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张宏志:“智”空间,“芯”体验

  • 浏览量:491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1-08-10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2个中外论坛+12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月19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智能座舱创新技术论坛”上,地平线副总裁、车载智能交互产品总经理张宏志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今天前面韩老师、华为的邓老师都讲了,分两个阶段看,永远都会把事情分成功能、智能,比如说手机,机器人也是一样的。

 

智能化能把服务以主动化的方式推送给到人,这是和以前的机器产生截然不一样的。以前的机器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是由人所设计出来的是固定功能的事情。所有的能力、所有的服务全部是由你来发起的,人要他做什么。

 

但是接下来的时候很大的区别和改变点,不管是深度学习还是宽度学习,机器会产生自主意识。因为机器给你所有内容、所有服务是基于它的理解,但是决策依然是在你这里。

 

像加拿大人恐惧的文化,在于当人失去了决策权力和决策能力以后,机器所做的很多决策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做人机交互设计时、智能座舱设计时,地平线的观点是应该锚着最后的点设计,锚着“第三生活空间”来设计,而不是在于把车的功能堆砌和完善出来。

 

目前来讲有两点:

 

第一,当前到底处于哪个时代?为什么不能说现在是智能化空间,不能让我成为智能化的合作体、协作体的原因。

 

地平线认为主要是技术限制了这件事情。有三点原因:

 

(1)比较大的计算力芯片。

 

(2)需要非常多非常成熟的相关算法。

 

(3)产生的数据、需要的数据、处理的数据超越于移动互联网。

 

可能需要更多GPU训练,更多数据存储,更多机房,更大的带宽。在这几个因素上都会产生限制。

 

现在大家更多提到的是多模交互,不管是多模感知,通过异构数据放在一起感知它,还是通过人与人的交互方式和机器交互?现在全部都集中在多模交互的阶段,最大的特征和特质在于所有提供给你的功能和服务,都是被设计师、产品经理提前预设好的。能够给你的差异性感觉是TDS的预期,可能是策略的排序优先级高低权重的差别点,难以做到伴随着数据的不断输入、群体性数据的输入而产生一定推理作用。

 

人类现在的所有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习惯于设计功能,这是这么多年的教育经验,没有足够强的站在上帝视角的设计机器人。本质角度更倾向于把自己作为“上帝”,创造新的生命体、归集的生命体,最大的特质是让归集的生命体自己学习自己晋华。

 

过去这几年和汽车行业不断合作,向车企、客户提供座舱解决方案时发现几点:

 

(1)最容易被用户和客户所接受的是在于把车上的功能变得智能,比如说空调、座椅、氛围灯智能,车身功能接口以及和环境做匹配关系,把不智能的设备、功能变得智能。这点最受用户的欢迎和喜欢,因为是最浅层次的满足点。

 

像今天在这个时候这个季节,上车很难不开空调,必然按空调。但空调主动地按下去换成机器智能化地按下去你会很满意,你对24度26度的敏感度没有那么高。但大冬天开不开窗户很敏感,抽烟的时候必然要开窗户,智能化水平反而要求更高。

 

(2)人和机器很大的问题是关系问题,谁做主、谁决策、谁推荐的关系问题。这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人和机器共同在驾驶那款车,而那时候会影响安全。双方如何交互共同做决策变成了关键问题,更大程度上要通过人和机器的交互过程变得更安全,否则就没有交互,完全是机器自己去开,是在用L4、L5的要求在要求现有车上的智能化功能。

 

(3)座舱能把精神通过主动感知和连接服务,连接到网络世界中去,而智能化的最大价值在于现在处于网络连接的世界,可以通过手机把自己连接到网络,智能化的价值在于提高连接效率。

 

看一下地平线对技术性的理解,机器的核心价值在于主动化服务,现在所有的开发是基于给数据用神经网络结构的方法学习规律,而规律本身被学习出来后是机器可以主动服务人的基础。从2020年开始,人机交互趋势会发生非常变革性的改变,在于要往情感化方向、更加简单,并且以推理为中心所产生的交互方式。

 

不管是地平线交互的长安的UNI-T、UNI-K,还是广汽的AION Y,感知能力都在增强,车的感知远远超越手机,车本身所提供的感知接口丰富度是所有智能化设备中很强的。海外不管是奔驰还是宝马,全部是冲着这个方向在走。

 

对地平线来讲,地平线的观点是不应该再重复地把手机APP功能做更多详细化的设计和改版,让它适应于车上的屏幕。而在于要重构用的功能、内容和服务,把它全部重新连接到新的网络中去,而新的网络很大的特征是要具备推理能力。

