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诞生初期,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仅仅是最基本的代替行走,希望城市尽快运转起来,于是汽车都是千篇一律的简单造型,当然这也受到当时制造工艺的限制。随着近百年的发展,汽车在满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也被赋予了很多精神和文化内涵,现代汽车很多都与艺术挂钩,但是在汽车诞生初期,便有了车轮上的艺术,这便是凯迪拉克,玩艺术,凯迪拉克是无敌的。
从尾鳍到钻石 艺术来源于生活
今天的凯迪拉克汽车拥有这个星球上最具识别性的外观设计——钻石切割,凯迪拉克的设计语言——钻石切割作为品牌的DNA被深深植入它旗下所有型号的汽车。回溯历史,钻石切割设计并不是突然出现在凯迪拉克汽车上的,而是有一个源起-火箭尾,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进化,最终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这要从凯迪拉克1948年制造的埃尔多拉多说起。设计师从二战的野马战斗机P51获得灵感,在后挡泥板的尾部,向上升起了左右两个小小的突起,来模仿战斗机的尾翼造型。就是这两个小小的尾鳍,开启了二战后十年的汽车火箭尾设计的浪潮(当时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有设计和制造火箭尾造型的汽车)。
火箭尾的外观设计终于在1959年的埃尔拉多拉上达到了顶峰,火箭尾鳍作为一个独立元素被分离出来,而且高度超过了挡风玻璃,接近整个车的最高点,尾鳍后缘的四个刹车灯被设计成火箭的造型,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太空时代的幻想,车尾的飞机整流罩造型和车头的镀铬保险杠,让整部车显得熠熠生辉。直到今天,埃尔拉多拉1959都是世界各地的汽车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
被保留下来的锋利精致的风格,开始逐渐蔓延到凯迪拉克汽车的每个部分。直到1968年的埃尔多拉多,凯迪拉克汽车上第一次出现了钻石切割的设计语言,如果只看棱角分明的车尾,这几乎就是一辆今天行驶在路上的凯迪拉克,充满未来感的剃刀式尾灯设计甚至会让你误认为这是凯迪拉克的新款。当然,埃尔多拉多1968的钻石切割设计,只是昙花一现,钻石切割被凯迪拉克作为设计语言是在多年以后。
充满艺术气息的经典外观设计,没有一蹴而就的,都会经历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循环往复最终形成设计语言的过程。
百年历史 38次换标
在过去其100多年的品牌历史中,凯迪拉克换标次数多达38次。每一次的演变,都饱含品牌的故事和时代的烙印。
凯迪拉克公司创立自1902年8月22日,其前身是因经营不善和内部纷争而重组的亨利•福特公司。接手这一公司的是汽车工程师亨利•利兰。
与很多汽车品牌的命名不同,凯迪拉克(Cadillac)并非是创始人的名字,而是为了致敬底特律城的建立者探险家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先生。当时恰逢底特律城建立200周年,凯迪拉克品牌就此诞生。
凯迪拉克第一个真正的车标是在1906年注册的,其设计灵感源自凯迪拉克先生的纹章,由郁金香花环、盾牌、王冠、人名四大元素组成。花环代表成就和荣耀,盾牌代表勇敢开拓和百折不挠,王冠则代表凯迪拉克在汽车行业中的贵族地位。此外,盾牌部分还融入了鸟形鸭和十字军战士的元素,寓意神圣、大胆、勇猛。
在此后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凯迪拉克的Logo更新次数多达38次,但基本都围绕着1906年的车标版本的而设计。花环、盾牌、王冠是被应用最多的元素。
电影里的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也是与好莱坞电影一起成长起来的美国文化符号。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凯迪拉克、电影”,便会惊讶地发现,众多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大片中都有凯迪拉克的身影。且不说在大多数关于美国总统出现的相关桥段中,黑色加长凯迪拉克专车体现出的“荣耀和梦想”美国精神让人物形象更显尊贵;其实,凯迪拉克更多时候是以时尚锋利的外形和前瞻领先的科技配备映衬出电影人物的瞩目风范。
