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2025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将出现拐点

  • 浏览量:1483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6-23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开启补贴大幅退坡征程。根据国家规划,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出,同时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将越开越大。历经多年自主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挑战有多大底气,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未来发展方向怎样……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图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得到全球认可
 
            记者:回顾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您觉得我们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陈清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我们先走了10年。最大的成就是: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的储能电池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实际上各个国家和大型汽车公司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本丰田在混合动力上做得精而又精,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又率先有新突破;欧洲、美国认定的是氢燃料电池;我们则根据国情另辟蹊径,认定了储能电池,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为主,这在当时是冒很大风险的。经过10年努力,这条技术路线已被全球认可。这就给我国企业留出了非常宝贵的近10年的时间窗口,使我们赢得了“换道先行”的先发效应。
 
            如今我们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在这10年的发展历程中,没有国外的经验可借鉴,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倒逼力量。主要企业对这一轮研发的重视程度,投入的人力、财力是前所未有的;一些企业研发团队是国内外工程师混编,在全球布局研发机构,招揽人才,整体研发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完全改变了依赖技术引进的状况。这一变化也使我们能够在对外开放大门进一步打开的时候,站在相对主动一点的位置。
 
            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需要大量跨界的技术和企业的参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和电子信息公司较早地大跨度参与,使我国电动汽车较早地引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因素,这也是我国电动汽车越来越被更多消费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新的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踊跃参与,形成了一股“造车新势力”,这已成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大特色。不同基因的创业者对未来汽车的理解不同、定义不同,对未来生产和经营方式也有不同的考虑。总体上看,新创业者的涌入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开阔了思路,带来了新的技术,对传统车企也是一种倒逼和促进。
 
            无补贴时代应正面看待外资进入
 
            记者: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已大幅退坡,到2021年补贴将全部退出。您怎么看无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陈清泰: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看,起步阶段政府政策是第一推动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政策推动与市场推动并行;现在已经到了由“政策推动+市场推动”转向“市场推动+政策推动”的阶段,财政补贴该退就要退。但是一些非补贴政策,还是需要保留,比如双积分政策。
 
            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面临挑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市场销售的是受到补贴影响的车型构成。补贴退坡后,市场认可的车型构成是否会有变化,车企应该认真做好预判。补贴退坡后,外资企业发力,会加大中国车企的竞争压力。但对此应该抱以正面的看法。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是在竞争中锤炼的。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渡过了孕育期,要想再进步、再发展,就是要在与内外资的竞争中浴火重生。
 
            保持领先必须加强关键技术的超前研发
 
            记者:您觉得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什么?
 
            陈清泰: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研发。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尤其要有超前研发,防止一旦出现颠覆性技术,我们全军覆没。过去的10年,支持我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年年有较大的进步。但技术进步无止境。客观地讲,目前的动力电池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动汽车的需要。全球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多大财力人力加紧研发。要保持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就要不放松地开展研发工作,研发的投入力度不能减少,政府应支持超前研究,企业则要远近结合部署研发力量。
 
            此外,储能电池、燃料电池两者都重要,不可偏废。前段时间媒体宣传了氢燃料电池,很多人就认为储能电池将会消退。这个判断很不专业。国内外主流的共识是,储能电池与氢燃料电池自身都是零排放,但在不同使用场景各有所长。比如在小型或短途车领域,储能电池有优势;在大型或长途车领域,氢燃料电池有优势。两者是互补而不是替代的关系,目前从技术经济成熟度来看,储能电池走在前面。对这两种技术都要重视,都要加大研发力度。
 
            2025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将出现拐点
 
            记者:您认为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陈清泰:传统燃油车与电动汽车此消彼长最终要靠市场的力量,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像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那么快。有几种因素在推动:
 
            一个是全生命周期的性价比。电动汽车购买成本高,运行(燃料)成本低。如在出租车、共享车、物流车等日行驶里程长的领域,电动车的优势明显,可以较早地越过经济上性价比这个坎。一些城市把出租车改成电动车,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是增加的。
 
            另一个推动力是电动车与网联化、智能化、自动驾驶有更好的亲和力,使消费者有新的体验。一些人对此有偏好,愿意多花一些钱成为电动车的买主。
 
            再有,电动汽车运行是零排放,这就使其成为城市公交的优先选择,也成为一些环保主义者购车的选项。
 
            还有燃油车碳排放标准越来越高,研发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电动车规模化生产后成本降低,两者形成剪刀差。
 
            从总体上看,2025年前后,这几种推动力都将陆续发力,届时市场的力量将推动电动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出现一个拐点。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强大“移动智能平台”
 
            记者:您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陈清泰:汽车产业正在进入一百多年来最大的一场变局,因其涉及面之宽、影响范围之广,可以称其为“汽车革命”。电动化只是这一轮汽车革命的序幕,充分释放未来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还有赖于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因为与汽车革命相连接的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出行革命和智慧城市。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是一个个强大的“移动智能平台”,成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把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未来出行连接在一起的一个个节点。
 
            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基本普及,保有辆达8000万辆。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就业岗位转移,以及法律法规的调整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这些都是产业发展所必需而仅凭企业又无法做到的。为此,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给市场和社会应有的预期,有序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制定一个时间表是明智的。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