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美丽的早晨,久违的阳光冲破了持续多日的阴霾,与天公作美相得益彰的是,我的内心充满了即将见到女神的喜悦。
与往常一样,我点开手机中的APP租了一辆共享汽车。当我看到那辆外观充满划痕,并且左前翼子板有着一个大坑的“新能源汽车”时,我就知道,“是你没错了”。
进入车内,还是熟悉的令人作呕的烟草味,以及上一位用户遗留下来的各种垃圾,收拾干净后我不由得感叹,“共享汽车真是好,治好了我多年的懒癌”。
一路上,那从未做过四轮定位的转向令人大呼牛逼,呼呼作响的风噪、胎噪让人陶醉,因为速度太快即将翻过来的引擎盖让我放慢了速度,“这车居然还带安全驾驶提醒功能,棒棒哒”。
虽然整个过程有些不太美,但这并不影响我即将见到女神的美好心情。要知道,我曾经可是在38°的高温下,开着空调坏掉的共享汽车走南闯北的人,心态早已做到了波澜不惊。但是,我最终还是被激怒了,在我停好车即将飞奔去见女神的时候,APP居然提示无法还车,原因是车门没关。在我尝试了无数次之后,依然如此,最终我只能向客服寻求帮助,然而,半小时之后,电话仍然无人接听,完美的一天,就这样毁了……
在此,我想说的是,以我两年来使用的各大共享汽车的经验来看,现阶段的共享汽车就特么一垃圾!
最影响客户体验感的就是那比车龄十年的二手车还差的车况。由于现阶段国人的素养参差不齐,再加上又是公共工具,所以共享汽车车况差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车况差,维护也差,这就让人极度无法接受。没人清洗内饰,没人修理空调,雨刮水长期处于枯竭状态,方向跑偏已是常态,最关键的是我还遇到过手刹失效、车窗无法下降、车内没有后视镜、转向灯无法打开的尴尬情况……
电量不足更是常态。经常都能看到停车场里停满了车,但是手机APP里却显示无车可用,何其多的车无人充电、换电,让真正有用车需求的客户只能“望车兴叹”。更让人抓狂的是虚高得过分的续航里程,导航显示剩余里程80公里,我到目的地的距离40公里,最后的结果是我在保安大哥的帮助下把车子推进了停车位,如果行驶距离再远一点,我是否就会面临被扔在路边的尴尬?
最开始习惯使用共享汽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相比打车,不少共享汽车会便宜不少,相比公共交通,共享汽车会快很多。比如我去机场,坐地铁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打车只要半个多小时,不过需要花费70元左右。如果使用共享汽车,同样半个多小时,价格却不到出租车的一半。但是,我现在觉得,相比节约的几十块,我更加惜命。虽然以上情况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共享汽车品牌,但我使用过的大部分品牌,基本都是如此。
即便如此,我仍然相信共享汽车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笔者认为,汽车的所有权向使用权让渡是大势所趋。绝大多数人对于汽车底层逻辑的理解都是“出行”二字,现在,“共享汽车”这个“途径”可以替代“购买一辆汽车”达到“出行”的目的,那么,共享汽车的未来就有了可能。
共享汽车的优势在于省去了用车的日常烦恼,保险、保养、停车、事故等一系列用车中会遇到的问题都有厂商替你解决了,你只需要用车就行了。劣势在于在现阶段的情况之下,不少规定了还车点的共享汽车品牌,由于覆盖点不够全面,会出现还车点与目的地距离较远的问题,以及上文提到的体验感问题。
现实中尴尬的点在于,目前绝大多数共享汽车品牌,都只是主机厂为了销售新能源汽车而打造的“买家”,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共享汽车都是低端纯电动汽车的原因。所以,目前共享汽车所有的体验感问题都是主机厂在主观上的“不作为”导致的,能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好看一点、能让外界看到自身从制造商向出现服务商的转变,达到这两个目的就够了。至于搞共享汽车的亏损,对于偌大的主机厂来说,压根不叫事儿。
但是,一旦市面上出现了像滴滴这样的寡头企业,行业变革也就是短短一两年的事。未来,笔者猜想共享汽车应该是这样一幅光景:
几家大型出行企业形成对行业的垄断;主机厂沦为出行服务商的代工厂;只要有停车点的地方消费者就能使用共享汽车,没有停车点的限制;短途行驶使用纯电动共享汽车将常态化;长途出行使用燃油车或者采用换车模式,每个高速服务区设有充电桩,消费者可以选择充电或者换一辆电量更加充足的纯电动汽车。
如果在传统主机厂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中,前者击败了后者(虽然不太可能),那可能就是这样的光景:
几家大型传统主机厂成功转型为出行服务商,对行业形成垄断,并且盈利结构发生了改变,以前靠造车、卖车挣钱,今后靠服务挣钱。所有的制造环节都是为用户的体验感服务,制造出的产品要足够节油、耐用、乘坐感舒适,纯电动产品则要减少充电时间、提高续航里程。此外,可以预想的是,由于传统主机厂大多历史悠久,技术储备丰富,应该会针对性的推出一些个性化用车服务,比如针对玩车的人,提供一些共享性能车;针对商务需求,提供共享商务车;针对一家人的出行需求,提供共享七座车……
写在最后
现阶段让所有人头疼的停车问题、用车问题以及堵车问题,当共享汽车普及之后,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或解决。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共享汽车足以满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个人购车行为将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而对于我这种对驾驶有着某种执念的人来说,一些个性化服务也能满足我的需求,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