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我国经济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中国汽车工业将实现恢复性增长

  • 浏览量:250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1-08-07

    2021617-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2个中外论坛+12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18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通过视频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感谢论坛主办方的邀请,下面我简要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谈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持续复苏态势进入二季度受基数较快抬升影响,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高位回落,但环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仍处在合理区间。今年的季度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会略高于8%。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处在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的过程中,宏观经济正在从应对疫情冲击步入到常态化运行的阶段。从更长的趋势看,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基数扩大,同时受人口老龄化和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的影响,潜在经济增速会继续放缓“十四五”时期大体在5.5%左右对于因基数效应带来的经济增速回升不应过于乐观,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客观看待经济恢复的态势。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仍不平衡,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前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风险逐步暴露,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巩固。

    二关于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第一,全球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性。今年以来,随着疫苗加快投放和接种率持续上升,加之主要经济体保持政策刺激力度,全球经济步入加快复苏的轨道,国际机构普遍调高了今年经济增速预测总体上看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步入下半场,但疫情冲击带来的结构性影响和对全球经济的创伤并未消除,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疫情影响可能更趋复杂。疫苗接种进度不一,变异毒株扩散,部分国家疫情反弹等因素,有可能使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

    全球复苏分化态势加剧经济结构政策空间和修复能力的差异,使得发达经济体恢复明显好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内部美国更为强劲,今年有望实现6%以上的增长这种分化造成政策调整不同步,使全球经济复苏更趋复杂

    全球通胀水平上升发达经济体政策强刺激和流动性泛滥,推动通胀水平上升。5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5%,核心CPI上涨3.8%国际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对我国的输入性影响开始显现

    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还可能带来新的冲击。如果美联储下半年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资本大规模回流,引发新兴市场经济体资产价格大幅下挫,本币贬值和金融市场动荡,一些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复苏将更加艰难。

    第二从国内看,经济恢复结构性差异尚未消除。在外需拉动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但消费和投资仍然偏弱,居民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制造业投资前5个月两年平均增速仅为0.6%,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外贸出口持续增长面临压力外部订单增势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构,外贸出口增势将逐步减弱。经济恢复的不平衡还体现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特别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中小企业议价能力弱,原材料成本上升会挤压企业盈利空间。

    第三部分领域风险释放压力增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本付息压力上升,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继续集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债券违约增多,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中小金融机构面临优质客户流失和存量风险暴露的双重挑战,资产重组及补充资本金压力仍然很大。随着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前期积累的金融风险有可能进一步暴露。

    三、关于大宗商品价格和通胀走势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全球需求恢复性增长,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二是流动性宽松,空前的财政刺激和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流动性泛滥,增强了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推动价格攀升;三是受疫情影响供给还没有完全恢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通胀水平明显上升。

    从我国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国PPI涨幅也明显上升,这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性影响是分不开的。5月份我国PPI上涨9%,涨幅比4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但从各方面因素判断,我国条件保持物价稳定。

    首先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看,虽然短期仍可能面临上涨压力,但上涨动能会逐步减弱。国际上产能的逐步恢复将增大供给,减缓价格上升压力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改善,美国长期利率再度上升,将推升美元升值,挤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空间。这意味着,未来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会有所减弱。

    其次,从国内看生产供给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品供给能力充裕,市场竞争比较充分,PPI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相对有限,供求基本面也不支持价格的大幅上涨。

    再者从政策因素看,我国没有使用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有关部门还采取措施稳定原材料价格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今年CPI增速在2%以内,PPI增速高位回落也是大概率事件,通胀水平总体可控。

    四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促进经济全面恢复

    首先宏观政策坚持稳健基调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潜在增长水平回归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的稳定恢复,宏观政策将逐步正常化。但要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更加注重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既要有效应对短期问题,也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留足政策空间,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在政策操作上提高前瞻性,并及时向市场传递信号,加强预期引导和管理。

    第二,促进经济全面均衡恢复消除经济复苏的结构性差异关键是有效扩大居民消费,着力消除阻碍扩大消费需求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要扩大居民大宗商品如汽车等的消费完善和创新之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工具,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积极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提高发行资质和信息披露要求继续加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力度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丰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和处置方式,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支持政策。

    第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近期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升值,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回调,加上短期投资基金的流入。我国贸易顺差扩大也是支撑性因素。随着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人民币美元汇率不可能持续单边升值。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审慎做好汇率风险管理

    最后,从汽车行业看,伴随国民经济稳定回升和消费需求加快恢复,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将实现恢复性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有望大幅反弹,经历过市场洗礼的自主品牌将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汽车工业在疫情冲击下,不仅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祝2021中国汽车论坛圆满成功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