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海外电池品牌盘点

  • 浏览量:1564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8-02

 

  编者按:以前,我们很少讨论动力电池技术、企业计划乃至发展趋势,因为国产电池的目标都是满足国家补贴标准。如今,已执行了将近4年的电池“白名单”成为历史,国产品牌的“保护伞”没了,海外电池企业“狼”来了,未来的电池产品是全凭实力的时代!为此,搜狐汽车·E电园推出了围绕动力电池展开的系列文章,只聊《电池那些事儿》。

 

 

  从E电园广大车友的反馈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国产动力电池已经超越了海外品牌。这个结论没毛病,但要限定范围,如2018年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年度装机量达到了23.5GWh,稳局全球冠军。

 

  但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成本控制,以日韩两国为主海外电池企业一直有优势,《电池那些事儿》第一篇,那些此前与大部分消费者关系不大的海外电池企业,有何特点、优势在哪?本文咱们就来盘点一番。

 

  1. 捆绑特斯拉、现阶段成本最低的松下

 

  众所周知,松下动力电池最大的“甲方”就是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电池工厂就是最好的证明,二者之间近乎于独家合作的关系,松下每年的出货量给到“小客户”丰田、福特、大众的不到10%,专属、御用的说法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松下和特斯拉紧密的“连体”,带来了圆柱电池作为单体电芯的品牌特色,其优势在于每个电芯的规格统一,整个电池组的一致性好。

 

 

  从单体18650到21700两大主流电池,松下一直保持着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如特斯拉Model S/X两款车的100kWh版本(100D和P100D)。

 

  但要说其最大的优势还得是成本控制,以国内的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为例,现阶段电池成本在1000元/kWh上下(950-1150元区间),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据可低于100美金,即700元以内,而松下今年供应给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已经降到了110美元/kWh左右(人民币约756元/kWh)。

 

 

  2. 装备日产聆风9年零自燃的AESC

 

  AESC此前是日产旗下的电池业务,今年4月份被国内能源企业远景集团收购了,在进入寻常百姓市场之前,AESC已率先投入到了电动赛车领域,从第五赛季起,远景集团成为远景维珍车队的所有者。感觉跟吉利收购沃尔沃,把技术用于领克品牌类似,未来将会以电动车品牌的供货商身份来到我们身边。

 

 

  AESC不像松下捆绑特斯拉那样通过身边的车而被大家熟知,它一直是日产全球电动车聆风型的供货商。第一代聆风的电池容量仅为24 kWh,在售第二代车型也才40kWh,相比国产较新的电动车都没什么竞争力。而其最大优势项就是电池安全,聆风全球销量超过40万台,在9年的时间里没有一次自燃事故。

 

 

  或许有人会说聆风的电池容量、动力(放电策略)要比特斯拉差远了,但正所谓事出必有因,好结果没有技术底蕴是不可能实现的,《电池那些事儿》系列文章稍后就将单拿出来进行详细解读,敬请期待。

 

  3. 入局国产电动车失败的三星SDI

 

  三星SDI不光做动力电池,它是三星电子领域相关产品的集合,如液晶屏幕,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都有合资公司,制造电动车电池的只有西安一家(三星环新),在2015年就签署建厂协议了。

 

  奈何赶上了国产电池“白名单”出台,装备了三星SDI电池的江淮iEV6S无法享受补贴,宣告了入局国产乘用电动车的失败,只能转向没有补贴的大巴、物流等商用车领域。

 

 

  三星SDI不同于上文的松下、AESC只是少量车型的专属,如国内在售宝马i3、i8,还有奔驰、奥迪、大众、保时捷、克莱斯勒、马自达等品牌,与其合作的汽车品牌不胜枚举。

 

  另外,三星SDI电池产品更松下一样,也是圆柱电芯的方形电池为主,与宁德时代相同思路、高安全性的棱柱形电池,是其短期内的突破口,现在来看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大,新制造工艺的成本是最大瓶颈。

 

 

  4.低调、散热结构领先的LG化学

 

  LG化学本身的技术与产能都算得上动力电池巨头,不过相比三星SDI的全球化战略,但涉猎的车企不多,主要就是韩国本土的现代和起亚,以及美国通用集团和福特。并且因为其产品有交集的车型都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如LG化学最大客户通用集团的雪佛兰沃蓝达(Volt)、Bolt等都不在国内销售,所以在本文的四大电池巨头中,它是最低调的。

 

 

  别看LG化学在国内知之甚少,但其技术方面实力过硬。其最出彩之处在于,能在两层电池之间装备散热板,更有效、有针对性的控制电池温度,避免过热发生自燃。在2017年笔者试驾君威30H混动版,通用集团还是使用老的日立品牌电池、刚宣布宣布改与LG化学合作之时,这项设计就已经能量产了,如今技术更成熟了。

 

 

  全文总结:国产电池“白名单”以及补贴,给国内新能源市场带来了井喷式的增长,在“量”上面一跃来到了全球第一,但是“弯道超车”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硬实力的“质”,我们要正视与海外品牌之间的差距。

 

  或许海外电池以前、现在都对消费者买车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未来这绝对是仔细斟酌车辆细节之时的关键因素。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