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未来第三空间——智能座舱的研发思考

  • 浏览量:185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1-08-09

2021617-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新战略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2个中外论坛+12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18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的融合与升级”上,威马汽车副总裁Thomas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威马的Tomas,今天讲一下威马对于“第三空间”的思考,简单来说就是对用户的思考。

 

威马作为今天唯一的新势力代表,跟大家汇报下我们威马这一路走来的智能成就。

 

2015年我们一起开始打造智能电动车的时候就希望利用科技技术的能量和用户实用性结合起来,我们威马是抱着这个理念切入市场的。今天来看,威马小鹏、蔚来、特斯拉等等都在各自的道路上不断前进2018年推出第一代平台的产品,就是EX5,通过我们开发的理念,从设计、互联、驾控、出行、守护诠释我们的产品。

 

刚刚长安的伙伴不断提到场景,我们不断观察我们的用户,其实从用车实际场景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就是上下班、带娃、购物、近郊游等等。但是我们发现自从智能电动车出现了以后,这些场景使用的方法出现了变化。

 

举例来说,带娃是买SUV的用户是最常用的场景,我们在车上用的大屏,结果我们发现我们提供给用户爱奇艺的APP,累积用户量是5万左右的时候,爱奇艺的月活达到3万左右,在车内带娃的场景,我们的用户大量的使用视频的能力,场景没有变化,但是使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我在传统主机厂待了15年,我发现用户用车的方法发生变化,2016年我们开发产品的时候觉得语音是一个鸡肋,到今天市面上销售的95%的新车没有这个功能,但是我们威马EX5上面使用语音功能的非常多,超过5成的用户不断使用我们提供的语音功能。

 

我在上海通用的时候,手机的APP跟车子互动的使用率非常低,连1%都不到,你可以看到我们手机跟车的打开空调、解锁等等的场景,我们EX5的用户有很多的用户都在使用这个场景,甚至蓝牙的车控功能已经渐渐地取代了我们车厂定义的钥匙,今天我跟设计师讲,不要浪费时间开发车钥匙了,接下来不会有车钥匙这个东西了。这个就代表技术的能量和所谓的用户转变了。

 

今年是智能电车的元年,用户开始拥抱电动车不是性能多优秀,而是追求跟传统车子不太一样的地方,今天的手机跟十年前的手机都叫手机,但是十年前的手机是用来打电话,但是现在买的手机还是用来打电话,但是打电话的场景大幅度缩小了。其实车子也有渐渐往这个方向前进,一样是作为交通出行的工具,但是我们发现用户使用这个工具的方法、方式已经产生了变化。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到底接下来新一代的平台到底呈现什么样的效果,这也是今天在场很多领导提到的,一个是场景化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智能电动车一定要跟我的传统燃油车提供不一样的场景,如果我的智能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一样场景的时候,为什么不买燃油车,除了有政府补贴、上牌的政策以外,如果两辆车一样的情况,为什么买电动车,还要接受续航的困扰,一定是在智能电动车新的品类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场景化的需求。

 

成长性的需求,在中国市场非常特殊,中国市场有六成以上的销量是有30岁左右的群体,今天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年龄。等于你拥有车的使用生命周期三到五年当中,你可能从单身到结婚到结有小孩,生活不断地变化,但是我们以往的传统车卖给你,这三到五年就是不变的,唯一变的就是油耗慢慢增加了,性能慢慢减弱。但是到了OTA智能电动车的时代,对于我们厂家的挑战是怎么适应我的用户不断地场景的升级和变化,这个是我们认为接下来智能电动车两个很关键的需求。

 

我们把这两个需求打造新一代的平台,必须需要足够强的感知能力,也需要足够强的进化能力,要做到感知、进化,就意味着要有足够强的数据的采集能力,要有足够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把这个能力体现在车的上面。

 

传感器这个部分,在座的都很清楚,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环视摄像头。在内部除了屏幕的交互,还有麦克风,还有DMS传感器等等都成为我们不光是单一功能的传感器,而是怎么运用这些传感器来感知我的车辆周遭和车辆内部产生的变化。

 

我们也非常有幸地在最早使用了8155芯片,8155芯片大量的串联,跟座舱相关的能力,座椅、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等等,自动驾驶预控制器就是融合我们在车外的传感器,很多人提到因为现在有大量的数据,所以我们这两个关键的芯片都是利用以太网和T-BOX相互存储数据。有这样子好的算力的芯片和这样子的感知和进化的时候,当然我也要有足够强的执行器,包含新一代的转向电机的精准度以及反应速度更快,包括集成电机,最重要的就是和博世合作的i-bossteri-bosster已经成为很普遍的设备,但是大家都会想,为什么要i-bosster,就是迎接接下来利用i-bosster的高效率,去做自动驾驶和自动驾驶场景当中的状况,精确执行决策动作。

 

我们这次跟百度一起合作利用了云端算力,这是首次车厂首次利用车云结合的解决关键场景。

 

