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成为28年来的首个下跌年份以后,到目前为止,中国车市的下行趋势还在延续。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汽车市场乘用车销量为193.1万辆,同比跌幅为6.3%。
1-9月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524.9万辆,同比跌幅为11.7%。这是自从2018年7月以来,乘用车销量连续第15个月同比下降。
就连之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也连续三个月销量下降。7月份告别了上半年的高增长,仅卖出8万辆,同比下跌了4.7%;8月份销量为8.5万辆,同比跌幅达到了15.8%。9月份销量又回落至8万辆,跌幅高达34%。
令人不安的还有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9月份自主品牌的销量为72.7万辆,同比跌幅为9.8%,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份额为37.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1-9月的累计销量590.3万辆,同比下跌了18.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
但是豪华车市场却表现得相对坚挺。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的数据显示,豪华车市场整体销量增幅达到了8%。
以具有代表性的德系豪车奔驰宝马奥迪的“三驾马车”的市场表现为例,均实现了正向增长。其中奔驰9月份在中国市场卖出了61664辆新车,同比大涨了12.9%,1-9月奔驰的总销量超过了52万辆,同比增幅也达到了5%;奥迪累计销量为49.3万辆,同比增幅为2.4%;宝马前三季度累计交付了52.6万辆新车,同比增幅也达到了14.4%。
另外,类似于雷克萨斯这样的“二线豪车”品牌,也在9月份收获了超过10%的销量增长。沃尔沃9月销量64536辆,增幅6.5%,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超过了50万辆,同比增长了7.4%。
豪华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市场境遇,俨然“冰火两重天”。
自主品牌艰难突围
自主品牌的销量困境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
首先在品牌层面,往往在市场走软的情况下,集中在中低端的自主品牌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人们更加珍惜手中的购车预算了——这种情况下具有品牌优势的合资品牌往往占据了更大的优势,豪华品牌更是如此。
其次就是市场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自从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年度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并且在2015年首次突破2000万辆大关之后,中国车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饱和,从增量市场进入了存量市场格局,这对于长期依赖发展红利,但是在技术和品牌积累方面都处于劣势的自主品牌来说,极为不利。
第三就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影响。在解决了“第一辆车”的问题之后,中国车市的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了显著特点,“置换”成为新一轮的消费标签,对于绝大多数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来说,在这一波消费需求切换中同样很难获得以前的那种销售体量,反而是合资品牌以及高端市场的豪华品牌坐收这波消费红利。
第四,合资品牌的下探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原因。
比如大众新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捷达”,对于之前并不重视的低端市场发起猛攻,凭借着大众这个合资品牌的背书和强大的渠道资源,捷达品牌在9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1080辆,目标完成度高达130%。
显而易见,这1万多辆的增量,都是从其他品牌手中抢过来的——其中多数都是从自主品牌手里抢走的。
最后就是新能源销量的下跌。自主品牌有着“船小好掉头”的发展优势,同时作为本土品牌在政策风向的感知上也有优势,所以电动化的转型很快,依靠新能源补贴政策,销量增速一度非常不错,但是从7月份补贴开始大幅退坡开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开始掉头向下了,其中9月份的销量跌幅更是超过了三成,这对自主品牌的销量走势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豪华市场独享红利
实际上陷入艰难境地的不单单是自主品牌——多数合资品牌也遭遇了罕见的销量下滑,以及市场份额的萎缩。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主流合资品牌的销量同比下跌幅度也达到了8%。在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华的销量为接近69万辆,与2017年第三季度的将近100万辆相比,跌幅高达30%,这意味着通用的销量甚至还不如两年前。
而另一个美系汽车巨头福特,第三季度在华销量为58万辆,同比跌幅4.9%。
日产1-9月份在华销量大约为109万辆,同比也下跌了0.4%。
唯一实现正向增长、坐享红利的只有豪车市场。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豪车市场的坚挺表现从2018年就开始了,当年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了9.9%——尽管当年中国车市遭遇了28年来的首个下跌年份。
所以豪车市场维持了一种销量惯性,这使其在2019年依然维持了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增长(+8%)。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让豪车市场获得了天然的能量加成。消费升级下的消费者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品牌升级,而豪华品牌毫无疑问得益于此。
第三个原因跟豪华品牌的产品线丰富密切相关。自从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2018年销量2808万辆),同时也是第一大豪车市场(2018年销量281.8万辆)以来,各大豪车品牌都费劲心机调整自己的战略,以图在中国市场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其中就包括产品线的调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产品线开始向下延伸,纷纷推出了价格更低的入门级产品。
比如宝马1系、奥迪A3等,SUV方面宝马也推出了三缸版的X1、奥迪推出了Q2L、奔驰推出CLA等,都是为了降低车型价格,吸引更多的用户。
这种策略叠加了消费升级的市场特点之后,奏效了,更多的消费者不再考虑普通品牌,而是选择涌入豪车市场。
百姓评车
车市走软已经是既定事实,自主品牌艰难度日也是如此。实际上从市场走势来看,在经过了一波长达27年的连续增长之后,中国车市也到了进行自我调整的时候了——不存在只涨不跌的市场。
对于车企来说,危机就是危中有机,车市的调整,正是专注于产品本身,提升研发和技术储备的时机,为未来市场转好时推出更好的产品做准备,尤其是新能源趋势,更是为自主品牌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机,只要能够抓住机会,以后光是置换需求就能释放海量市场空间。
当然,肯定会有车企在这波浪潮中被淘汰,这都是正常的——毕竟中国车市早已告别了卖方市场的年代,而在买方市场时代,比的是硬功夫,而非跟随大市分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