 

肯定是突破性的创新,不会是渐进式的,核心整个行业应该做的事情是建立起智能大脑,让机器学习人的习惯,取得更快的进步。

 

列一下关系图,核心来讲在于大脑能够把推理这件事情做的更好,推理很大的特征是可以把人的时间释放出来,让人可以从事更有价值的事情。更多交互是以机器发起的这一轮进行交互,并不是由人进行交互。不管人的眼神交互、手势交互、语音交互,很大的价值在于进行第二轮决策和确认,以及对机器所做推荐的修正。

 

在未来好的人机交互是什么样的?应该是趋近于零的。行业的评估方法是机车和用户交互了多少次,大家一直把次数变得非常多来变成评判标准,这件事情被写上了研发、产品、设计师的KPI要求里,领导用这个东西来卡奖金、卡考核。

 

但越来越智能体数字应该趋向于零,现在坐在车上,车的空调自动被打开了,你才不愿意和车做交互,因为你没必要调空调。但是站在考核的角度来讲,必然是“先生我把空调给你打开了,请问25度合适于您吗?”这种感觉无非是你去饭店吃饭,今天点什么菜?辣的不辣的?有没有忌口,喝不喝啤酒,喝冰的喝凉的?喝什么?你花了20分钟和服务员掰扯完之后会发现算了,我去隔壁那家,很简单,把你们主要的菜给我推荐几个,我吃好就好了。

 

人不太愿意和机器过多产生交互,毕竟人和机器人是两个物种的事情,机器还是属于低级的物种,我们不愿意和蝼蚁的事情产生过多的连接和情感交互,因为它是更强的辅助。

 

从可实现性的角度来讲归纳成为智能化三要素,所有用户最关心的是车载AI场景应用,但场景应用需要算法,需要开发工具,需要底层计算架构的支持,需要底层芯片的算力支撑。这个系统解决的时候可以总结成三点:

 

(1)需要不断增长的算力,计算资源永远是不够的,如同电力系统、石油系统一样。

 

(2)算法。算力永远是不够的,所以算法、软件必然要跟硬件比较深度的结合设计,满足高效率问题。

 

(3)数据。伴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所需要的数据将会是非常大量的,但果人类花自己的时间不断处理数据,这就变成大家现在听的高效的话,人有多人工,它就有多智能。这是悖论的事情,根本角度是机器自己处理数据,自动化训练算法,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提的目标是每年对数据处理的成本以50%的成本往下降,这样才能满足爆发性数据对智能化系统的相关要求,如果数据处理不过来的话,智能化系统进化速度就会慢。

 

发展趋势的判断,所有的智能化以接入传感器为核心,需要接入麦克风、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设备,传感器所输出的数据在不断增强。

 

比如说2023年座舱类摄像头将从DMS的角度进入500万,从OMS的角度进入800万,而麦克风数量至少是4麦克以上的。

 

这么多传感器和传感器像素数的增长,并且伴随着算法的增长。统计了一下,行业内在手机上以及客户的需求,赫然发现对座舱深度学习算法的需求在端侧将达到150个,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到一点,座舱所需要的AI计算算法将会在上百T。

 

地平线核心观点认为要先解决算力问题,解决“地”足够丰富、足够厚实才能种出庄稼。大算力计算芯片能把生产力解决掉、释放出来。

 

就算有了很好的算力,需要足够好的开发工具,开发工具最大的特征是能够数据半标注、全自动标注、算法自动化训练和测试。这样这样的情况系统的进化速度才是足够快的。

 

地平线的想法在于把开发工具和社区开发平台做开放,满足大家在芯片上尽快把我们认知到的150多个算法开发出来,尽快迭代,看一下人机交互系统到底能进入什么样的智能化水平,再次进入下一轮迭代修正它。

 

基于芯片和算法提供全车智能化感知给到上层应用部分,上层应用部分能拿到环境数据进行推理,并进行多轮对话的节奏。

 

这是接下来发展的Roadmap,端侧算法数量在爆发式增长,2022年将会有上百个端侧算法跑在车载上。到2023年将达到150多个算法,而2023年和L3级别相配合的车将会给用去营造出来“第三空间”,那时候有些时间已经被释放出来了,那部分释放的时间只要有足够智能化的座舱,把那部分的时间发挥足够的价值,人的交互就会体现出空间。

 

谢谢各位!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