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主机厂的代表,到了智能电动车的时代,以前我们单一的功能去满足的是单一的维度,比如说我座椅加热就是满足座椅加热的场景。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前面演讲嘉宾不断提到怎么把这些能力,每一个传感器,每一个执行器结合在一起,聚焦这个场景本身,而不是这个功能本身,这个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我们威马花了很大的力气在SOA架构之上,率先把这个架构运用到了用户可以直接应用的场景。我们是直接推到用户端,我们推的是最好玩的场景编程,最好玩的场景编程就是把8155芯片串联,无论是空调、车辆控制、车辆设置等等,我们把所有模块的能力放到前面去了,然后利用五大类的触发条件,车门、车速、电量、驾驶模式、时间。如果各位使用智能家居的时候就可以设定当我打开智能门锁的时候,到底是开空调、开灯还是打开空气净化器,一样的道理,在威马的W6上面把可以被调用的硬件用上。你可以设定今天打开车门的时候,早上打开车门是导航到办公室,可能放的是轻音乐。到了晚上5点是打开主驾车门,除了导航回家之外,还可以空调开冷一点,还提供一些激烈的音乐欢送你下班。

 

以往这些事情都是主机厂设定提供给用户的,但是到了今天利用SOA场景编程可以用户自行定义,而且把定义的能力用在普遍的入口手机上面,你可以编好之后直接车机联动,手机上触发这个场景,车上触发场景,也可以设定条件触发。

 

我们还有一个新的突破,可以利用语音触发,就跟各位使用智能家居道理是一样的,我可以把这些名称都打在我的场景编程卡片上面,比如说想给小孩设定一个庆生模式,这个庆生模式包括后窗打开,后背门打开,播放《生日快乐》歌,把座椅调到最舒服的模式。你把这些都编好之后,到车上可以直接喊“小威,打开庆生模式”,这个时候刚刚设定的模式都可以在语音编程情况底下自动的触发。以往的语音语义是我们主机厂定义的,现在利用SOA架构全部交到用户手上,用户自己定义所需要的场景。

 

以往我们提到的都是单一模块对单一功能,但是现在我们利用最好玩的SOA的架构把所有的模块能力放到前面去,让用户自己调用,这个已经是比较新的,以前我们做产品规划的时候,老是在看到底要配通风椅还是加热座椅,我要天窗还是什么,但是现在硬件尽可能的提供给用户,由用户自己决定什么场景情况下调用这些硬件。

 

最灵敏的语音交互,我们前面提到了语音交互应用在场景编程,我们利用科大的能力和8155芯片,我的语音控制不单纯是调用导航、音乐,我已经可以利用我的语音,甚至我可以调整我的座椅,“小威,椅背调斜一点”,椅背就可以自动调整。语音来讲以前是单一的触发,现在我们可以深入到整车的架构,也可以做到分区定位、连续交互甚至强行打断。通过科大非常好的语音架构底下,我可以做到连续交互,我可以同一时间说小威帮我开天窗,导航去哪里,调整座椅,可以一次把指令输入下去,让我的用户自己很快的使用这些功能。未来还会不断地强化语音交互感情的能力,这是我们在语音交互方面做的。

 

最后提一下无人驾驶系统,我们前面提到我们跟百度云端的算力结合,主要的部分就是完成无人的自主泊车功能,你只要有固定车位,选择第一次学习之后,这个车子可以在车外,目前是用手机确保有人监管这个车,所以现在不是我们这个系统不开放做到完全无人,而是确认这个系统的极限程度。未来我们希望做到用语音一句话,车子就自动停上去了,人就上车了,就离开了。最常用的场景,当我的人到我家的固定车位和小区门口的时候,我只要说“小威,帮我把车停好。”这个时候我只要下车,门一关我就上楼了,车子自动停到当时设定的车位,这个就是我们希望提供给用户的,让用户在日常使用的时候能够用上。我们推的无人自主泊车功能只要开车的时候都可以用上我们提供的无人自主停车的能力。

 

未来我们不断地OTA升级,现在我们是HAVP,未来我们会做到PAVP,只要停车场有高精地图,我可以从云端下载,我的车可以在这个停车场里面自己找到空的车位,当你使用车的时候可以用手机召唤出来,这个都是我们接下来非常重要的OTA的部分。

 

简单来说,希望利用新的平台能力,达到全感知、知进化、超运算,一个永不退化的超强机器人。

 

最后总结一下,智能电动车到了这个时代,也是对我个人职业生涯的挑战,在座所有人,我们在传统主机厂的时候,关注的是车辆SOP的时间节点,到了SOP的时间节点之后,我们就两手一拍,对不起,这个车跟我没有关系了,因为接下来就是经销商跟用户的事情,跟主机厂无关。但是到了今天的智能电动车时代,我不断地说SOP只是我们车子跟用户的起点,不是重点,所以这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大的变化,如果我们在大的用户跟市场不断变化之下,我们没有办法把我们对整个行业,只瞄准SOP的时间节点的思路改变,我们很有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掉。

 

以上是我做的简单总结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