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最多一届成都车展”的背面

  • 浏览量:1585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9-17

  

  9月14日,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车展落下帷幕。在9月15日的新闻中,有这样的标题:

  “订单最多的一届成都车展”。

  新闻显示,“本次成都车展总规模达20万平方米,130余个汽车品牌,1600多台展出车辆,全球首发28款,全国首发41款。观展人数72.51万,产生订单32394台。”

  (以上数据来自于“红星新闻”)

  以上几大数据,均超过往届。

  我查阅了往年成都车展的订单数据,2017年为30108台,去年则为2.9万台,那么今年超过3.2万台的订单,确实为订单最多的一届。

  订单的出处并不是无迹可寻,比如同样在9月15日的新闻中显示,上汽大众此次成都车展期间就斩获超过5000台订单,我查阅了去年上汽大众成都车展的“战报”——去年同期为4136台,今年增幅高达21%。

  颇有意味的是,2018年关于成都车展的报道,关键词是“减量增质”,意思是说虽然销量减少了,但是成交额比2017年增加了,也是一种巨大进步。而今年的“订单最多”则似乎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这是一场只许进、不许退的车展。

  凛冬已至,但在“私车第二城”,真的就能逆势回暖?

  我在9月14日车展最后一天期间就已经开始了采访。采访对象包括成都各大品牌经销商投资人及职业经理人。大家给我的反馈,却和后来的新闻报道有所不同。

  某新能源品牌店总发给我一些人群寥寥的照片,结合与相关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给出了我这次的采访对象中最负面的评价:一无是处。他举例说明了新展场的管理混乱:他曾经被检票口工作人员强行拦下,认为他是“黄牛”——后来根据解释,是因为恰好他当时入场时,有一拨“黄牛”在入场。

  “黄牛”屡禁不止,此为题外话。然而在采访中,大家对于“主会场移师西博城,服务方面并未跟上”这一点,属于普遍评价。更多经销商表示由于西博城太过偏远,导致客流量“大不如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销售表现。

  本届车展,各大新能源品牌要么面临量产交付压力,要么面临销量压力,参展品牌相比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声势明显要弱一些。其中TOP3的蔚来、威马、小鹏,在成都车展上除了没有新车亮相之外,面对的更是传统巨头新能源车型的“狙击”。车展方给到位置其实很不错的10号馆专门做新能源品牌的集群效应,但实际在销售端并不见得收效明显——成都作为罕见的不限购大城市,新能源馆现场人气甚至相比前不久我去报道的深港澳车展而言,差距都可谓巨大。内因外因导致没有达成销售预期,属于意料之中。

  那么,类似于上汽大众这样销量大大超过去年成都车展的品牌,实际情况又是如何?

  我的同事回复我,上汽大众的高销量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定任务、不限价”,也就是说在成都车展期间,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价格放得开。而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一些豪华品牌身上。

  “经销商越卖越亏,规模大的经销商还刚得起,小规模、新经销商,长此以往很快就跟不下去了。”

  这句话来自于某家豪华品牌店总之口,对于销量,他表示完成预期问题不大。但他在采访中,对于销售质量则表现出了深深的担忧。

  也就是说,在史上最高订单量的背后,其实是极大面积的亏损量,而囿于更多原因,大家更愿意去报道正面的数字,而很少有人愿意直面背后的阴影。

  好消息也是有的。BBA这样的头部豪华品牌反馈到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正面信息:因为西博城距离城区较远,来到车展现场的消费者,相比之前在世纪城时有更高的消费意愿。也就是说,距离帮忙筛选出了更高比例的意向客户。因此在本次车展中,头部豪华品牌依然“稳”字当头,大抵契合整个豪华品牌细分市场7%的整体增速。

  而头部品牌所认可的“意向强”这一点,却并非普适原则,更多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对于更多品牌而言,它们更追求曝光度、更追求客流量。因此在采访中,经销商对于今年车展的客流量普遍表示“不满意”。

  这其中应该有展馆面积更大,人群被稀释的原因。然而可以思考的数字是,2017年公布的观展人数有63.8万人次,相应产生的订单为30108台;今年人次为72.51万,产生订单32394台。成都人的购车意愿已经从每一千人购买47台,下降到每一千人购买不足45台。同样统计口径的数据中,成都人的购车意愿在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基于此,我采访了我的两位朋友。他们都是带着购车意愿去到西博城,然而在逛完车展后并没有下单。一位的意向车型是卡宴,一位则专门去看欧陆GT敞篷版。他们在看完车展并询价之后,都表示“没有很大的消费冲动”。

  “由于今年做生意的形势比较一般,考虑到不想挪用那么大笔的流动资金拿来买车,所以觉得不买也行。现在又不是没有车开。”

  而更具杀伤力的一句话则在于:“汽车又不是房子,总归不会越来越贵,不急。”

  这两位百万级别豪车的目标消费者心态,可能代表了很多类似消费者的看法。换购增购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刚性需求,大环境对于消费心态的改变,加上相关品牌优惠幅度并不大,他们选择了持币观望。

  这也难怪我一位豪华品牌的店总朋友在电话里对我说,“整体看起来还好,但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而面对未来,他表示必须稳扎稳打,“虽然看起来光鲜,但大家都不好过,毕竟冬天来了。”

  大多数品牌靠“杀价”求生,豪华品牌几家欢乐几家愁,超豪品牌也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有媒体直指这是“2019年最后一场车市豪赌”,我却闻到赢面不大的味道。

  销量赢了的,利润亏损面极大;利润赢了的,销量贡献不多。这场赌博,又有多少人是“明知会输却硬要上”的?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看到的都是一片歌舞升平,那么未来谁该对败局负责?可能当下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去因为数字而振奋,而是需要去多看看数字背后发生了什么?有更多人在关心,在这样的季节之下,究竟怎样才能更好求生。“提振消费信心”,已经不是喊喊口号的事了。

  捡了“耙活”(便宜)的消费者也要看清楚,卖车的时候卖家不挣钱,买家就要冒未来服务上被“宰”的险——毕竟为了活下去,大家都要恰饭。

  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文|赵小查

  图|驾仕派车展报道组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