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滴滴带火了网约车市场,入局者也是一波接着一波。而在各大利好政策以及新能源市场的"诱惑下"下,不少造车新企也试着往"出行市场"发展了。
6月27日,新特汽车北京举行出行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出行平台"新电出行"。未来,新特汽车产品不仅面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还将用于共享出行领域的运营服务。
主要在三四线城市运营
据悉,新特汽车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布局出行市场,是国内造车新品牌中较早布局出行的企业,并已成立出行事业部。2018年12月,新特汽车"新电出行"平台获得交通部线上系统认证,还分别在今年4月30日和5月13日获得贵安新区、成都两大地方牌照,并计划重庆、杭州、南昌开始地方牌照的认证,争取在2019年努力达到100个城市的落地。
据悉,新电出行将包含多项出行服务,包括网约车、顺风车、接送机、旅游直通车等等,丰富不同用户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新电出行将主要在三四线城市运营,一二线城市并不会急于推出。
作为新兴的造车企业,新特汽车不仅发布了首款量产车新特SITECH DEV 1,还在谋求除了生产、制造、销售之外的更大市场,目前来看"新电出行"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打通新特汽车"电动"、"出行"、"充电"、"智能"四大板块的出口之一。而在发布会现场,新特汽车还与美团打车、携程专车、悟空租车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新特汽车CEO表示,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变革,汽车企业也在寻求生产制造之外更大的市场,而出行市场会是新特汽车坚定的布局方向。
"蛋糕"大却不好做
对于"新电出行"进军网约车市场,不少消费者对其持有怀疑态度。
在去年年底,新特曾提出了一个目标:"2018年,我们实现量产交付4000台,2019年,我们的目标是4万台交付。"而与新特的目标相比,其销量却惨不忍睹。数据显示,5月份新特DEV1只卖出了56辆。如何在下半年的时间里迈过40000台的大关,或许新特也只能从"网约车市场"入手。
当然,入局"网约车"似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从大环境来看,如今的"出行市场"无疑是非常火热的。不过,造车新企想要做好共享出行,尤其想在中国做好共享出行并非易事。从当年的滴滴Uber大战,到现下美团的突然杀入,都让人看清,中国市场的竞争并不单纯在于战略布局和用户理解,还要有庞大的财力加持和足够的魄力支撑。就算像滴滴一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仍然会面临着运营、盈利、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重重挑战,稍微松懈就可能被推下神坛落入谷底。而对于新特这个本就需要依靠大量融资才能生存下去的造车新企,更不是一件易事。
疯狂之后,一地鸡毛?
曾经,国内"出行市场"一直是滴滴独大。2017年,滴滴以58.6%的渗透率位居各平台之首。尽管现在这种情况也还没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但由于去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后,滴滴出行早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上。
可以说,滴滴顺风车业务的下架给了竞争对手可趁之机。目前来看,不仅有美团高德等巨头纷纷进入网约车市场,试图打破滴滴的垄断优势,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也在想方设法分在这个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上汽、一汽、宝马就不多说了,如今就连威马、小鹏、新特等造车新企也来了。
毫无疑问,"出行市场"这块大蛋糕着实诱人。作为人们出行的"代步车",网约车已经成为了众多消费者不可代替的一部分。自2015年以来,网约车市场呈现高速发展的状态,市场规模已超千亿。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出行市场的整体规模可达28亿次/天,网约车出行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9000万次/天,并且这个数字正在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网约车的市场总规模将达到5130亿元。
诱惑如此大的"蛋糕",谁都会想去分一盘羹。就如此前一窝蜂涌出的造车新企一般,如今的"网约车"市场是人人都想进,人人都想得好处,其中肯定少不了一些"鱼龙混杂"之物。可蛋糕再大,也总是会被分完的。而当疯狂之后,或许这个市场又将剩下一地鸡毛。
小编语
出行市场的格局确实在慢慢发生改变,其中少不了各种"滥竽充数"之物。不过,对于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言,没有实力仍旧是站不住脚的。而"出行市场"或许在不久后也会与如今的传统车企一样,退潮之后方知谁在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