人。这个数字,在伍丝丽离职之前达到了将近700人。
 
        在硅谷的中心地带豢养这样一个高科技团队非常昂贵。美国工程师的平均薪水大概是国内的2-3倍,蔚来提供的办公条件、设施和员工福利都是湾区的高配,预算和headcount招聘指标也是伍丝丽主导的美国标准。
 
        优渥的条件,确实让蔚来吸引到了一批来自豪华汽车品牌、跨国供应商、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人才,以及众多斯坦福、MIT等名校毕业生。他们在美国主要负责智能网联技术及自动驾驶,与蔚来在上海、北京的软硬件团队相互配合。
 
        整体上看,美国的团队负责底层,中国负责上层。比如车机娱乐,是由美国工程师自主开发基于车机的操作系统,然后再拿到中国,由中国团队完成上层语音、娱乐应用的开发。比如自动驾驶、电池,美国团队提供预测算法,应用层面与中国联合调试。
 
        硅谷的优势在于算法、AI及自动驾驶这些前沿科技。但蔚来的美国团队,除了软件还做硬件。蔚来车机层面的很多硬件模型是在美国做的,依照欧洲标准选型——某种程度上,这也造成了量产车上市之后,智能网联方面的表现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此外,硬件排除故障(debug)的过程非常困难,而美国工程师常常只能提供“远程指导”,这让调试的过程变得更加痛苦。
 
        研发、调试都是挑战。而最大的挑战,在于两边团队配合的协同性。
 
        摩擦
 
        伍丝丽带领的北美团队,在成立之初,和中国总部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的。
 
        大概2016年底,美国不同部门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常常到中国拜访对应的研发单元,了解应用端的需求,以准备相应的技术及算法。那个时候,两边团队的目标统一,美国工程师的使命,就是把算法、AI和产品对接上,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ES8上去。
 
        但2年多的研发过程中,两边团队出现了一些摩擦。这一方面来源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硅谷和中国隔着12个小时的时差,两边的研发人员,每天一起有效工作的时间大概只有3个小时。中国公司加班是常态,而美国更加注重工作生活平衡。两边的工作节奏,常常不在一个频率上。
 
        语言也是一个问题,开越洋电话会要用翻译,蔚来因此在内部养着一个同传水准的翻译团队。使用翻译之前,蔚来更早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语,但很多中国员工英语不出色、表达不自信,仅仅是因为语言的问题,就会在沟通中显得没有那么有“权威感”。
 
        伍丝丽在管理规则上的一些顶层设计,让团队的融合变得更加困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蔚来北美团队的核心技术资料,是不对中国分享的,代码基础(code base)也不向中国工程师开放。两边配合,美国负责底层,交到中国工程师手上的,是一个黑箱。
 
        这意味着,中国工程师在调试中发现问题,寻根溯源,找到黑箱那层,线索就断了,只能依靠美国团队应援。但一方面,两边团队的工作优先级排序上会有一些差别,另一方面,当融合不顺利,黑箱也就很容易成为较劲的筹码,拖累了整个项目的研发进度。
 
        远离总部,再加上一定的技术保护,使得蔚来美国看起来更像是伍丝丽独立的小王国。一位北美团队的离职员工说,有段时间,在很多员工心目中,NIO USA和NIO China都是两个团队。他们沿着清晰的汇报线,各自修了一堵墙。
 
        “你需要美国和中国work as one team(像一个团队那样工作)。我们应该都是蔚来的,不应该是NIO US,NIO China,然后才能把这个问题真正解决掉。”该员工称。
 
        伍丝丽在美国实行技术保护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保持团队的独立性。北美蔚来曾经是考虑过独立融资的,他们甚至试图单独造一款车出来。
 
        2017年年后的几个月,美国的一些团队停止了ES8的研发,沉浸在美国造车的幻想中。印度裔的伍丝丽,给这款车取了一个印度名字,“SAHA”。
 
        但这个项目仅仅持续了几个月。造车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以及汽车制造业的人才,而伍丝丽带领的北美蔚来,核心优势还是软件算法。野心勃勃的SAHA计划搁浅了。
 
        重新回到了蔚来ES8研发上的工程师们,这时候也开始产生很多疑问。
 
        “大家觉得在美国造车有点奇怪。过段时间又说,不在美国造车了。一会说要单独融资,一会说不融资了。各种变化,让团队产生很多doubts(疑问)。”上述员工称。
 
 
        蔚来IPO,12个车主代表李斌敲了钟
 
        全球化的初创公司
 
        李斌曾经多次在接受采访时提及,“蔚来生下来就是一个全球的公司。”
 
        成立全球化的公司,其目的是为了就近招募全球化的人才,参与全球化竞争。
 
        2015年,李斌出了17趟国。他把跨国车企、供应商和硅谷科技公司的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拉一个单子,拿着单子逐个拜访。光是宝马I系列,他就见了几百人。
 
        3年多来,蔚来基本上在按照李斌的设想在往前走。百万美金的豪华超跑EP9,刷新了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最快圈速记录;赞助电动方程式FE的车队,车手小皮奎特拿下了2015年的年度车手总冠军。主导这两个项目的,蔚来欧洲团队——伦敦负责极限性能,慕尼黑负责造型设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但同时也提供了超出预期的表现。就像李斌说的,蔚来达到中国上一代汽车人难以想象的品牌高度。
 
        最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探索品牌上升,举步维艰。吉利、长城也只是把市场突破到20万市场。而蔚来第一款量产车ES8,上来就卖54万,而且迄今为止已经卖了将近1万台。
 
