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魏建军的原话是:“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来看,补贴退坡的当下我们很难做到弯道超车”,我们简单粗暴的翻译过来,大抵意思是,有些车企想要考电动车就实现弯道超车,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全球车企发展方向上来看,我极力赞成魏建军的说法,即便以每年享受百亿补贴的国内市场而言,站在行业顶端的企业都不是以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的。
国产车想要真正的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在做好核心技术以及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才能适当的发展电动车来缩小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当然我用的是“缩小差距”,而不是“实现超车”。
欧美呼喊了好一阵子禁售燃油车,之所以欧洲喊得最响亮是因为欧盟对空气质量有着严苛的规定,即便是欧盟禁售燃油车,时间也需要推移到2030年之后。
那么问题来了,整天生活在PM2.5爆表环境下的我们,其实对空气质量最为不敏感,高喊禁售燃油车是否真的现实?如果说欧盟喊出禁售燃油车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那我们喊出禁售燃油车,必定是为了扩大新能源市场。
为的是打出新能源招牌,攻其主流合资车软肋,以此来缩小与合资车真正意义上的差距,毕竟我们在内燃机配套系统上实在太薄弱,变速箱、匹配技术、顶级发动机我们都无力追赶欧美日韩大牌。
这是铁一样的事实,当然我们也不要幻想着最近10年我们的内燃机技术可以真正意义上超越欧美日韩,我们在发展的同时,竞争对手同样不松懈发展,推动力更强的竞品突破壁垒的能力永远要比我们强大很多。
其实国家的方向是好的,给我们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以“新能源汽车”来弥补我们内燃机研发上的弱项,更好的追赶主流产品,但政策的鼓励之下“聪明”的商人唯利是图,大肆进行了骗补行为,我也从不认为新能源=电动车。
用电池组换掉油箱,电机换掉发动机的方式简单粗暴的生产电动车,当然这属于新能源汽车的一种,这样的生产方式非常像此前摩托车改电动车,驱动能源获取方式变了,这些国产车只是将此前加油的装置换成了充电装置。
这算新能源吗?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电动车在几十年前已经发明出来,在火力发电占比较大的今天,能源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新”,驱动方式更是老套到不行,为什么有的电动车被形容为老年代步车?因为他们的技术表现方式没有直接的区别。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在我理解新能源必须要做到“新”,电动车并不算新技术,现阶段来说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是“氢能源”,亦或者是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动力系统,譬如说丰田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欧美的米勒循环发动机+48V,这些动力系统都着重放在了“新”上。
氢能源算得上新能源不再解释,为什么我说丰田、大众、福特的这些动力系统也算新?
有人会说命名丰田的强混产品在国内并没有新能源牌照,这不算新能源汽车。请不要忘了一点,国内的相关政策永远是为了保护国产车,对新能源牌照是否发放的标准是纯电续航能否达到60km,标准的界定是严格保护国产车,一旦丰田不插电强混拿到新能源牌照,又能免摇号又能享受到相关补贴,对早期的新能源车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话说回来,它们新在哪?动力结构创新,内燃机效率创新,可靠性创新,一台搭载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ES300h综合油耗仅仅为6L左右,油耗要比同级别产品低出30%左右,而且一次购车终身无修,同时不存在电池的循环污染浪费,也不会浪费电能。
大众、福特的48V轻混同样如此,在米勒循环发动机的帮助下更是能降低油耗,以节省燃油为目的出发生产的动力引擎,够得上一个“新”。
我们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竞品这两年也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最让人担心的一点还是出现,丰田、日产这些此前的新能源巨头同样开始了新能源EV之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魏建军的新能源弯道超车无用论,我强烈赞成。
最为关键的是,汽车依然是出行消费属性,做好品质、安全、舒适是新能源基础,那些连工厂都没有的新势力造车,不知如何高喊干掉燃油车的,新能源车也是车,只要有车的属性在,最基本的质量必须要保证。
保证不了基本质量高喊万岁也无用,今天国产车阵营中,能拿出来高品质与丰田、本田抗衡的企业有几个?做不好质量还要弯道超车,造什么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