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二届车联网与智能座舱大会即将开幕!

  • 浏览量:742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12-07
 
 
        随着5G、AI、大数据、汽车芯片与操作系统等技术的发展,推动汽车座舱不断朝着更高智能化水平演变,智能座舱的概念随之而来。放眼市场,当前无论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还是相关的科技公司,都争相在智能座舱领域跑马圈地,以抢占智能座舱生态圈的主导地位。
 
        智能座舱持续走热,玩家密集涌入                                                               
        目前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已经从技术、产品驱动转换为客户需求驱动,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知也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向“第三空间”转变,而数字座舱作为实现空间塑造的核心载体,凭借技术成果易感知的特性,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点。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视线聚焦在智能座舱领域,使诸如大尺寸触控屏、多屏联动、智能表面、情感引擎、多模交互等新兴技术得以迅速普及,座舱的内涵和外延也由此不断扩展。。
 
        例如11月20日,东软与亿咖通合作研发的智能座舱系统就在2020广州车展惊喜亮相。据了解,该系统由东软基于亿咖通科技E01芯片研发,在GKUI平台上融入了导航、音乐共享软件、在线OTA升级等丰富的车载智能互联应用,可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出行需求。
 
        作为智能座舱领域的两大主要玩家,东软与亿咖通在智能座舱领域均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其中东软在汽车座舱领域,已经形成了车载信息娱乐、智能座舱系统、T-Box、全液晶仪表、车联网安全、手机互联、V2X等产品线和开放的“云平台”,可满足当前绝大多数的座舱研发需求。
 
        而亿咖通虽然成立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在智能座舱领域也有着十分丰富的产品线,涵盖汽车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精地图、大数据及车联网云平台等多个核心领域,其为吉利汽车深度定制开发的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目前已拥有超过220万4G在线用户,搭载超过40款车型。
 
        同日,高通宣布将应用其首个由AI助力的车规级可扩展数字座舱平台,支持奇瑞捷途和梧桐车联,为即将交付的捷途X70 PLUS打造先进数字座舱体验。该平台具备沉浸式图形、多媒体、计算机视觉和AI能力,可以满足下一代汽车先进功能对更高水平计算和智能的需求。
 
 
捷途X70 PLUS数字座舱,图片来源:捷途
 
        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积累,早在2014年高通就推出了第一代数字座舱平台,2016年和2019年我们又陆续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数字座舱平台。其中高通的第三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可以提供高度直观的AI体验,支持驾乘人员的个性化设置,实现车内的自然语音控制、虚拟助理,同时对人机界面可以进行自适应交互,以及提供更智能的导航等。
 
        目前很多汽车制造商推出的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数字座舱背后都有高通的身影。
 
        另外,诸如佛吉亚、哈曼、德赛西威等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百度、腾讯、阿里、华为等科技企业,也将智能座舱当做了发力重点,积极布局,在此背景下,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据ICVTank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达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46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
 
        多重难点仍待攻克,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
 
        智能座舱虽然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汽车电子产业链主要掌握在国外大厂手中,行业集中度较高。那么,面向智能座舱这样的新兴市场,中国有机会弯道超车吗?
 
        答案显然是有的,并且机会很大。随着汽车四化的发展,汽车领域掀起跨界合作潮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有机会进入智能驾驶领域,由这些企业提供的数据支撑以及算法软件等,正是为传统汽车座舱产品赋能的关键。而中国的科技企业在互联领域一直走在前沿,拥有流量和生态优势。基于此,国内车企、供应商或将有机会借助互联网加速缩短甚至赶超国外大厂。
 
        比如智能座舱领域的“新秀”华为,仅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开发的一个小场景HiCar,目前就已经“征服”了超过20家汽车制造厂商,与150多款车型进行了合作,合作应用超过30款,2021年计划预装超过500万台。未来,华为计划通过“鸿蒙车机OS软件平台+鸿蒙车域生态平台+座舱智能硬件平台”赋能数字座舱,构建人-车-生活全场景出行体验。
 
        但另一方面,新兴市场,有的是机会,也要看到摆在大家面前的巨大挑战。
 
        特别是在芯片等智能座舱核心技术环节,国外零部件巨头目前依旧掌握绝对优势,国内厂商期望向这些环节切入并非易事。而且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各方合作,现阶段参与产业链的各方企业都试图在合作的基础上掌握主导权,这将导致多方在利益分配和合作模式上难以立即达成共识。
 
        此外,传统车企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审核较其他领域有着很多特殊的要求,国内企业要想打入其中,势必面临严格的质量标准检测,以及来自其他成熟的国际Tier1巨头的竞争压力,毕竟现阶段智能座舱领域的很多本土玩家是从消费电子等其他领域跨界而来,或者是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初创公司,在汽车领域的积累还很有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传统车企的数据孤岛效应问题。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功能只有通过大量数据用以辅以算法训练,才能产生更好的反馈,以此进行持续升级。若在合作过程中,车企不愿意公开、共享数据,那么产品功能的打造也将受限,甚至对用户体验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由此可见,智能座舱的大规模产业化之道已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必须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盖世汽车将于12月1日-2日召开的“2020第二届车联网与智能座舱大会”或许能够给出一些参考。在此次论坛上,来自上汽大众、吉利、小鹏等整车厂以及佛吉亚、百度、高通等技术供应商的几十名权威嘉宾,围绕车联网、AR-HUD、液晶仪表、座舱域控制器、车载操作系统OS、OTA等相关话题进行深度分享及圆桌讨论,共同探讨车联网及智能座舱领域在新形势、新格局下的发展,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集体智慧。
 
        也希望与会嘉宾在此会议平台,交流互动,凝聚共识,为助力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欲了解会议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