        李斌组建了国际化的团队,但把这个团队管理好并不容易。
 
        这也不仅仅是蔚来的问题。中国的科技公司,包括BAT在内,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团队管理和融合上基本没有太成功的案例。包括联想收购IBM之后也经历过一段阵痛。全球化的好处有目共睹,但中国企业家管理海外团队的经验还是缺乏的。
 
        特别是,李斌是一个极其自律、温和的老板。蔚来的文化,是基于共同愿景和价值观下,充分信任的文化。在此基础上,他给予团队充足的空间。蔚来的管理结构也趋近扁平,李斌以下5级到门岗。
 
        而伍丝丽是一个强势的职业经理人。一位接近伍丝丽的人士表示,她和李斌一起开会,团队常常分不清“李斌是老板,还是伍丝丽是老板。”
 
        李斌把这种摩擦理解成对方的一种工作方式。一个有格局的老板,会去“容忍不同人的工作方式”。
 
        在管理中,执行力和创新、灵活性,常常很难在一个团队中统一。李斌选择了后者。
 
        也不能说这种管理风格不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李书福的策略也是减少干预,让两边团队独立发展。一直到最近几年,才慢慢开始出现技术交互。而2004年,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教训还血淋淋地摆在眼前:向海外团队派驻高管进行强势管理,引起工人大罢工,最终双龙破产,而上汽也因此失去了控制权,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不仅仅是蔚来,这两年,造车新势力们普遍都意识到了全球化的好处,拜腾、小鹏汽车先后在硅谷设立了分公司。拜腾同时还在洛杉矶和慕尼黑有团队,将近一半员工分布在美国和德国。小鹏汽车也从特斯拉挖来谷俊丽博士,担任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蔚来出现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它的同行。
 
        与成熟企业相比,初创公司的全球化,面临着更多考验。因为创业公司从0走到1,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多发、舍命狂奔的过程,这需要团队之间紧密的配合、高度的信任。而一旦融合中出现问题,暴露的也会非常充分。
 
 
        12.15,蔚来ES6新车发布会
 
        迭代
        “ES8硬件不像是一件互联网公司造的,软件也不像一家互联网公司造的。”
 
        这是蔚来一位车主的评价。大概的意思是,蔚来ES8的车身部分令人惊喜,而软件系统则令人失望。李斌最近常常引用这句话,蔚来在智能网联方面的表现,的的确确也让他感到失望了。
 
        用户吐槽最多的问题,包括系统死机、黑屏、断网,语音助手Nomi半夜唱歌吓到保安等等。很难把软件方面的问题,归咎于具体是哪一个环节的责任,但一个不能齐心合力的团队,毫无疑问是很难交出好产品的。
 
        以用户为中心,是互联网思维的底层逻辑,也是李斌为蔚来塑造的核心价值观。为此他甚至给自己设置了一个KPI——用户满意度100%。这个KPI,今年显然是完不成了。随着蔚来ES8推向市场,ES6进入交付阶段,团队融合的矛盾在用户面前暴露无遗。这也让李斌的容忍冲破了极值,他决定采取行动。
 
        11月,李斌抽出一周时间,去了一趟硅谷。目前还无从得知,他与这位享有盛誉的女职业经理人进行了怎样的一番谈话,开出了什么条件。但最终的结果是,伍丝丽走了。和她同时离职的还有另一位北美的VP。
 
        在伍丝丽离职之前,一位接近蔚来的人士向36氪透露,李斌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试图为北美寻找一位新的CEO。他见了很多人,包括前百度CEO陆奇等,但最终都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伍丝丽走后,李斌自己暂代了她的的职务,北美4个业务部的负责人直接向他汇报。他们中的3个“毕业”于特斯拉:自动驾驶副总裁Jamie Carlson,曾主导特斯拉 autopilot 1.0的开发。数字系统副总裁Craig North,特斯拉Gateway的开发骨干。蔚来CIO Ganesh V. Iyer,前特斯拉CIO。
 
        原本负责CDC的团队,已经和中国打通,向北京的软件团队汇报。而在此之前,蔚来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版本更新了。
 
        李斌没有在伍丝丽走之前,为蔚来北美找到下一位新的CEO。这意味着,未来很可能,北美团队其他的业务部门,也会像CDC一样,逐渐收归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及中国的受访对象,都认为这对蔚来是个好事。
 
        “我觉得这样比以前会更好,大家目标就明确了。我们都是工程师、科学家,又不是politician(政治家), 没有其他的野心。大家就是把问题解决了,很简单。”一位工程师说。
 
        好不容易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李斌相信未来智能网联上的问题会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他在一个群里分享:“以前我们的问题是交流效率和管理架构问题。现在理顺很多。”
 
        3天前,蔚来刚刚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ES6。这台车与ES8采用同一个系统平台,标配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Moblieye Q4芯片,搭载了 23 个传感器,包括三目前向摄像头、4 个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传感器、1 个驾驶状态检测摄像头。
 
        NIO Pilot的主要功能,原本计划在今年底实现,后来推迟到明年第一季度。李斌只得在ES6的发布会上,把NIO Pilot又发布了一遍。
 
        蔚来ES8的1000多位车主,坐在台下起哄。
 
        “我知道,大家等的有点急。”台上的李斌半开着玩笑。
 
        在NIO Pilot之前,蔚来的软件系统也将很快完成一次新的迭代。这可能是智能汽车最大的优势了,不断成长,优化用户的体验。
 
        “相比5月份刚发售时,现在的ES8已经非常不同。等到一两年后,ES8又将成为一辆不同的车。”李斌说。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