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车市忽然变成了熊市,连带着一大波“裸泳”的车企也都在潮水退去之后陷入难堪——比如合资车企长安福特。
当然,领界近期的上市算是为长安福特完成了过年期间的“冲喜”,但又引发了另一个合资公司江铃福特的不满,后者认为领界是自己的车,根本不愿意送给长安福特的渠道销售,虽然最后达成了妥协,但这种险些酿成“内讧”的局面,正是这一年多以来福特在中国遭遇的销量暴跌、人事巨震等大乱局的一个缩影。
都这么乱了,还能指望一款车力挽狂澜吗?
只能说有希望,但真的很难啊。
溃退的销量
自从2016年砍下史上新高的95.7万辆、距离百万大关近一步之遥之后,长安福特的销量就开始了自由落体式的“高台跳水”动作——2017年卖出了82.7万辆,同比降幅14%,看上去好像还能接受,但是考虑到当年实际上属于车市的一个“小牛市”,长安福特的下滑就不得不让人感到意外了——现在看来,那次下跌也是新一轮暴跌的开始。
2018年,长安福特交出的业绩是让人抓狂的37.8万辆,同比降幅是丧心病狂的54.4%!这相当于这家合资车企的销量甚至还不如2010年的水平(当年销量是40.3万辆),相当于8年浴血奋战,结果一夜回到解放前!
考虑到一线合资车企的销量都是过百万,而日系等合资车企也到了70万辆一线,那么2018年长安福特不足40万辆的销量,已经彻底被踢出了主流合资车企的“朋友圈”。
搞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怪谁?
混乱的人事
销量的腰斩肯定要找原因,其中第一个跑不掉的就是福特中国过于频繁的人事巨震。
去年1月份,福特在华掌门人罗冠宏离职了,他是福特中国第一个具有本土背景的“一把手”,但却只干了5个月就草草离职了。
糟糕的是,罗冠宏并不是第一个——实际上算上他,从2010年开始到2018年,福特的中国业务负责人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多达7人。
考虑到中国市场从2009年起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并延续到现在,总体上处于一个上升态势,福特在人事方面的频繁更迭让人费解。
某种程度上,罗冠宏的离职有点让福特措手不及——直到北京车展前夕,福特才请来了熟悉中国市场的李宏鹏负责中国市场的具体业务。李宏鹏曾经在北京奔驰工作了长达十年,对于中国豪车市场的套路极为熟悉,其上台后改组了福特的销售机构,新成立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取代之前的长安福特销售服务分公司,发誓要把销售作为重中之重。
但是在奇瑞待了8年并于2018年10月份离职的陈安宁,“闪电”就职福特在华新任掌门人,担任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没人知道什么原因,李宏鹏很快就提交了辞呈——满打满算的话,他也只干了8个月。
窘迫的产品线
除了发布时间不长的领界,以及去年的全新一代福克斯之外,福特差不多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像样的产品投放了。
比如翼虎这么好的一款车,早就到了更新换代的年龄,可以更快的摆脱“断轴门”丑闻的困境,但就是死拖着不换,现在只能在那里半死不活地吊着。
这种情况甭说消费者的感受了,估计经销商们也差不多已经绝望。
消费者对福特无感了,经销商的人心也散了,福特还能玩什么?
所有bug归结为一点,就是福特没有一个清晰的中国市场战略,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并长期忽视了本地化。这一点跟通用真的没法比——后者早就完成了凯迪拉克-雪佛兰别克-宝骏的高中低布局,并且完成了本地化,甚至在20多年前就建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实现了研发的本地化。
陈安宁力挽狂澜?
在积重难返的困境中,回归福特的陈安宁被认为是收拾烂摊子的不二人选——理由是他在福特工作过差不多20年,又在奇瑞工作了8年,等于说既熟悉福特,又了解中国市场。
但尴尬的是,在陈安宁主政奇瑞的8年,奇瑞恰好处于逐渐“掉队”的时间区间,而在他离开后,当年奇瑞旗下半死不活的观致等品牌,却都发展起来了。
至少从履历的角度来看,陈安宁并没有扮演过“救火队长”的角色。这次重回福特执掌中国业务,他能完成一次无论是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吗?
希望他能——尽管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