在堪称美国商业电影的经典之作《教父》中,马龙·白兰度乘坐的凯迪拉克豪华轿车高贵凝重,尽显一代教父的权势与威严,又仿佛向人们倾诉着教父那些不可言说的神秘往事。美国科幻大片《骇客帝国2:重装上阵》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飞檐走壁的救世主尼奥,恐怕就是在视觉效果上与影片极度个性化的虚拟世界完美融合的凯迪拉克CTS了。在令人叹为观止的15分钟追车场景里,这款豪门名车化身激情疾驶的先锋战车,演绎出凯迪拉克新时代的超酷形象。
时至今日,凯迪拉克不断将全球领先的尖端技术融入造车工艺,并使其在电影里展现出不凡的震撼表现。在《逃出克隆岛》里,凯迪拉克经典概念车Cien配备北极星V12发动机,爆发的澎湃动力将那场公路追逐演绎的张力十足,让人血脉沸腾。最新出品的《替身标靶》中,无所不能的男主角凭借凯迪拉克座驾所搭载的OnStar通信服务系统,与外界同伴取得联系,并在OnStar的语音导航下,与荒岛中的不法分子展开周旋,最终顺利达成使命。
除此之外,以凯迪拉克为电影命名或剧本主角的电影也不胜枚举,如《The Solid Gold Cadillac》、《Cadillac Ranch》、《Cadillac Man》、《Black Cadillac》、《拜金一族》、《西班牙女佣》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聚集吉姆–凯瑞、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布莱恩–亚当斯等大腕明星的影视巨作《Pink Cadillac》和2008年由奥斯卡影帝亚德里安–布洛迪和R&B流行天后碧昂丝–诺尔斯主演的《Cadillac Records》。
到底有多少部电影作品中出现了凯迪拉克?我们数不清了,但仅在 2011年,大名鼎鼎的电影就有《盗梦空间》、《特工绍特》、《城中大盗》、《社交网络》、《钢铁侠2》、《冬天的骨头》。
音乐里的凯迪拉克
在北美流行乐中,凯迪拉克一直是歌词中的高频关键词。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凯迪拉克就开始出现在乡村蓝调、爵士、摇滚乐当中,比如德州乡村蓝调大师Lightnin'Hopkins演奏过无数次的神曲 “Big Car blues”。 黑色凯迪拉克作为歌曲故事的关键词贯穿始终,“凯迪拉克”一词出现10次之多。
同一时期,19岁的Joyce Green推出名为“black Cadillac”的摇滚歌曲,痛骂偷腥男友,并声称会把他的尸体装进黑色凯迪拉克,开着去他的坟墓。
Lightnin和Joyce 钟爱黑色凯迪拉克,来自伯明翰的爵士歌者Paul Bascomb 则热爱粉色,歌曲命名简单直接就叫Pink Cadillac。
除了乡村、爵士和摇滚,作为美国本土的豪华轿车品牌,凯迪拉克也受到嘻哈巨星们的追捧。从Snoop Doggy Dogg到Kendrick Lamar,几乎每个rapper的音乐录影带中都出现过凯迪拉克。凯迪拉克豪华轿车似乎是放松心情,享受嘻哈音乐的最佳地点。
而为凯迪拉克销量带来48%暴增的歌曲当属白墙(White Walls),Macklemore谈到这首曲子时说,只想自由生活在他的凯迪拉克中。White Walls作为主打歌收录在专辑“The Heist”中,这张专辑已经卖出超过一百万张,所以Macklemore当然可以生活在凯迪拉克当中。
凯迪拉克在流行文化聚光灯下的强曝光使品牌成为一种文化货币。凯迪拉克全球高级副总裁Bob Ferguson曾说:“随意打开收音机,不管你听的是乡村还是流行曲,凯迪拉克是最频繁被提及的名字。” 凯迪拉克的母公司GM表示,这些歌曲并不是品牌官方推广曲,GM也没有为这些曲子的创作付费。
他们驾驶凯迪拉克,他们唱着凯迪拉克,他们是最伟大的音乐人之一,他们叫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尼尔·杨、强尼·凯什、KISS 乐队、冲撞乐队,当然还有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他是凯迪拉克最忠实的粉丝!
可见:百年底蕴,并不是吹的,你可以看到凯迪拉克身上更浓厚的艺术美感,却又不失去一辆车应该有理性层面。维持品牌始终秉承“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理念,在科技与艺术领域不断突破创新,奉献和造就了众多伟大的“车轮上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