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王军方:双碳目标下汽车领域污染物与碳排放协同削减措施分析

  • 浏览量:534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1-08-10

 

2021617-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新战略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2个中外论坛+12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19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上,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军方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个机会给大家交流一下“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怎么样在未来协同控制发展,因为我们单位是这么多年来为机动车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的部门,对于碳也是新的研究课题。前段时间,我们也是结合这些规划做了一些测算,所以今天就测算的结果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基本情况。

 

2、碳排放分析。

 

3、减排路径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

 

对污染控制和碳来说,2060年对从事大气来说有四个节点:

 

12025年习总书记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当然这里面的重污染和重型柴油车在各地有特别大的关系。

 

22030年的碳达峰节点。

 

32035年的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有很多指标分解,要消除污染天气,对我们来说挑战非常大。

 

42060年碳中和目标。

 

这是前期研究分析,这么多年交通领域碳排放的情况,1999-2019年,20年汽车保有量增加26倍,碳排放增加了4倍左右,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接近12亿吨,当然各个机构对测算有不同的算法,对于汽车领域来说是自下而上的算法,主要考虑的是汽车燃油消耗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结果中,还有非道路移动机械2.73亿吨未纳入统计范畴,小型客车和重型货车差不多的排放水平。

 

这个跟刚才各位领导说得差不多,我们国家是发展中的状态,目前交通领域温室气体当量排放,2014年公布数据是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6.7%左右。

 

当然美国、欧洲这么多年达峰以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差不多占到接近30%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国家将来其他领域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后,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二、碳排放分析。

 

这里用了一些模型,比如保有量的模型,也是主流的测算方法。

 

另外我们也是对标了一下国际上,这个比较清楚的就是这两个图,主要和美国对标和欧洲对标,美国现在是千人保有量是800多辆,我们国家2019年是174辆,有比较大的差距。当然现在美国人均GDP 8万多美元,咱们国家才1万多美元。

 

根据发展趋势来说,GDP超过2.5万美元以后,差不多千人保有量比较稳定,而且达到饱和值以后,基本上不太变了。

 

现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可以看到他们的变化非常小。

 

还有几个规划中的因素,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可能也有一些GDP的分析,所以我们差不多到2030年的时候,GDP差不多要突破2万美元。

 

这里有个基本判断,交通领域中汽车低碳是主要的领域,前面的比例可以看到,而且还有未来15-20年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

 

2035年之前,燃油车占比相当高,而且需要重视实际碳排放的控制,还有污染物的控制,当然我们也知道RID的法规。

 

另外交通领域现在的措施没有办法实现2060年的中和目标,还有大家也都比较认可的汽车是交通领域中最具有提前加速推进零排放的部门,就是大交通,比如船、飞机。

 

当然商用车存在一定的难度,汽车是比较具有可行性的。

 

这是我们做的测算,考虑到车辆淘汰、人口变化,包括千人保有量的发展,我们预测的结果从趋势上看,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2040年以后高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差异在逐步减少。

 

2040年以后的措施,相当于几个情景措施,强化措施带来2亿吨的减排,最终汽车行业通过大力推动新能源车,还没有办法完全实现自身的中和。

 

这是2035年以前做中短期内各个措施带来减排量的比例,短期内燃油车的能效提升带来减排量是蓝色这一块,实际上还是挺大的。

 

从长期而言,新能源车的推广是一项最主要的措施,短期内还有运输结构调整,包括货运结构和出行结构的调整也会带来减排量,这三项措施是汽车领域最主要的减碳措施。

 

三、措施建议:碳中和。

 

在大的测算背景下,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结论,我们觉得基于碳中和目标下的规划和设计还是比较重要,因为现在主要是基于碳达峰的预测。

 

目前来看基于达峰的规划,目前还不足以实现2060年的综合目标,所以我们觉得在一些顶层设计和规划上需要考虑综合的目标,包括完善的法规政策标准,还有碳中和目标的规划,包括新能源汽车到202520%的目标。

 

可能基于中和的目标,还需要提速。另外关于形成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和实施方案。

 

另外在交通、环境、发改、工信、能源等部门,顶层设计上还是要形成合力。还有整个碳排放的统计、核算、监测全链条的监管体系。

 

具体的政策根据刚才的测算:

 

1)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这是最主要的措施,尤其是在长期看来。

 

2)交通领域能源多元化发展是必要的补充,比如电力为主有生物柴油、氢燃料、可再生能源。

 

3)传统燃油车的低碳发展,尤其2035年以前是非常主要的措施。

 

4)老旧汽车的淘汰,不论从污染物的降低,还是碳排放的降低,都是减排量最大的措施。

 

我们在措施里,还需要一些配套的政策,当然分为两类政策:管理、激励。

 

刚才马处长介绍得类似,当然我主要基于环保方面,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二氧化碳核算体系、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协同控制体系、碳交易等,激励政策主要是推动目前测算的三项措施,比如新能源汽车怎么推进、运输结构怎么调整、老旧车怎么淘汰,主要是资金、税收激励的政策。

 

总结:

 

12019年汽车排放差不多10亿吨,排放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低,跟国外国家的千人保有量相比可以翻几番。

 

2、根据四项措施,预计2027-2030年左右达峰,峰值有2-4年的平台期,很容易不达峰,也很不容易达峰的阶段。

 

32060年以目前的措施往下推,碳排放仍然有1-4亿吨的余量,需要我们提前部署加大余量的减少,最终仍然还会保留一定的内燃机车,但是碳的量可以1亿吨,也可以4亿吨,也可以0.5亿吨,根据目前政策的推动速度。

 

42035年以前,我们认为是碳达峰和污染物协同控制的阶段,燃油车的替代和发展还是主流。

 

52036-2060年期间,是碳中和为主,汽车零排放的阶段,而且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碳捕捉技术等等。

 

我的介绍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